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少奇、邓小平在大跃进时期的作用

2018-01-07 精典悅讀周刊


本期编辑:武芸萱

 


  《人民日报》1958年9月30日报道国家主席刘少奇视察江苏常熟县,听到亩产万斤时,他说:“一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一时全国上下纷纷放卫星,产量成了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


  刘少奇同志对合作社升为人民公社、大办食堂、大炼钢铁等,极为欣赏并大力提倡。1958年6月14日,他建议普遍设立公共食堂。《光明日报》1958年8月4日报道刘少奇同志表扬山东寿张县,把浮夸风行为说成是一个革命”、表扬他们压倒了科学家”。据河北日报消息:中共中央总书   记邓小平同志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李雪峯、候补书记刘澜涛、杨尚昆等同志,于l0月8日至14日,在河北省城市和农村进行了视察。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过程中,还谈到了城市人民公社问题。他说,全国6亿农村人口都实行公社化了,只剩了5,000万城市人口,形势逼人,公社非办不可。他要求各地对城市组织人民公社作出规划,积极进行试点,总结研究经验。对城市组织人民公社问题作了若干原则指示。


  大跃进时期主持国家日常工作的是刘、邓等人,那时邓小平总书  记负责中央宣传口的工作为运动造势。


  然而,毛领导人已退居二线将主要精力用在研究哲学和世界局势方面。我们都认为大跃进是错的,因为大跃进搞浮夸风,可是是谁搞浮夸风,今天的舆论宣传认为是毛泽东。毛泽东发动大跃进,他的号召几乎没有任何人反对,并且得到所有人的支持。既然没有人反对,说明对了。怎么会错?要是错了,就不是毛泽东一人错,是所有人错,对不对?



  大跃进没有错,大跃进搞浮夸风错了,是毛泽东搞的吗?农民出身的毛泽东相信亩产几万斤吗?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去查阅史料,想考证毛泽东浮夸的事实。结果却看到这些资料,我们从一个人最基本的思维去分析下面相关的历史资料,就可以知道:


  其一,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第138页-139页这样的说,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去天津新意村参观稻田,有关领导汇报说,亩产可达10万斤,毛泽东听后摇头撇嘴,表示不相信。毛泽东说:不可能的事。他指着一位领导说,你没有种过地,这不是“放卫星”是“放大炮”。《人民日报》曾经登过一幅照片,就是5个小女娃站在稻秧上,毛泽东摇头风趣地说:“娃娃,下来吧,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呢?”又说:“吹牛,靠不住的,我是种过地的,亩产10万斤,堆也堆不起来么!”毛泽东到湖北省,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讲,有一块实验地,水稻亩产上万斤。毛泽东摇头说他不相信。外国朋友问毛泽东,亩产万斤粮的奇迹是怎么产生的,他一笑置之,说:不要相信这些骗人的数字。



  其二,当时时任人民日报的总编辑吴冷西的《忆毛主席》95-103页说过:谈到群众大炼钢铁的干劲很大,地里庄稼没有收时,毛泽东说:1070万吨钢的指标,可能会闹得天下大乱。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心里是清楚的。这才是我要去思考的问题。后来我们从历史都知道,大跃进发生的年代是1958年,那么,我们再去看1958年毛泽东在做什么:从历史可以知道,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起,毛泽东就有意退居二线,着重培养接班人。他提出国家主席、党的主席不得超过两任。毛泽东在退居意思之后,也为他正式退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随后,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不再作为下届国家主席候选人的建议。大会也一致通过这项提议。—28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刘少奇正式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也就是说,大跃进期间,真正唱主角的,是谁?是毛泽东吗?那些说毛泽东不知一亩多少斤粮食的人,应该记得《1956年—197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吧。这个《纲要》是毛泽东经过两年实践,多次修改提交的。并且在1958年5月5日——23日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第二次大会通过。1960年递交二届人大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纲要》要求从1956年起12年内,粮食亩产量黄河以北达到400斤,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达到500斤,淮河、秦岭、白龙河以南达到800斤,棉花(皮棉)亩产量按各地情况分别提高40斤、60斤、80斤和100斤,等等,在未来12年内各方面有一个大的发展。



  这个纲要正是大跃进初始期间毛泽东制订的,毛泽东通过了几年的细心努力,两次中央会议讨论适才形成,可谓是慎重之慎重。那么在5月通过的《纲要》,8月刘少奇就弄出了黄河以北的徐水县,要求亩产小麦12万斤,皮棉5000斤,为什么我们后人不对刘少奇和负责把宣传口的责任人问为什么?却把矛头直接指向毛泽东?


