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新新 来源:IT桔子
因为投资了蔚来汽车、京东方、长鑫等公司而「赢麻了」的合肥政府,被称为投资界的黑马。实际上,在国家支持创新创业发展的这几年,各个地方城市政府都在积极的搞投资——根据各市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22 年前三季度我国 GDP 十强城市根据排名分布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
无论是体量规模还是发展质量上,经常霸榜的「北上广深」已经是中国名副其实的「超一线」城市。北京首都优势,上海港口+历史发展优势,广深改革开放前行者,于时代的发展中快速成长起来的北上广深逐渐成为中国的超级大城市。在北上广深之后,以重庆、杭州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正在不断壮大,向超级城市追赶。而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在新城市的崛起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座城市的「投资」,既包括外来资本对本地区的引入式投资,国家对地区政策、帮扶性投资,还包括当地政府的投资。其中政府的投资,除去对公共基础设施,诸如高铁、公路、住房等投资外,还有对创新创业公司的股权、风险性投资。比如合肥对蔚来汽车、青岛对每日优鲜等的投资。基于此,本文将对重庆、成都、杭州、武汉、南京五大城市政府主导/引导下的股权投资进行解读,文章涉及以下内容:这些城市有哪些代表性国资投资机构、基金?
- 在 2022 年它们的投资活跃度如何、投资了怎样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因部分国资机构投资数据不明确、投资信息未公开披露等,即便该机构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本文将不对此机构进行过多解读。此外,本文解读重点围绕 2022 年投资,因此在 2022 年投资数量较少的国资机构同样也不作过多解读。)
2022 年三季度,重庆 GDP 超过广州,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 4。作为一个直辖市,政策支持和雄厚的工业基础均为重庆的优势,但「投资」似乎是它的软肋,有投资人直言重庆属于「创投洼地」——不过信息显示,重庆自身已经在创投上发力了。2004 年全国首家地方国有独资综合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由重庆市国资委 100% 持股,也是重庆市目前最大的国资投资平台;2008 年,重庆市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设立;2014 年重庆产业引导基金成立——有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8 月末,该基金累计投资项目超 400 个;成立于 2015 年的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约 800 亿元,目前已投资企业包括重庆万国半导体、京东方等;2018 年国有独资公司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成立,聚焦重点产业布局。从 2022 年投资情况来看,重庆国资 VC 机构「重庆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重庆科风投」)联合中金资本旗下常德新兴产业基金、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联通中金和东方富海于 2022 年 2 月为汽车 ADAS 驾驶辅助系统研发商「MINIEYE」投资了数亿元人民币融资。由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全资直属企业「两江产业集团」通过旗下控股基金在今年接连投资了 3 公司,且这 3 家公司均为重庆本土公司。具体来看,2022 年 1 月,长安汽车旗下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业务公司「长安新能源」获得 49.77 亿元 B 轮投资,本次出资方中,两江产业集团旗下承元基金出资 7 亿元增资;2022 年 2 月,企业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博拉网络」宣布完成 D 轮增资超 1 亿元,领投资本包括两江新区战略投资基金、中科图灵基金、磬石臻和股权基金等;2022 年 8 月,两江基金参与微纳 3D 打印系统提供商「摩方精密」C 轮 3 亿元融资项目。最近,重庆江津区政府宣布对本地企业江小白旗下酿造基地江记酒庄进行 10 亿元战略投资。这笔投资之后,江记酒庄也已成为一家独角兽级别公司。活跃在创投市场上的重庆国资,实际上是重庆财政资金支出变化的体现。此前,重庆对企业的支持多通过补贴手段进行,近年来重庆积极探索财政资金「变补为投」,通过组建产业引导基金、科风投等,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促进地区产业发展。
