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年,职场人要明白的一些事

杨蔚 李海洁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2023-03-11

内卷、35岁危机、女性晋升……层出不穷的职场话题让职场现象频引关注。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不少职场人经历了远程办公,更是开始重新思考工作的意义。随着1076万名毕业生在2022年努力涌入职场,史上规模最大的就业供给让“最难求职季”的声音再起。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前,越来越多的新兴职业涌现,求职者似乎拥有了更多机会,但也面临着更多取舍之难。


“最难求职季”难在何处?HR最看重应聘者的哪些素质?女性应如何追求职业发展?如何做出正确的职业方向选择?职场内卷现象是弊是利?工作到底有何意义?对于这些职场热门话题,在近期由中欧视频号和职场真人秀《令人心动的offer》联合推出的直播对谈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助理教授杨蔚,中欧首席人力资源官(CHRO)2022级学员、英迈中国人力资源总监李海洁分享了各自观点。


杨蔚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管理学助理教授

李海洁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首席人力资源官(CHRO)2022级(在读)

英迈中国人力资源总监


Q1

我们每年都听到“最难求职季”的说法,这个“难”体现在哪里?


杨蔚:大家都觉得难的原因,首先在于,对于毕业生,尤其是本科毕业生来说,这是首次求职,没有经验。


另外,从就业市场的供需角度讲,2022年的就业人数超过千万人。而2022年GDP增速明显放缓,2021年的GDP增速是8.1%,但2022年前三个季度只有3.1%。经济运行放缓导致就业市场需求减少,最直接的反应是就业岗位减少


从供给角度讲,求职者对职位的要求更高,工作除了谋生外,还要符合自身兴趣、追求和人生规划。要想通过首份工作来实现这些目标,很有难度。


Q2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求职者找不到工作,企业也招不到人。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企业在人才招聘方面做出了哪些调整?


李海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信息的平台和渠道很多,如何更高效地招到人才,对企业的HR是不小的挑战。


企业招人难,难在不能精准触及合适的求职者。这就启示我们,要思考如何通过有效途径,让企业尽快发现自己。


求职就是包装、出售自身的过程。包装不是作假,而是讲好个人故事;出售的过程,则要看供给方能为自己提供什么机会,如何识别这些机会。


现在知识和信息的迭代速度太快了,企业不太可能严丝合缝地找到一个完全符合岗位要求的求职者。我们寻找的是有潜力、能快速学习、迅速适应变化的人。这其实给了求职者更大的空间。



Q3

你最看重求职者的哪些素质?应该如何获得这些素质?


杨蔚:我是战略系教授,差异化是企业和个人保持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


但对于教育背景、工作经历都相似的应届求职者来讲,要想做到差异化很难。我认为,一定要不停地尝试。如果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自己不适合什么。尝试就是试错的过程,也是我们将精力进行多元化分配、创造自身差异性的过程。


李海洁:市场营销的角度看,求职就是推介产品。因此,归根结底,求职者首先要有好产品,然后再思考通过有效的渠道推介,两者缺一不可。


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在GPA(平均成绩点数)、社团活动、实习经历等方面的表现差距不大,也就是说,产品同质化程度很高。在这种情况下,求职者要思考如何创造自身差异性。要尽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个过程可能会走弯路,但这是必经之路。


在我看来,一个理想的应聘者是具有自身差异性,有想法、有内驱力的人,他做的每个决定都经过理性思考,而不是盲目跟风


Q4

修炼内功很重要,但也有说法称“选择大于努力”。现在很多人倾向于选择热门赛道,也有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应该如何做职业选择?


李海洁:凡事都要有兴趣和热爱,才能做好。在不太清楚自身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应届毕业生可以去探索不同行业,包括热门赛道,在此过程中调整自身发展方向。这是一个自我决策、权衡自身优劣势的过程。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可能更提倡毕业生先去接受正规训练,但现在,工作种类更加多元,求职者拥有更多机会,毕业生要思考自己愿意通过何种方式积累经验。创业的确有更高的自由度,但也要求更高的自律能力和自控力;在公司实习会受一定限制,但可积累定式经验。从来没有完美的答案,无论选择哪个选项,都要明白,这只是一个积累经验、最终提升自身能力的过程,没有对错,因人而异。



Q5

这两年女性在职场的处境有无发生变化?对女性的职业发展有何建议?


