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坡泉下》:何处关山家万里│书评
《阳坡泉下》是一部讲述大西北农村家庭历史的书,由语文出版社出版。现邀请该书责编谢惠赐一书评,详尽讲述《阳坡泉下》的故事。
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从来南北都不同,东西更是两个样,无论草木还是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尤其是广大乡村里的境况更是放眼过去就能分清的,虽然未必能仔细地说出子丑寅卯来,但大概的一二三四五总是没有问题的。由于地域广阔,地形复杂,东西南北风情各异,无论从气候饮食还是民风民俗都差异巨大,因此便有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也导致了不同地域之间的历史文化差异性。其实,用句俗话说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广袤的大西北更具有其独特的典型性,也孕育着不一样的西北人,所以生长于斯的人们不管走到哪里,骨子里的东西都永远也改变不了,它永远连着曾经生长过的那片黄土地和那些父老乡亲。
《阳坡泉下》是一部讲述大西北农村家族历史的书,作者用质实的笔墨书写了西北故乡的风土人情,以一个亲历者的视角书写了自己眼中故乡的样子,真实地从细节处再现了西北农村的风貌,细腻地展现了一幅触手可及的西北农村历史画卷。在这个书名里,阳坡是地名,泉下是家族名,这个组合在不熟悉那片土地的人们看来是有些奇怪的,但在世代生活在那里或曾经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看来却是那么亲切,于是近处的人和远方的人都有了一个回望故乡的理由——面对大西北的乡愁,就像那一碗只属于大西北的浆水面和那一支西北男人着红裙的扇鼓舞,一样绵长多情而回味无穷。
这本书是一部记录故乡故人故事的书,全书分为五章:“像野草一样生死”“吾社吾族”“前三十年历史”“后三十年村社”“父老——献给我的父亲母亲”,作者从家族的传说开始落笔,一直书写到当下的生活现实,包括了家族的迁徙、繁衍和生息,以及个人在家族大历史中的悲欢离合,深刻解析了西北人传统生活的风物风貌。在这本书里,不但有家族、村社、历史和父辈,还有邻居、师长、同学和自己,不忽略任何一个小细节,不忘记在历史中存在过的每一个人,只记录身边点点滴滴的细微小事,但读完之后你看见的却不是小事而全都是大事,但这些小事的影响却是深刻和沉重的,不只是一代人甚至是二代、三代、四代也未可知。同时,这本书的书写方式不是郑重其事的,每一篇都好似只是与你在聊天闲谈,其语言也不是标准的语式,更将一些西北方言不由自主地点缀其间,既有一种远远就能看见的标识性,也让人读来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仿佛在遥远的江南也能闻到大西北黄土地的味道。
这是一本纪实性的书,作者将家族遥远的历史和身边的父老都一一记录,其中不仅有家族的小历史也有时代的大历史,不管是《先有青杠树 后有朱家人》 《娘肚里骗领布证》 《爷爷整人》,还是《吊带背心》 《逃离故土》 《浆水伴我走江湖》,亦或是《跳甲神》 《社火里的战争痕迹》 《社火情仇一甲子》,更或是《起漫水》 《大总门宿命》 《悲情老书记》等,这所有的书写都从不避讳亲人,也不摘除自己,更是完全地将自己置身其中,全身心投入地去看待和见证家族的兴衰和变迁,以及个人成长的辛酸和奋斗,真实客观地呈现了一段家族、社会和历史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的现实关系。如今的作者离开了那片曾经生长的黄大地,置身于江南水乡而纵情回望大西北,有了时间的跨度,有了距离的比较,再加上新闻手法式的记录,最终呈现出来的便是一部完全写实的纸上纪录片,如此便给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认识历史和书写历史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脚本。
其实,故乡和乡愁从来都是文人墨客们最喜欢的题材,但《阳坡泉下》这本书却是与众不同的。在这本书里,你不会看到此类书一贯的大历史手法,这里几乎没有大人物,有的只是身边那些父辈或是自己熟知的人、事、物,它的一切都只从小处着眼去客观地记录,记录每一个当时在场人的境遇和感受,然而从细碎的点滴里去拼贴历史大事件的真实。这些文字,也许是松散的,也许是漫无边际的,但看似轻描淡写却实则饱含笔墨,平实而真切,没有渲染,没有铺排,只从所见所闻而就所知所感之章,既有对家族历史的传承之重,又有个人小我于家族之轻,不禁谱写了一部属于黄土地的阳关曲。
2015.6.21于北京
《阳坡泉下:面对大西北的乡愁》│作者:朱子一│出版:语文出版社
【拓展阅读】
在这里,分享中国好书!
欢迎编辑、读者投稿推荐好书到微信@CHNbook | 新浪微博@中国好书。
荐书:可将好书的出版推介信息以附件形式发至mb319@126.com;
投稿:将好的书评文章(注明:城市-署名)投稿至mb319@126.com;
回复SD可以阅读到最近一期。
本期责编:孟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