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已过半,你的读书计划完成了多少?
面对混乱与无序,我们是强迫自己去构建秩序,还是不破不立,主动发现新机遇?与人沟通和相处时,我们是本能地做出应激反应,还是倾听自己的内心,进行非暴力沟通?面对生命中的各种经历,或喜或悲,我们是抵触抗拒,还是将它视为寻找生命意义的路标?三位中欧校友的荐书,或将帮助你找到答案。2019已过半,让这三本书陪伴你,开启不断精进的下半年。
贺文艺
中欧EMBA2015
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总经理
《混乱》蒂姆·哈福德 著
蒂姆·哈福德的成名作——经济学趣味入门书籍《魔鬼经济学》曾风靡一时,但我要推荐的是他的另一本书《混乱》。
我推荐这本书是有缘由的。
我的女儿今年15岁,正是花样年华,聪明伶俐。我们的亲子关系非常好,但在一个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要不要整理她的闺房?
我的要求很简单,就是秩序和稳定,但她觉得闺房不用整理。在这个话题上,我从来没有赢过。《混乱》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一个理解我女儿的突破口。
这本书只讲了一个概念:做失控时代的掌控者,混乱也是一种进阶方式。
这本书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名词:任意震动——无需步步为营,没有明确目标,就这么毫无预兆、漫不经心地震动一次,未来就从破绽和失控中而来。
如果你拒绝离开阿尔卑斯山脉,又怎么能来到珠穆朗玛峰?人要学会接受混乱。一旦我们离开自己的山峰到达一个新的山顶,就完成了一次化腐朽为神奇的转变。凯文·凯利说:你不要以为你在山峰顶上就了不起,也许这个山峰明天就没有了,任意震动一下,从山峰滑到低谷,刚好让你有机会去征服另一个高峰。
2014年,伦敦地铁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罢工活动。270多个地铁站里,有170多个受到罢工的波及,交通陷入了混乱,很多人不得不改变多年的习惯,改道其他不熟悉的新路线。有趣的是,事后统计发现,有5%的人再没有走回原路线。这就是任意震动,它给了我们一个不破不立的机会。尝试失控一下,世界才不会瘫痪。
这本书还给我们带来了第二个理论名词:团队迷思。这个理论解决的问题是:一个人是应该多扎堆于熟人圈子,还是要和跨界的人增加交流?一个团队需要众口一词,还是融聚多元的声音?
国外的投资俱乐部有两种,一种叫社交型俱乐部,一种叫非社交型俱乐部。社交型俱乐部往往由熟人组成,这些人共同做出来的投资决策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大多数时候是基于对彼此的妥协,导致投资败笔很多。另一种投资俱乐部并不基于熟人社交,因此投资抉择就非常简单直接,几乎是大家“争吵”出来的,但这种决策往往收益颇丰。因此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时候我们太过看重团队人际关系的和谐,但是太在意别人跟自己是否一致容易作茧自缚。当你总想和别人保持步调一致的时候,停下来,你要稍微失控一下。
掩卷沉思,受益良多。生活中的开放与灵活就存在于混乱之中。创造力、刺激和人性往往就隐藏在生活的凌乱之下,这就是混乱的意义。
郭玉燕
中欧EMBA2018
福建三鑫集团三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 著
在生活中,我们反对和抵制“身体暴力”,对“隐蔽的暴力”语言暴力却不是那么在意,但事实上它更加有害。例如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时,总是不自觉地使用暴力沟通,用语言威胁孩子,致使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变得困难。
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教会我们如何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通过明确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从而有意识地使用平和的语言进行非暴力沟通。
马歇尔指出,非暴力沟通有四个关键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即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不判断不评论,接着表达我们的感受,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这些感受,最后提出请求。例如我们对孩子说:xx,我看到咖啡桌下有两只脏袜子(观察),有点生气(感受),因为我希望家里保持整洁(需要),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放进洗衣机(请求)?
在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给对方反馈。作者建议使用疑问句来给他人以反馈,这将有助于对方对我们的理解做出必要的补充。当我们痛苦到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大声地提出请求并换个环境。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是培养对自己的爱。当我们活在对自己的爱里,我们的行动就是基于对生命的爱,而非恐惧、内疚、羞愧或义务。我们要深入理解自己的行为动机,不论做什么,了解自己为什么那样做。当我们学会爱自己,对自己负责,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并充满快乐。
当然,作者并不主张忽视或压抑愤怒。他认为深入了解愤怒,我们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渴望。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愤怒就转变为服务需要的情感。与批评和指责他人相比,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
愿我们都能学会和自己以及他人好好相处,领略生命的美和神奇。
宋新琦
中欧EMBA2018
律通复合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活出生命的意义》维克多·弗兰克 著
此书作者维克多·弗兰克是德国犹太人,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之一。他先是在狱中完成了手稿,并于1946年出版了《一个心理学家在集中营的经历》,后改名为《对生命说是》,在1959年译为英文的时候确定书名为《活出生命的意义》。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作者在纳粹统治期间在几个集中营的经历;第二部分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提炼出为什么自己能在极端绝望的情境下坚持下去,成为走出集中营的幸存者之一,以及之后从事心理医生工作当中的案例分析和体会,总结出找到生命意义的疗法。
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作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保持乐观的心态。无论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下,不要失去对生活的调侃和幽默感。培养幽默感并以一种幽默的态度看待事情,是一门生存艺术。二,找到责任感。我们可以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职业,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在此过程中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让自己感受到生命的价值。
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非常平顺,让人产生虚无感,从而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另一种是遇到重大挫折,让人感到人生无望,觉得生命没有意义。但是,不管处于何种情况,为自己找到适当的目标和定位都至关重要。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如果我们都把它当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经历和过程,那这些经历最终就会指引我们找到生命的意义。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我一直很清楚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为之不懈追寻。书中的很多观点和做法,和我自己正在想的以及正在做的事情非常吻合。正是出于这种对生命不断探求的精神,出于为生命不断赋予更多意义的想法,我才会在人近中年依然鼓起勇气加入中欧,来寻找更新、更好的自我。
对我而言,无论结果如何,在当下这个时刻,我仍然对这个世界的未知好奇,对自己的潜力好奇,对自己的生命好奇。我相信,生命在每个阶段都充满不一样的意义。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它,追寻它,并享受这个追寻的过程。
编辑 | 岳顶军 马艺璇
上半年,有没有什么好书让你感到相逢恨晚,触动灵魂?欢迎留言分享。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