  吴冷西作为人民日报的总编辑,他在写《忆毛主席》的时候,是最好的发言人,毛泽东一再交代他一定要严格把关,搞浮夸风不好,但是吴冷西自己也只听了很短的毛的话,最后也随之大流了,执行毛泽东的政策的人,可能当时已经不再把毛泽东的话放在心里了。最后弄出了问题,又开始要毛泽东来处理,来担当了。于是便有了后面的郑州会议,武昌会议什么的。


刘少奇和吴冷西(右)


如今仅有的资料显示:


邓小平李富春视察辽吉黑三省时强调说,东北要大挖潜力支援全国

新华社(原载《人民日报》1958年10月1日)


  新华社30日讯 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李富春、李雪峰、刘澜涛、杨尚昆、蔡畅和赵尔陆等同志,9月10日至29日先后到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视察了工作,对东北地区工业、农业、文化教育、城市公社、整风等方面工作作了重要的指示。



  邓小平等同志视察了哈尔滨近郊的金星人民公社、双城县的幸福人民公社、盖平县的太阳升人民公社,并听取了三个省的农业情况的汇报。小平同志指出: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按常规来说,同过去来比,是有进步的。但是,目前是一个出奇迹的时代,全国粮食产量今年可能增产100%以上,而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增长不过百分之几十甚至只有二、三十。这样一比较,东北的农业就还没有翻身。  


  邓小平同志指出:全国农业增产的经验,概括说来就是水、肥、土、种、密加上田间管理齐头并进。这是农业生产的“宪法”,是毛主席的“宪法”,是事实证明了完全正确的“宪法”,是已经创造了奇迹的“宪法”。东北的某些领导人和广大地区没有坚决执行这个“宪法”,而继续执行着宽垅浅耕、广种薄收的老一套,不是用革命的办法而是用改良的办法领导农业,结果使农业生产大大落后了。这个事实,反映了农业生产战线上两条道路两种方法的斗争还很尖锐,说明农业方面还有白旗未拔,思想还没有解放。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幸福社和太阳升社的时候指示说,每一个社明年都应该指定一两个耕作区作大面积丰产试验。可以把现有土地耕种面积缩小一些,集中力量搞好密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样,既可以增产粮食,又可以使一部分土地绿化,一部分土地轮休。他希望太阳升社在最近制定出一个长远计划,并向他们生动地描绘了农村建设的远景。


  城市公社的所有制,最初可有三种形式,即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全民结合的所有制。但是归根到底,城市公社总应该尽快地实行全民所有制。一些民办工厂,如果一开始就能实行全民所有制,就不必经过集体所有制的过渡形式。城市公社的分配,也可以先采取不同形式,以后再逐步统一。



  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员在东北三省的视察和指示,给了广大干部和群众以极大的启示和鼓舞。黑龙江和辽宁两省省委扩大会议,鞍山市委和鞍山钢铁公司的领导干部,都深入地讨论了邓小平和李富春同志的报告。黑龙江的重型机器厂,原计划今年11月初安装好一台六千吨的水压机,现已决定提前在9月底装好,作为向国庆的献礼。哈尔滨电机厂、汽轮机厂、锅炉厂原计划明年生产四百五十万千瓦的发电设备,经过讨论后,决定跃进到五百五十万千瓦。鞍山钢铁公司也修改了生产计划,今年要产钢四百五十万吨。盖平县太阳升人民公社也决定在今年亩产八百斤的基础上,争取明年达到亩产两千五百斤。


坚决执行农业生产“宪法”


永吉县拔掉思想白旗,深耕运动出现高潮

(1958.10.22)


  本报讯 中共永吉县委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坚决贯彻农业生产的“宪法”,领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就深耕问题开展了两条道路的斗争,拔掉了白旗,插上了红旗,全县出现了深耕高潮。