杨蔚:我之前发表在顶刊的一篇论文,研究了企业多元化发展和女性高管升职之间的关系。其中发现,如果女性高管更提倡企业多元化发展,会被认为是“离群”的,进而影响到其自身职业发展。


学界现在有越来越多关于职场女性和少数族裔的研究,其中发现,多元化发展对于公司绩效提升和战略选择会产生很大影响。例如,女性在公司董事会中的占比提高,会使企业更多地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感以及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相关的议题。另外,全球范围内,女性在高管和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也在呈上升趋势,这都是可喜的改变。


我建议职场女性,首先要让自己变强大,然后遵从内心的选择。另外,据我观察,男性求职者大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系统思考,而女性则更多关注做事的细节,对行业、职业发展大方向缺少了解。如果在做事的同时,女性也能对未来、对所在行业、对所从事的职业有长远思考,将有助于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李海洁:少从五年前开始,“职场多元化”就成为广受全球人力资源及管理界关注的话题。


从大环境来看,受客观因素影响,女性高管的比例相对来说确实不高。但从微观层面讲,至少在中国目前的职场中,在我所在的企业,我没有看到女性受歧视的现象。


女性之所以很少进入领导层,很大程度上是自身选择。在社会的压力和期待下,女性更以家庭为重。无论是职场还是家庭,女性往往被认为是“照料者”(Caretaker),这和做决策的形象是相冲突的。


女性需要建立自信,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合理规划自己人生的每个阶段。如果家庭生活可以让你有更高的成就感,那么你可以侧重家庭,家庭教育也是一个职业。重要的是,你要有自信去做决定,而不是被动接受社会强加的选项。


Q6

怎么看待职场内卷现象?Z世代会不会改变卷文化?


杨蔚:一方面,“卷”是一个好现象,说明我们在精益求精、不停追求卓越。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讲,“卷”从某种程度上证明整体的劳动力素质越来越强,因而产品、市场发育会越来越完善。对个体、企业甚至国家来讲,一定程度的“卷”是好事。


过度内卷则是内耗。在无意义的细节上过度消耗精力、脑力和资源,是完全不值得的。


00后整顿职场是有可能发生的,也是企业要警惕的。企业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改善工作环境,让职位更好地和新一代职场人的特点匹配。


李海洁:在我看来,“卷”是一个时代赋予的词汇。当前世界变化速度、知识迭代速度非常快。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应对能力。如果你的知识能力不足,就要想法设法补足,否则就会被淘汰。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在这个时代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如果你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就要不断自我积累。这个努力的过程一定不轻松,但会让你距离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要成为的人更近一步。在我看来,如果是自身的选择,就不能称为“卷”,而是一个励志的过程



Q7

我们身处剧烈变化的时代中,怎样面对未来工作的不确定性?


杨蔚: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我们要提高适应不确定性的能力。一方面,要了解所在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要做到多元化发展,用爱好、特长对冲风险。


我很喜欢“斜杠青年”这个说法,某种程度上,斜杠青年可能代表着未来。未来的工作岗位和形式会越来越多元化。我们可以一边有稳定工作,一边做其他形式的工作,例如经营自媒体。自主就业的机会将越来越多,形式也将越来越灵活。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我的建议是,把你的兴趣爱好发展到极致,变为一个特长,这个特长很有可能就会给你赢来机会。


Q8

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怎样在工作中找到意义和价值感?


杨蔚:工作对于每个人的意义都不同。我认为工作最重要的意义是为自身创造价值;其次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很难讲两者到底哪个更重要。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果一份工作能让自己觉得有意义和价值,就是一份好的工作;如果同时还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带给更多人幸福,就更能为我们带来充实感。


李海洁:从个体的角度讲,我想工作的意义其实要放在人生的意义里去思考


有人说要注重生活、工作的平衡,有人说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当一个人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并且在工作中将之体现,他就是一个对整个社会有价值的人,他的工作也是对自己、企业乃至社会有价值的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应深度思考,做出属于和忠于自己的选择。在每一次寻求改变时,都要进行自我剖析。工作的终极意义和价值是不变的,但在通向这个终极意义的途中,有很多其他的意义和价值,是需要自己去寻找和创造的。


文中创意图片已获视觉中国授权。

 | 田佳玮

责编 | 岳顶军


2023年,你对自己的职场发展有何计划?欢迎留言分享,内容最走心的3名读者将获得中欧知识笔记《未来的答案》一本和“嘉话丑说”播客书签一张(随机)~


关注中欧官方视频号,获取更多教授洞见


推荐阅读

_

中国式领导力,何以变得如此重要?

_

2023年,“报复性”消费是否会出现?

_

疫情之后,中国经济会好吗?


点击咨询中欧课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