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秦皇岛七里海来qiě了,忒多“珍稀贵宾”!

声明:本公众号对原创稿件享有版权,转载需注明出处

全媒体记者:江虹 刘迅 李正男  通讯员:孟令彬

编辑:刘伟   责编:郭巧 杨阳


“养虾池推平,水面宽了,鸟儿回来了,以前没来过的丹顶鹤也飞来了”初夏的风拂过耳畔呼呼作响,70岁的护鸟志愿者费明健如常来到七里海潟湖湿地,他说,经过生态修复的湿地,树丛里还藏着正孵化幼鸟的白鹭。

视频:江虹 刘迅 李正男


位于昌黎县城东南的七里海潟湖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潟湖湿地。费明健出生在附近的侯里村,他儿时记忆中的七里海水草丰茂、环境优美,小鱼小虾随潮水不断涌入,鸟类在这里栖息觅食、繁衍生息。上个世纪80年代,湿地核心区滩涂被周边村民大面积开垦为鱼塘虾池,加上地表径流变少,潟湖水面面积越来越小,湿地生态遭到破坏。
视频: 刘迅 李正男
2016年起,我市推行“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开展退养还湿、清淤疏浚河岸线综合整治,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推进。北戴河新区海洋和渔业局局长史志刚介绍,这项工程共分为两期。一期工程针对纳潮通道北侧区域,目前已通过验收,共计退养还湿449.7公顷,清淤疏浚125万立方米,恢复岸坡植被68.02公顷。
随着一期工程的结束,北戴河新区团林乡沿海区域鱼塘虾池遍地、垃圾随意堆放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村民生活环境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净化。潟湖水面面积扩大,增加了七里海的纳潮量,也为鸟类提供更好的休憩和觅食空间。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40余种鸟类再次回归七里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来到七里海。
过去两年多,费明健和北戴河新区护飞队的同伴们在七里海拍下上万张鸟类照片,其中珍稀的丹顶鹤、火烈鸟等“贵宾”先后出现在他的镜头中,成为当地逐渐恢复良好生态的见证。
据了解,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修复二期工程已于4月18日正式启动,整治范围为纳潮通道南侧区域,分为清退养殖、清理围堰、微地形改造、生态海岸线修复等阶段,目前正在紧张有序施工中。本期工程将退养还湿315公顷,改造河口湿地29.78公顷,改造纳潮通道29.28公顷,恢复海岸线9.7千米。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作为该项目的技术支撑单位,同时负责开展工程监测与效果评估工作。
地质八队副队长张甲波介绍,新一期修复工程的实施将形成湖面宽阔、水质优良、鱼虾丰富、鸟类云集、生态结构和功能健康的生态环境,形成景观生态价值突出、生态效益显著的滨海资源特色,为区域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健康的生态安全保障。

图片:费明健 摄

统筹:田哲轶 江虹

审核:卢冀明 刘菡

监审:李庆伟

终审:何义安 周岩 赵明 

往期回顾
重拳出击!它们在秦皇岛得到解救……
今天,是一个适合“回忆”的日子
6月1日起施行!河北最新发文→
守护网络空间“港城蓝”!秦皇岛这样做→

秦皇岛日报社全媒体矩阵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