查看原文
其他

95后应届毕业生超四成选择返乡就业,你怎么选?


2014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89.3%的受访者有过回老家(特指二、三、四线城市或县城)工作生活的念头,且年龄越小返乡就业的意愿越强:“90后”占39.2%,“80后”占43.4%,“70后”占12.4%。针对2015届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意愿的报告显示,41.8%的毕业生希望返乡就业,68.5%对返乡就业持接受态度。赶集网发布的《2018年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42%的“95后”应届毕业生选择回家乡所在城市工作,而58%选择到外省工作。报告还指出,有的愿意奋斗打拼,有的愿意过闲适无压力的生活,观念的差异是“95后”选择回家乡工作抑或去外地工作的重要分水岭。《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63.3%的受访者发现年轻人离开一线城市后大多倾向回到老家的体制内,48.9%的人认为老家办事讲关系是年轻人进体制内的原因。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返乡就业创业的政策。与此同时,各大中城市房价上涨迅速,一些超大规模城市也开始出台限制城市规模的规定,在这些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高校毕业生的返乡就业呈现以下特点。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的热情经历了升温后又有所回落的过程。西部生源省份的毕业生返乡就业比例相对更高,尤其是2009年达到20%以上。这可能与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和基层地区就业的政策有关。
返乡就业行为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2003—2013年男性毕业生的返乡就业比例一直高于女性,但两者的差异逐年缩小。2015年和2017年,女性返乡就业比例反超男性,差异逐渐增大。在控制相关特征变量后,2003届毕业生在返乡就业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2013届女毕业生更倾向于返乡就业而非多次流动就业。东部生源地区的毕业生中女性更加倾向于返乡就业而非多次流动就业;中部生源地区的毕业生中,女性更加倾向于返乡就业;西部生源地区的毕业生中,女性更加倾向于前期流动就业而非返乡就业。
不同性别毕业生返乡就业决策的影响因素不同。男性在进行返乡就业决策时所受到的影响因素更为一致,如家庭背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生源省与院校省的距离等,而女性毕业生在进行返乡就业决策时所受到的影响因素存在更大的异质性。家在大城市、通过熟人获得求职信息、生源省与院校省的距离等对不同性别毕业生的影响都不尽相同。2003届和2013届毕业生返乡就业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对2013届毕业生中少数民族更倾向于返乡就业,而民族对2003届毕业生则无显著影响。生源省经济发展水平越高,2003届毕业生越倾向于返乡就业,2013届毕业生则与之相反。
返乡就业毕业生多在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城就业的比例更高,且女性在省会直辖市就业的比例高于男性。返乡就业毕业生多集中在体制内单位就业,其中女性更集中在事业单位就业,男性毕业生则更集中在国企就业。返乡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返乡就业和基层就业政策的积极效果。
以上研究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如下政策启示。首先,不同性别毕业生返乡就业决策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这体现了政策环境的异质性效果。比如,男性在进行返乡就业决策时所受到的影响因素更为一致,而女性所受到的影响因素存在更大的异质性;生源省与院校省间的距离越远,男性越倾向于返乡就业或多次流动就业,但距离对女性则没有影响;家在大城市的男性更倾向于返乡就业,而女性不存在这一特征;东部和中部生源的女性更加倾向于返乡就业,西部生源的男性更加倾向于返乡就业。因此,在制定或调整相关政策时应对这些异质性效果加以考虑,比如某些西部省份的政策可以更富针对性地吸引本省或者邻省毕业生,某些专项政策也可根据项目目标面向不同性别毕业生采取不同的政策举措,以增加政策的实施效果和针对性。
其次,不同年份毕业生返乡就业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2003届毕业生不存在返乡就业的性别差异和民族差异,而2013届毕业生中,女性更倾向于返乡就业而非多次流动就业,少数民族更倾向于返乡就业;生源省经济发展水平越高,2003届毕业生越倾向于返乡就业,2013届毕业生则越不倾向于返乡就业。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毕业生的就业倾向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相关的就业政策也应随之灵活调整方能起到作用。
最后,毕业生返乡就业比例有所增加、满意度逐渐升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针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返乡就业创业政策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毕业生返乡就业的热情得到激发。而返乡就业毕业生多集中于大中城市和体制内单位就业,且男性更集中在国企,女性更集中在事业单位,说明,虽然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但是从短期来看,基层就业和返乡就业政策还没有给乡镇农村、体制外中小企业带来预想的收益。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基层地区和单位建立吸引和留住毕业生的长效机制,为毕业生创造适合的职业发展条件,真正实现“下得去”和“留得住”。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流动状况》


马莉萍 著

ISBN:9787520365147

定价:76.00元

出版时间:2020年6月

简介

马莉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副系主任,中国教育战略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理事。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等多项省部级课题。参与编写多部专著,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曾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优秀成果三等奖、北京市高教学会第九次优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第三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院校研究优秀青年学者、北京大学黄廷方/信和青年杰出学者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多项荣誉奖励。


内容简介


2003年扩招后第一届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自此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本书结合经济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利用多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从流动的视角分析大学生从家乡到大学、再从大学到劳动力市场过程中的选择和行为,尤其重点探讨了相关政策背景下毕业生的跨省流动、返乡流动、基层就业、职业流动和地区代际流动,并验证了人力资本理论框架下流动的经济和非经济收益。本书对指导大学生志愿填报、毕业生升学就业、评估就业政策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大学毕业生初始工资结构研究》


《就业机会与工资收入的性别差异研究》


《贫困治理中的就业与失业社会保险深化改革研究》


《教育、文化和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就业导向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制度改革研究》


《转型与变革: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


《男女平等就业的社会政策研究》


《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调研与指导》

《高校毕业生落户城镇研究》

《新就业高校毕业生主动离职行为研究》

《劳动力市场转变与农民工就业》

  《结构大变革时期中国就业的新现象、新规律、新趋势》



精彩推荐

“小众”文学能否走进大众视野爆款秒杀:从秋天到冬天,我们每天都要读《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电影,第一次别离 | 福利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