  邓小平同志到吉林永吉县视察时,对这个县明年农业生产作了指示,要求每人平均要达到三千斤粮食,收入三百元钱。


抢在封冻前翻完秋茬地 东北三省坚决执行农业“宪法”


力争明年粮食产量至少翻一番——吴建民 李树功 高方(1958.10.28)


  本报哈尔滨27日电 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等同志视察辽宁、吉林、黑龙江时,对东北三省农业生产所作的重要指示,在东北三省千百万农民中已产生巨大影响。目前三省农民正以每天深翻地五百多万亩的进度和严寒冰冻赛跑。


以下是农民出身的毛泽东,致六级干部的公开信


省级、地级、县级、社级、队级、小队级的同志们:


  我想和同志商量几个问题,都是关于农业的。


  第一个问题,包产问题。南方正在插秧,北方也在春耕。包产一定要落实。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例如,去年亩产只有三百斤,今年能增产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吹上八百斤、一千二百斤,甚至更多,吹牛而己,实际办不到,有何益处呢?又例如,去年亩产五百斤的,今年增加二百斤、三百斤,也就算成绩很大了,再增上去,就一般说,是不可能的。


  第二个问题,密植问题。不可太稀,不可太密,许多年青干部和某些上级机关缺少经验,一个劲儿要密植,有些人竟说愈密愈好。不对,老年人怀疑,中年人也有怀疑的。这三种人开一个会,得出一个适当的密度,那就好了。既然要包产,密植问题就得由生产队、生产小队商量决定。上面死硬的密植命令,不但无用,而且害人不浅。因此,根本不要下这种死硬的命令,省委可以规定一个密植幅度,不当作命令下达,只供下面参考。此外,上面要精心研究,到底密植程度以何为好,积累经验,根据因气气候不同,因地点不同,因土、肥、水、种等条件不同,因各种作物的情况不同,因田间管理水平高低不同,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密植程度的规定,几年之内达到一个实际可行的标准那就好了。


  第三个问题,节约粮食问题。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闲时半干半稀,杂以蕃薯、青菜、瓜豆、芋头之类。此事一定要十分抓紧。每年一定把收割、保管、吃用三件事(收、管、吃)抓得很紧很紧,而且要抓得及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定要有储备粮,年年储一点,逐年增多,经过十年八年奋斗,粮食问题可能解决。在十年内,一切大话、高调切不可讲,讲就是十分危险的。须知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一件大事。



  第四个问题,播种面积要多少的问题。少种高产多收的计划,是一个远景计划,是可能的。但在十年内不能全部实行,也不能大部实行。十年内,只能看情况逐步实行。三年以内,大部不可行。三年以内,要力争多种,目前几年的方针是:广种薄收与少种多收的高额丰产田同时进行。


  第五个问题,机械化问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要有十年时间,四年以内小解决,七年以内中解决,十年以内大解决。今年;明年、后年,这三年内,主要依靠改良农具,半机械化农具,每省每地每县都要设一个农具研究所,集中一批科学技术人员和农村有经验的铁匠、木匠,收集全省、全地、全县各种比较进步的农具,加以比较,加以实验,加以改进,试制新式农具。试制成功,在田里实验,确实有效,然后才能成批制造,加以推广。提高机械化,用机械制造化学肥料这件事,必须包括在内,逐年增加化学肥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第六个问题,讲真话问题。包产能包多少,就讲能包多少。不讲经过努力实在做不到而又勉强讲做得的假话。各项增产措施,实行八字宪法,每项都不可讲假话。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的。应当说,有许多假话是上面压出来的。上面,一吹,二压,三许愿,使下面很难办。因此,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


  以上六件事,请同志们研究,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以求得真理为目的。我们办农业、工业的经验还很不足。一年一年积累经验,再过十年,客观必然性可能逐步被我们认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就有自由了。什么叫自由?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


  同目前流行的一些高调比较起来,我在这里唱的是低调,目的在真正调动积极性,达到增产目的。如果事实不是我讲的那样低,而达到了较高的目的,我变为保守主义者,那就谢天谢地,不胜光荣之至。

           ——毛泽东1959429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史海钩沉】

热文推荐点击即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