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变化环境下的适应性灌溉管理》
粮食安全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愈演愈烈的缺水问题严重威胁中国粮食安全。灌溉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超过70%的粮食生产依赖灌溉。中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虽居世界首位,但超过60%的灌溉农田面临较为严峻的水资源压力,尤其是在高度依赖地下水灌溉的农业主产区,地下水抽取速度远快于补给速度,地下水面临枯竭的风险。因此,推进水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灌溉虽然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但也面临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转型和气候变化等环境风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农村经济转型,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型。农村劳动力就业转型的核心特征是非农化程度大幅提高,表现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持续增长。非农就业的迅速发展影响农业投入和产出,灌溉作为农业生产投入中的关键环节,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相应影响。在这一农村经济转型背景下,如何提升适应性灌溉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除了适应农村经济转型外,灌溉农业也面临如何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挑战。气候变化会增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改变平均气候条件和变异程度。中国水资源系统和农业系统对气候变化表现得十分脆弱。气候变化不仅会加剧缺水问题,而且会加重农业生产的灾害损失,从而给农业生产者和粮食安全带来负面影响。对于资源禀赋差、用水竞争激烈、抵御冲击能力较脆弱的区域 (如华北平原)来说,这种影响更加严重。基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必须提高适应性灌溉管理水平,改变现有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应对气候风险的挑战。
在农村经济转型和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进适应性灌溉管理的努力从未停止过,旨在通过改善灌溉基础设施、促进节水技术采用、推行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措施确保有限的灌溉水资源得到最高效的利用和合理配置。在这一过程中,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决策者和灌溉管理的田间实践者,在面对社会经济环境和气候条件变化的情况下,也一直在主动或被动地做出可能的适应性反应,以求降低社会经济转型和气候变化风险可能带来的潜在损失,从而筛选更有效的应对策略。
尽管适应性灌溉管理已经得到政府部门和学界的高度关注,但相关的研究成果还较少,尤其缺乏微观层面的深入定量分析。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变化环境下的适应性灌溉管理》一书的研究目标就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定量分析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农户节水技术采用、灌溉用水及灌溉用水技术效率的影响,评估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平原地下水灌溉供给脆弱性,识别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地下水灌溉供给可靠性的影响,评价地下水适应性灌溉管理应对气候风险的成效。所用数据主要基于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CCAP) 长期跟踪的中国水资源制度和管理调查,该调查时间跨度长达16年,调查对象包括社区领导、农户和灌溉管理者。本书分析还结合了一些二手资料, 例如国家气象站点的长期观测数据。本书将研究视角放在灌溉用水的末端用户上,让农民参与灌溉管理并发挥其主体性作用是灌溉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读者对象主要为水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
《变化环境下的适应性灌溉管理》
张丽娟 姜雨婷 王金霞 孙天合 著
出版日期:2022年05月
ISBN:978-7-5227-0243-8
定价:¥128
本书关注农村经济转型和气候变化背景下灌溉管理的适应性反应及其成效。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长期追踪的中国水资源制度和管理调查数据,采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定量分析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农户节水技术采用、灌溉用水及灌溉用水技术效率的影响,评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平原地下水灌溉供给脆弱性,识别了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地下水灌溉供给可靠性的影响,评价了地下水适应性灌溉管理应对气候风险的成效,从而为国家保障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开展可持续的灌溉管理提供实证依据和科学对策。
作者介绍
张丽娟,管理学博士,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担任《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两刊编辑部责任编辑。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水资源管理与政策、保护性耕作、气候变化影响及其适应、农村水污染治理等。主持、参与国内外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十五篇。
姜雨婷,管理学博士,现担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劳动力转移、农业资源与环境管理政策等。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近十篇。
王金霞,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20年和2021年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的应用经济学“中国高被引学者”之一。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水资源管理制度与政策、气候变化经济学、农村环境政策等。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九十多篇。
孙天合,管理学博士,河北经贸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2020)。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水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与农村区域转型。主持、参与国家、国际合作及省部级项目十一项。
目录
上篇 农村经济转型背景下的适应性灌溉管理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四节 数据说明及本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农村经济转型背景下非农就业的变迁
第二节 非农就业对节水灌溉决策影响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非农就业对节水技术采用及灌溉用水的影响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章 非农就业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第一节 中国非农就业政策背景
第二节 非农就业总体趋势
第三节 农户非农就业演进与特征
第四章 非农就业对节水技术采用的影响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二节 非农就业对三大类型节水技术采用的影响
第三节 非农就业对七种细分类别节水技术采用的影响
第五章 非农就业对灌溉用水的影响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二节 计量模型设定
第三节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
第六章 非农就业对灌溉用水技术效率的影响
第一节 灌溉用水技术效率测算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三节 计量模型设定
第四节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
七章 非农就业对农户购买地下水灌溉服务的影响
第一节 非农就业对农户购买地下水灌溉服务的影响机理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三节 计量模型设定
第四节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
第八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下篇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适应性灌溉管理
第九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内容
第四节 数据说明及本篇结构
第十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供给的影响
第三节 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资源适应性管理及成效研究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十一章 气候变化、灌溉供给及管理变迁
第一节 气候变化及特征
第二节 地下水灌溉供给变化及特征
第三节 地下水适应性灌溉管理的演变
第十二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地下水供给脆弱性评价
第一节 地下水供给脆弱性的评价方法
第二节 构建地下水供给脆弱性的评价指标系统
第三节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和权重确定
第四节 地下水供给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数
第十三章 气候变化对地下水灌溉供给可靠性的影响
第一节 气候变化对村地下水灌溉供给可靠性的影响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地块灌溉供给可靠性的影响
第十四章 气候变化对村地下水水位变动的影响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二节 计量模型设定
第三节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
第十五章 应对气候变化地下水适应性灌溉管理的成效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二节 计量模型设定
第三节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
第十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 记
欲了解详情或购买
长按识别小程序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视频号
我们将不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