2022 年前三季度,成都以近 1.5 万亿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 7。大众对成都的第一印象或许是美食和美景,但支撑起成都经济发展的三大产业分别是医疗健康,成都有「成都国际医学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电子信息,1988 年建立高新区,之后吸引英特尔入驻,此外成都还建立了「天府软件园」;装备制造,包括一汽、沃尔沃、神龙汽车等多个汽车品牌在成都建厂。在这三大支柱性产业之外,成都还在构建新的产业体系。2022 年成都市印发《「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指出成都未来将瞄准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目标,打造集成电路、新型材料、能源环保装备等 10 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因此,2022 年成都多投资围绕这些产业进行投资。成立于 1996 年的国有投资公司「成都高投集团」,投资方向与《规划》布局相一致。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 年成都高投出手投资了 6 家企业,6 家企业均为成都本土企业,分别为电子测试测量仪表研发商「玖锦科技」、车载智能终端基础平台运营商「国汽智端」、能源综合服务公司「兴储世纪」、功能光学材料制造商「菲斯特科技」、通信芯片研发商「明夷电子」、芯片研发商「森未科技」。而成立于 2021 年的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由成都市区两级国有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尽管成立才 1 年,但在 2022 年出手投资已达 12 次,且投资公司不局限于成都本土企业。据公开信息显示,成都科创投 2022 年参与投资的企业包括量子计算公司「本源量子」、人体微生物菌群创新药研发商「厌氧生物」、智能驾驶科技公司「希迪智驾」、云数据服务商「云祺科技」等。2020 年 12 月,由成都市区两级财政资金及国有企业资金共同组建的 400 亿元规模母基金「成都市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基金」成立,重点支持投资成都的先进制造业重大支撑性、战略性项目和产业链的关键项目。该基金一期 2022 年出手投资 6 次,投资包括半导体显示产品龙头企业「京东方」旗下显示技术公司、半导体领域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奕斯伟」、云计算综合服务提供商「智算云腾」等。此外,2022 年 10 月成都市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基金二期落地,由成都产业集团联合鹃城金控公司及其余 22 家市属、区属国有公司共同设立,基金总规模 120 亿元。该基金聚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绿色低碳、人工智能等 22 个全市重点产业生态圈及重点产业链。
据杭州市委书记刘捷表示,2022 年杭州数字安防产业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一、电商平台交易量和第三方支付能力全国第一。杭州信息产业、电子商务等数字产业的发展,涌现出了类似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大华、新华三等知名企业。2020 年 2 月,杭州西湖区科创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简称「西湖科创投」)成立,为杭州西湖区政府直属国有企业。西湖科创投管理运作规模 10 亿元的西湖区科创直投基金,致力于解决西湖区科技型企业(含区外引进企业)的融资难题,投资天使轮至 Pre-IPO 全阶段,覆盖数字经济、云计算、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空天信息等西湖区重点行业。2022 年西湖科创投出手投资 13 家公司,主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公司:一、医疗健康公司。投资 2 家生物医药公司,「杭州生物」和「欧米生物」;1 家医疗检测公司「凯莱谱」;
二、智能制造公司。投资 2 家机器人公司,分别为手术机器人公司「华匠医学机器人」、智能四足机器人研发商「云深处科技」;
三、集成电路公司。投资 2 家芯片半导体公司,分别为「芯宇半导体」和「唯美地半导体」;
四、网络服务公司。包括系统工程设计平台研发商「和伍科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司「煋辰数智」、电子商务 IT 软件及相应服务商「湖畔网络」等;
五、美妆个护公司。投资 1 家化妆品类公司,即浙江美通香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 2018 年 11 月成立,杭州市第一家市级国有独资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杭州资本,2022 年出手投资了 4 家企业,分别为集成电路研发商「艾诺半导体」、芯片研发商「昆高新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供应商「浙大中控信息」、丝绸服装生产商「杭州丝绸服装」。此外,于 2021 年 3 月启动的「杭州创新基金」正在推动杭州市「十四五」规划重点产业加快集群发展。截至 4 月底,该基金已经设立 12 支产业基金,规模达到 530 亿元,主要投向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低碳五大产业链。已投资项目包括零跑科技、华瑞航空,目前正在推进士兰集昕等重大产业项目。从投资的企业可以看出,杭州在保证优势数字化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在向先进制造领域迈进。
