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花都小东圃村迎来新规划,三祠一庙一堤楼获保护
近日,《广州市花都区小东圃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对外公示,本次规划范围以现状小东圃自然村为核心,结合控规路网进行建筑评价和历史资源梳理,并进行详细研究,确定小东圃村传统村落规划范围约12.83公顷。可以预见的是,这座古村落内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将在未来的改造中得以传承,并焕发新的文化价值。
小东圃村坐落于花都区花城街道三东村内的一个自然村,该村东侧有很大一块“㘵地”(当地人称沙质旱地为“㘵地”),故取名“小㘵”;本地话“㘵”“圃”同音,又因其在村东,所以也写作“小东㘵”或“小东圃”。
小东圃村以邓氏族人为主,邓氏始祖朝任公出生于井岗村(今属广州市白云区)的一户普通人家,清康熙十年(1671)出走他乡。邓氏家族在这里开枝散叶,后代名人辈出:邓锡荣毕业于两广最高师范学堂、广东省第一批公派越南任教,回国后成为花县中学的创始人之一;邓开醒、邓开团都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军官;美籍华侨邓开堤曾在广州兴办中国火柴厂和兴华制药厂,在村内留下了一座西式青砖楼房“怡园”(也称“堤楼”)。
村内纵排10列民居建筑,每列有8座单体三间两廊式民居。以往每到傍晚时分,巷口东西向的趟栊门一关,村民们纷纷把房门敞开,南北吹来的穿堂风呼啸而过。老人坐在门前乘凉,小孩踩着青石板一块玩耍。
小东圃村现存
庙宇、祠堂、民居类建筑共计120多座
均为清代建筑
除了民居之外
村内远近闻名的莫过于
一座古庙(洪圣古庙)
和三座祠堂
(仁圃邓公祠、中宪大夫祠与奉政大夫祠)
洪圣古庙位于村口,灰塑博古脊、绿琉璃瓦当、青砖墙等精湛工艺可以感受出这座庙宇当年的气派景象,正脊嵌陶制“二龙戏珠”纹饰,如今仅存二龙的头部。
卢福汉介绍,“洪圣”指的是南海神。古庙建成于清咸丰四年(1854),民国三十七年(1948)重修,坐北朝南,三间三进,总面阔9.6米,总进深25.5米。
如今洪圣古庙庙门紧锁
透过缝隙可以看到庙内杂草丛生
等待着有关部门进一步开发
挖掘其文化价值
从村口走进去
中宪大夫祠、仁圃邓公祠
与奉正大夫祠依次排开
中宪大夫祠前后有6根石檐柱,虾公梁上有石狮、异形斗拱,封檐板雕刻花鸟纹饰,前廊梁架遍雕戏台、戏曲人物等图案,层次复杂。
仁圃邓公祠的后堂四根红木金柱承重,后堂前带两廊,八架卷棚顶,天井采用花岗岩条石铺砌。
清光绪十八年(1892)秋收之后,中宪大夫祠开始兴建,一直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秋天,中宪大夫祠才落成,整整花了三年时间。
按当时每垒基层砖花费白银50两计算,仅修建祠堂一项所用白银就达2万两。这座别致、精巧、古朴典雅的祠堂,除了让人领略到建筑之美,也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
猜你喜欢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花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