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时刻 | 我社5种图书荣获“2021年度最受政治学人欢迎的专业著作”
经过长达40多天的征集,投票与评选
“2021年度最受政治学人欢迎的专业著作”出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5种图书:
《田野政治学的构建》
《功能性分权:中国的探索 》
《理解中国社区治理:国家、社会与家庭的关联》
《世界政治理论》
《正义论(讲义)》
荣获“2021年度最受政治学人欢迎的专业著作”。
评选原则
一、重视社会影响。首轮投票面向政治学人平台近20万读者开放,平台读者多为关心关注政治学的专家学者、青年学生及实务工作人员,读者投票充分体现了专业著作选题、内容的受支持程度。
二、完善学术同行评议。回归学术本性,充分依靠学术界专家同行的专业判断,在评选过程中通过比例代表的专家遴选方式、回避制度、维护学术同行评议价值。
三、强化评选过程监督。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及出版行业代表监督专家投票过程,实时核验投票IP地址,保障投票环节公平公正,知名学者柴宝勇、刘伟、庞金友、肖唐镖、颜昌武,及出版界代表共十位委员组成监督委员会,监督投票流程。
第一轮:读者投票评选
在首轮读者投票环节中,读者面向2021年度出版的42本专业著作,投出16702票支持票。根据评选规则,票数位于前50%的著作(共21本)进入下一轮专家推荐环节。
第二轮:专家推荐
BOOK
在第二轮的专家推荐环节中,政治学人平台向来自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南京大学 、 南开大学、 中山大学、 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山西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侨大学、深圳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38所高校政治学系的252位学界教师发送邮件与投票链接参与投票。每位专家定额推选5本专业著作和3本译著。累计接收100位专家投票后,专家投票通道于昨日正式关闭,最终产生800张选票。
根据专家投票结果,著作评选会务组拟推荐的专著类票数排名前十、译著类排名前三的书籍入围。经主办方核验结果,最终确定以下十本专著和三本译著为“2021年度最受政治学人欢迎的专业著作”。
1
《田野政治学的构建》
徐 勇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田野政治学是产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种政治学研究路径,在这一路径中逐渐 获得学术自觉,形成了一个在开放中达成一定共识和认同的学术共同体。田野政治学的构建是一个由自在到自为,由自发到自觉,有放弃也有接续,有进展更需努力的过程。作者作为亲历者,主要以公开发表的文章为依据,记录了这一构建过程,并提出了进一步构建的思考。通过对田野政治学构建历程的记录和思考,有助于深入理解和积极推动中国特色政治学的建构。
2
《理性主义的政治学:流变、困境与超越》
唐士其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系统梳理了西方政治思想中理性主义传统的起源和流变。作者把理性主义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本质主义” 和“逻各斯中心主义”,认为理性主义体现为对普遍性、永恒性和确定性因素的关注。西方思想的这样一种特质,带来了近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和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也深刻影响了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内涵。在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方面,西方近现代政治理论高扬人 的平等、自由等政治价值,在制度设计方面也较为完善,但同时也陷入制度迷信的困境,而且在政治价值领域面临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危机。
3
《功能性分权:中国的探索 》
陈国权等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功能性分权指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分。本书致力于构建决策权、 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理论,试图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的理论体系。政治分权是政治分工的必然要求,但不同的社会制度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分权体制。我国公有制的经济基础需要一个有为政府,权力制约监督的制度安排必须与这一前提相适应,这构成了功能性分权的重要基础。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不仅要解决权力的滥用问题还要防止权力不当制约监督而造成政府效能的损失。
4
《理解中国社区治理:国家、社会与家庭的关联》
吴晓林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为作者十年深耕田野与夙夜笃思之作,深度讨论了中国社区治理的历史与现实、结构与过程。全书新意频出:一是鉴往知来,回溯社区治理的历史基因,破除“皇权不下县” 的论调,实现古今社区治理的历史连接。二是纵横中西,破除滕尼斯式的共同体迷思,剖析来中西方社区的概念差异,展现中西方社区“中心化治 理”与“网络化治理”的实践差异。三是追根溯源,首度聚焦社区治理之经济结构基础,析出影响社区治理的“三次生产分配关系”。四是兼得形构,提炼中国“社区复合体”的形态,挖掘“国家、 社会与家庭”的关联关系。五是聚焦转型,破除“国家社会二元对立”框架,提炼“国家创制社会”机制,提出建设“关联社区”的方向。本书既可为科学研究之参考,又可为社区治理实务工作者之参考。
5
《世界政治理论》
杨光斌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新冠肺炎疫情刺激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进入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必然 影响着世界秩序的变革和走向,因此作为影响双边关系深层结构的世界政治 体系亟待研究。既有的关于世界政治经济变迁的研究单元有“资本主义”和“文明范式”,本书以“政治思潮”为研究单元——聚焦于政治思潮诱发的国内 制度变迁以及由此塑造的大国关系和 世界秩序。本书认为,以政治思潮界定的世界政治理论,将是作为一门“新史学” 的世界政治史研究的理论框架。