2022 年前三季度,武汉 GDP 总量在全国城市中排第 9,实际增速为 4.5%。分析人士认为,武汉经济增速高,其主要引擎来源于固定资产投资这一细分领域。今年前三季度武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 15.5%,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在万亿 GDP 城市中同样位居首位。据悉今年以来,武汉大力推进重大项目投资建设,前 3 个季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超 600 个,投资额超 7000 亿元。其中武汉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2022 年已有东风高端新能源越野车项目、比亚迪动力电池项目、云峰汽车零部件集成基地等产业项目落武汉。而在当地国资出手投资的企业中,也可体现这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 年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高投」)出手投资 11 次,这其中投资的汽车产业公司共有 6 次,分别为:汽车智能驾驶系统供应商「格陆博科技」、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研发商「联仕化学」、压缩机制造商「东贝集团」、高电压试验仪器设备生产商「磐电科技」、先进材料制造商「融通高科」、纳米线导电膜应用研发商「诺菲纳米」。武汉大力发展布局新能源汽车与自身工业历史有关。早在 1970 年代,湖北汽车代表企业——东风公司汽车销量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在时代的发展中湖北汽车产业集群壮大,并成为湖北的第一大的支柱产业,也形成了以武汉为龙头,包括随州、襄阳、十堰在内,纵贯千里的汽车走廊。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武汉还在不断进行汽车产业升级转型,一方面引进造车新势力落地武汉,如小鹏汽车;另一方面则加快培育车载半导体显示、芯片等汽车产业链企业发展。今年 2 月初,武汉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刘子清表示,武汉东湖高新区未来将联合湖北襄阳、十堰等地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大走廊。
2022 年前三季度,南京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十,支撑起南京经济发展的是工业。过往历史表明,南京是不折不扣的重工业城市。金陵石化、扬子石化等石油炼化巨头在南京,南京汽车集团在 1958 年生产出了全国第一辆轻型载货汽车——「跃进」。南京的支柱性经济也多与此有关,四大支柱产业分别为汽车产业、钢铁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石化新材料。不过重污染高耗能的重工业发展总不是长久之计,南京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布局以新型电子信息、绿色智能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为主导的四个先进制造业,以及加快培育一批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2016 年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发起设立,主要投资于南京市范围内的项目和企业的「南京产业发展基金」成立,该基金重点支持南京生产制造、科技创新等产业项目,以及对具备一定前瞻性、投资大、回报期长、外部效应明显、风险较高的新兴产业领域进行引导性投资。公开数据显示,2022 年南京产业发展基金投资了 6 家企业,其中 5 家为先进制造企业,1 家医疗健康企业,分别为:计量撬装系统自动化设备研发制造商「南京天梯」、激光雷达及低速无人驾驶技术服务商「抒微智能」、全面测试解决方案提供商「同尔电子」、模拟芯片供应商「志行聚能」、机器视觉服务商「鹰视星大数据」和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商「先思达生物」。由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新工集团、城建集团和东南集团共同发起成立的「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2022 年出手投资了 3 家企业,分别是 CMOS 太赫兹芯片企业「太景科技」、模拟芯片供应商「志行聚能」和心脏瓣膜植入治疗技术研发商「圣德医疗」。可以注意到,南京产业发展基金和南京市创新投资在投资先进制造企业同时,还在投资医疗健康企业。事实上,南京市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基地,也是我国生物医药教育资源最为集中和发达的城市之一。华泰证券(江苏省国资委控股的国有企业)旗下从事私募股权投资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华泰紫金,深耕医疗健康行业投资。2022 年华泰紫金出手投资 16 次,其中 12 起事件均为医疗健康企业,参与投资的代表性企业有:联合金科君创、阿里巴巴、涌铧投资共同出资的微针透皮给药技术研发商「中科微针」;联手苏州市创智泓嘉企业管理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国仟创投、玖兆投资、鸿元投资、领军创投投资医用生物功能涂层研发商「百赛飞生物」,金额超 1 亿元;联合三美投资、洁特生物、创钰投资为创新药研发商「玻思韬」送去数亿元融资。传统产业优势外加培育发展新兴先进制造产业,南京正在努力向前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