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公众号对原创稿件享有版权,转载需注明出处
不用一颗钉子、不用胶水,仅用传统的木工工具,把一块木料拼接组合,做成开合自如的鲁班锁和鲁班凳,靠着神奇的榫卯技艺,抚宁区留守营镇64岁的闫建国做出了2000多年前流传民间的鲁班凳和鲁班锁。
6月17日,记者来到闫建国位于抚宁区留守营镇东石义庄村的家,门厅最显眼的便是占据一面墙的展架。展架隔断上放置着大小不一的鲁班锁和鲁班凳。这些鲁班锁和鲁班凳工艺精巧、一榫一卯完美结合,都是闫建国亲手打造的。
闫建国与他亲手打造的鲁班锁、鲁班凳。
说起钟爱的鲁班锁和鲁班凳,闫建国打开话匣子。他说,鲁班锁和鲁班凳源自2000多年前,相传是木匠祖师爷鲁班发明的,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它们讲究的是一种榫卯结构,在木头上挖出凹凸形状的榫卯,将凹凸部分镶嵌起来,便可开合自如。
胸有成竹。
闫建国最早接触鲁班锁是在40多年前,从做木匠的父亲那里得知,无需用钉子和胶水固定,便可打造出精巧绝妙的物件。他对神奇的榫卯技艺产生浓厚兴趣,依照父亲画的简单图样,他成功做出两个鲁班锁,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闫建国的鲁班锁作品。
“鲁班凳和鲁班锁版本众多,榫卯道数越多制作越复杂。”闫建国说,3道榫卯的是最简单的,他做过的最复杂的一个鲁班锁有13道榫卯。
鲁班锁和鲁班凳由整块木料加工制作而成,第一步先将毛坯料加工成矩形,木料要选择枫树木、榆木这样的硬杂木,硬度不够的杨木不适宜被选用。
随后,还要经过画线、凿眼、开小缝、开大缝、粗磨、精磨等多道工序,别看如今老闫仅用一两天时间便可制作一个鲁班锁或鲁班凳,可最初制作时,也花费了不少功夫,历经多次失败。
“普通木器制作都是直观的,鲁班锁鲁班凳工艺复杂,比较抽象,要借助木条上不同的凹槽放置、拼凑,挖槽密合度稍有不足都会影响结构稳固度。”网上虽有样图,但只能看个大概,想看详细步骤就得花钱买图纸。老闫没花钱买过图纸,他喜欢钻研过程中的乐趣,他打造的鲁班锁和鲁班凳都是他泡在木工作坊里鼓捣出来的。
闫建国的木工作坊里放置着长长短短的各种木料和机床、电钻、切割机等多种专业工具。
十七八岁高中毕业后,闫建国就干起了木工。大到屋顶木框结构、门窗,小到桌椅板凳制作都十分擅长。后来,他又学习土建工程,奔波在各个新建楼盘和小区,为生计奔波忙碌。只要有时间,他便一头扎进自己的一方小天地打造鲁班凳和鲁班锁。
闫建国精细制作鲁班凳。
刨花、钻眼、打磨……枯燥的动作一日重复很多次,他并不觉得枯燥,“做这个就跟钓鱼一样,不静心根本做不下来。”
闫建国家里的鲁班锁和鲁班凳,全部纯手工打造。就拿开缝来说吧,电锯也能开缝,但是对讲究精益求精的老闫来说,电锯开缝做出的不规整,在他看来是砸手艺的残次品。
纯手工制作。
老闫最享受制作过程,看到自己制作出的成品会有小小的成就感。拆解和安装是鲁班锁的乐趣和奥妙所在。闲暇之余,他喜欢坐在家里,将鲁班锁反复拆解安装,享受这古老的榫卯技艺带来的乐趣。
闫建国很享受制作的过程。
这些年,闫建国做的鲁班凳有七八十个,鲁班锁也有60多个。来家的亲戚朋友相中哪个,他大方送出。有人见这玩意儿稀罕,提议他挂在网上售卖,老闫不想这么做。
2000多年前的东西传承到现在很不容易。作为商品售卖背离了自己制作的初衷了,“卖一件少一件,等我干不动的时候上哪儿找去?”
更让老闫感叹的是,如今愿意静下心做木工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个。儿子在工地上当监理,也没跟着他学木工,与很多老手艺人一样,老闫也面临着老手艺流失和无人传承的无奈。
闫建国的鲁班锁作品。
他想把鲁班锁和鲁班凳完好留存下去,这也是他作为匠人的坚守,“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不能被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