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两个人 一条街 十五年
声明:本公众号对原创稿件享有版权,转载需注明出处
“扫了15年啦!”空空荡荡的街道上,伴随着“沙—沙—沙”的清扫声,朱凤利轻声说道。
一街、十五载、一瞬间的相望与注视。
朱凤利和老伴儿的老家在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镇,原本是普普通通的农民,靠着种庄稼维持生活。为了多赚些钱供孩子们读书,老两口经人介绍来到市里,做了环卫工人。
在海港区秦皇东大街北侧建国路往东约200米路段,老两口儿作为环卫保洁搭档,一干就是15年。朱凤利从早晨7点到中午12点,老伴儿12点来接他的班,一直到晚上6点。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蚂蚁搬家”直至垃圾满车。
粗糙的手和满面的笑容。
说起自己的儿女,刘桂芬略显激动:“闺女已成家,小儿子也大学毕业了,现在在北京打工。”说罢,她又腼腆地补充道,“我俩虽然挣得不多,但够养活自己了,不用孩子们操心,今年涨了工资,我俩加起来一个月能挣将近4000元钱,小儿子还没结婚,赚的钱攒起来将来给儿子娶媳妇用。”这时,脚下有风吹过来的垃圾,刘桂芬赶紧用扫帚扫揽进簸箕里。
车流穿梭中的清扫。
“得抓紧,不然天快亮了。”朱凤利拿着簸箕,从不远处急步走来。
早晨6点半左右,天空微微泛白,路上的车辆也渐渐多了起来,朱凤利和老伴儿完成清晨的普扫,蹬上三轮车往家走。老两口租住在一间不到6平方米的下房,一勺盐、一把挂面,简简单单吃完早饭,朱凤利又开始了上午的工作。
六平方米里的生活与日常。
平日,朱凤利和老伴儿都是在家吃,因为时间紧张,只有晚上才有机会坐在一起吃顿像样的饭。有一天下雨,朱凤利疼老伴儿,偷偷买了两个煎饼馃子,花了12元钱。提起这奢侈的煎饼馃子,刘桂芬有些心疼:“你说他多气人,这换我买挂面能吃多少天?”
15年过去了,朴实开朗的夫妻俩已经成了这条街上的“熟人”,附近居民有时也会送一些菜给他们。“这个立柜和电视就是人家不用了给的,原来门口为了挡雨包了块塑料布,看我们困难,有家商铺装修时还给我们安了个隔断,没要钱。”
昏暗灯光下擦洗汗水的朱凤利。
3月18日下午,在老家的闺女打来电话,外孙女想姥姥了。刘桂芬告诉记者,现在闺女有了自己的孩子,听说小儿子也谈了女朋友,“我和老伴儿盼着能多挣点,等儿子成家,那就太好了……”
闺女的电话、外孙女的想念、老两口幸福的笑容。
摄影报道: 赵洁娜 程学水 张伟
编辑:常明明
责编:卢冀明 刘旭伟
监审:李庆伟
终审:何义安 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