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动态丨叶一剑:中国城市的未来
智慧化、文明化、生态化、社会化
是思考城市未来的四个关键词
除此,须跨界融合,无边界的思考
城市中国,变革未来
欢迎收看第十四期《乡愁里的中国》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389jhgzrb&width=500&height=375&auto=0
(温馨提示:请在WIFI下观看,土豪请随意)
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以“既要在云端,又要在人间”的研究态度,践行行走、思考、写作、阅读、对话“五位一体”的治学路径,对区域经济、城市、建筑、商业与文旅等领域进行持续追踪,以实现对时代变革的记录和思考。
附文字版:
过去五年,其实在整个中国的政经变革里,新型城镇化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从2010年左右,中国的城镇化率,其实已经超过了50%,我记得当时,大家有一个判断,超过一半的人口长期生活在城市,可以想象,如果有一半的人口长期生活在城市的话,那么我们对于国家的思考,应该是从城市层面的变革,或者说城市的社会转型来讲,应该说变成了主流的话语,所以,我本人也提出“城市中国,变革未来”的概念。
最近,我有一次跟朋友聊天,谈到中国的城市未来到底往哪个方向走?当然这是很大的问题,我个人的一个基本判断,我觉得有四点是接下来再去思考中国城市未来的时候,必须要给出足够重视,或者代表了中国城市未来的四个关键词。
首先,智慧化。所谓的智慧化,就是现在互联网出现以后,手机的每一次使用、每一次行走、每一次购物、每一次交流,所有的这些东西,其实在数据层面都是有痕迹。而且,现在完全可以把这些数据搜集出来,通过巨大的计算能力,能够找到这些碎片化的数据之间所带来的一系列的思考,这就是所谓的大数据。除了大数据还有一些连接、一些其它的技术,包括“互联网+”,包括接下来可能出现的物联网,所以,城市将来各个节点,各个人,都是数据城市的一个节点。
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用技术和数据,也就是必须思考城市的智慧化,这就是智慧城市。城市的治理、城市的改革、城市体系的再造、城市营销等等都需要考虑,智慧化应该是未来城市的核心方向。
其次,生态化。传统的理解应该是生态环境,当然生态环境除了自然环境以外,比如水系治理、空气治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人文环境、人文生态。人文生态是很综合,不光只有历史遗迹就是人文生态。人的方言,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婚丧嫁娶等礼仪,同时也包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方的人文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等等,都需要按照生态的这种理念去理解,也就是说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要结合起来,去思考城市的发展。
再次,文明化,或者叫文化化。虽然说起来有点绕口,其实很简单。目前大家对中国城市的反思都是说千城一面,到哪里看起来都一样,如果有一天,突然落到了一个城市,可能回过头转一圈,发现不知道这里是哪里,没有典型的城市标识,都是在复制。接下来城市的文明的重塑,或者城市品牌、城市形象、城市文化的重塑,一个很重要的来源或者依据,是在地文化。
这也是我们之前关注中国乡村和乡土的时候,一直强调的,一定是伴随着在地文化的挖掘。对城市的关注,也是一样。只有用在地的文化去和城市的发展和转型高度的融合,才能真正的找到,城市独一无二的区别与其它城市的一个标识,这就是我们说文明化。
文明化其实也是文化化,文化化背后是在地文化的挖掘和发扬,当然,一定是全球和在地之间的一个高度的对话。
除此以外,就是社会化。以前我们中国城市的最大发展难题,或者发展的短板是基础设施、物理空间的营造、房地产的供应不足等等。都是硬件层面的东西,所以要修路、要盖房子,那么,接下来需要思考的是城市到底为谁而建?不是为硬件的改善而建,也不是为物理空间而建,应该是为人而建,也会伴随着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人口的迁徙,这直接带来的是社会的综合变迁。
前两年我也提出“重新发现城市”,是以社会建设的视角,去重新理解城市,现在很多城市治理,比如,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如果能实现很好的治理,一定是伴随着社会建设的思考。
总体而言,智慧化、文明化、生态化和社会化,应该说是在驾驭着我们在思考城市未来的时候四个关键词,当然,仅仅只有这四个关键词的意识,也很难真正的赋予中国城市很好的未来。
因为今天我们意识到,所有问题的解决,包括分析,都不是用单点的思维能够完成的,必须是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在做任何一个决策,都要思考其它领域,也就是跨界融合,无边界的思考。
但,最终要有系统统筹的平台,完成线上跟线下的综合建设,从而真正的为中国城市的未来找到最好的发展路径,最好的发展图景、解决路径。进而完成对于中国美好城市未来的寻找,所以我们称之为“美好城市,美好社会”,这可能是中国城市未来的最重要的一个诉求。
乡愁里的中国
“我们行走世界,只为找一条回家的路”。《乡愁里的中国》致力于打造最具时代意识、家国情怀和变革精神的原创人文纪实类视频栏目。方塘传媒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