6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兰小欢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兰小欢多年教学与研究内容的凝练,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 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触简练客观,并广泛采纳了各领域学者的蕞新 研究成果。全书以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支、 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 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靠前贸易冲突等。
7
《社区中国》
刘建军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生活政治为解读中国社会打开了 一扇窗。生活政治既带着迷人的光辉 对人发出微笑,也带着苦恼的惆怅与迷惘对人提出一种警醒。从乡土中国向单位中国的变迁,此谓一变也;从单位中国向社区中国的变迁,此谓又一变也。万变不离其宗,中国社区精神是孕育社区中国的母乳。社区作为剩余政治空间的终结是社区中国诞生的宣言。新型的治理结构从社区这一 政治空间中孕育和生长出来。如果说党和政府蕴含着中国国家治理的终极密码, 那么社区与家庭则蕴含着中国社会治理的终极密码。作为《单位中国》的姊妹篇,《社区中国》带你走进熟悉又陌生的生活空间,去体会生活政治的独特魅力。
8
《正义论(讲义)》
李 石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正义论》是一座纯粹由哲学概念搭建起来的理念大厦。这座大厦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完全正义的理想社会。《〈正义论〉讲义》一书正像一本参观这座理念大厦的导游手册。此书基于作者李石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设“《正义论》原典选读”课程十年来的积累,以专业知识为支撑,用深入浅出的语言, 为读者讲解《正义论》一书的论证结构和核心内容。这本“导游手册”以其清晰的逻辑使读者不至迷失在概念迷宫之中;以其思辨性的推理让读者感受分析哲学的魅力;以其活泼生动的语言扫除学术著作的阅读障碍。
9
《基层中国:国家治理的基石》
吕德文 著
东方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近几年观察基层治理变迁的作品结集。作者竭力呈现基层问题的复杂性,并尝试作出基于经验立场的解释。近些年,基层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变局,既是顶层设计推动的结果,更是基层社会内在动力的变迁结果,乃至于基层社会的每个角落都深受影响,概莫能外。本书内容涵盖了对“三农”问题、美好生活、脱贫攻坚、基 层秩序、基层减负、干部担当、治理现代化等热点难点问题的观察和解释。对于关心基层之大变局,想要深度认识中国的读者来说,本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
10
《现代国家构建的中国路径:源自地方的尝试性解答》
贺东航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东南沿海福建晋江为个案, 运用“ 构建”的理论视角透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现代的构建历程。作者提出核心能动者(政党)、政府、市场与社会四个行动主体以及构建的四条线索:官僚体制建设、能力建设(包括汲取能力、调控能力、强制能力等)、政权合法性建设和社会建设。历时性地考察中国现代的这四条主线在不同时期、不同行动者的互动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的样态.
弗朗西斯·福山著 刘芳译
理想国|中译出版社
在本书中,福山沿着三十年前《历史的终结》一文开启的思考路径,围绕当今的身份政治为政治秩序带来的威胁,阐述了何为身份,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它导致的政治 撕裂。作者从观念史和政治史两个维度展开论述,溯源苏格拉底灵魂三要素的希腊哲学传统,历数卢梭、斯密、赫尔德、黑格尔等思想家有关尊严的观念,漫谈民族主义、宗教和西方左右翼的消长兴衰,纵论阿拉伯之春、反移民浪潮和民粹主义兴起等当代政治议题,比较身份政治表现于世界各地的异同。他提出,身份不是当代政治催生的新鲜事物,它扎根于人类灵魂中的激情、对尊严的渴求与个体独有的生活体验,随着经济现代化与社会的快速变革而兴起,取代旧的社群形式,成为人们赖以争取承认的方式;它不是恒定之物,也并非必定导致社会的分裂。
《比较政治中的议题与方法》
兰德曼等著 汪卫华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旨在介绍政治学中的各种比较研究策略,为比较政治研究提供了基本而完备的导引,是一本深入浅出的教材。作者将具体方法置于首位,然后从方法论的角度,拷问比较政治中的“大问题”,力图教会学生思考比较政治研究背后的逻辑,以及政治学对 系统性研究的要求。本书展现了比较方法如何能够帮助学者解释和理解政治现象,如何给研究问题添加“分析杠杆”,以及如何生成、澄清和支持重要的政治学理论与命题,提出了比较政治中的一些主导议题,并展望了未来比较政治研究领域将面临的实质性挑战和方法论挑战。
《政治学为什么重要》
安德鲁·甘布尔著,孔新峰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甘布尔教授多年来思考政治、研究政治、教授政治及体验政治的产物。在书中,甘布尔教授将“政治学为什么重要”这一中心问题拆解为四个子问题:为什么要劳心于政治?政治中至关紧要者是什么?研习政治有什么意义?政治能让这个世界更好吗?如此宏大和复杂的“大哉问”,这本小册子极为有效且极为典雅地做出了回答,既说透了政治生活为什么重要,又阐明了政治研究为什么重要,并以富有现实感的理想主义气质肯定人类政治生活与政治研究的崇高性,呼唤一种更具整全视野与公共精神的政治学。本书言简意赅、辞约义丰,哲思独运、慧见迭出,对政治学感兴趣的读者将从中受益。
(以上专著与译著按照专家评选得票率排序)
相关推荐
荣耀时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个项目554部图书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