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位前辈访谈录新鲜面世:探寻发展工作的本质与力量
2016年2月,SRI发起了“取经:一路向西”的活动,前往云南拜访发展领域的先行者。他/她们多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介入了乡村发展工作,至今仍秉持着专业理念持续耕耘。
以下这13份访稿得以出炉,是此行所有前辈、100多位给我们提供取经盘缠支持者和SRI数名研究员共同作用的结果。看看哪些前辈是你想深入了解的呢?快来抢鲜阅读支持吧!(前辈的出场顺序按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列)
目录
蔡葵:农村发展,其实是非常好玩的工作。
杜娟:破万卷书,行万里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郭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认识农村,认识文化,从调查开始!
李波:在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不同代言人为不同的利益代言。
龙思海:即使在那么累的时候,我也没有怀疑或想要放弃,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事是我自己认准的!
Maggie(邓贵婵):保持赤子的初心和谦和的虚心,让我们无悔无憾的勇往直前吧!
王愉:做什么事都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不论出发多久,走了多远,都要回头看看自己出发的那个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许建初:NGO是信念,是价值,更是行动!
郑宝华: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都有社会责任,自觉主动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会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也会让这个社会更和谐。
赵捷:做公益,要慢一点,多一点反思,多一些研究。
赵鸭桥:做自己内心认可之事才有长远性和幸福感!
张开宁:学无止境,而生命之树常绿!
张兰英:期待着新生代的社区发展者,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姓名:蔡葵
出生年代:1960
职位:云南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教育背景:经济地理学士、农业管理硕士、人文地理博士,曾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做人文地理博士后研究
访稿字数:15,974
蔡葵老师是此行约见的第一位前辈。她很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约访,见到她后,更感受到她那强大亲和力的气场。在2月底还略寒的昆明室内,坐着的我们伴随着她说话的抑扬顿挫而温暖起来。我们轻松愉悦的聊了近4个小时,时而细数云南发展人物,时而回忆社区情境……给我们后续拜访鼓足了动力。
姓名:杜娟
出生年代:1960
职位:云南省社科院历史、文献所所长,研究员
教育背景:历史学博士
访稿字数:15,714
杜老师不仅可爱,还特别真实。她说自己因为至今还不会开车常被蔡葵老师调侃,买衣服从来只去固定的店面直到商家搬移才换另一家,挤出时间就看书。她很谦虚,总说自己还不够理想主义,已有很多成就,却仍说自己没有大抱负。我们说要访谈她,她特别惊讶: “唉呀,我都还在整理上一代的记录呢,怎么现在都轮到我了!”是不是很可爱?
姓名:郭净
出生年代:1950
职位:云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记录片导演
教育背景:民族史博士
访稿字数:13,845
与郭净老师在云南露天的阳台上坐着,听他聊自己,聊人生。他说,云南人和人类学者的身份让他容易对少数群体和边缘人群的处境感同身受;经历过革命动荡的时代,让他更能平和地看待社会变化,采取行动。他说,NGO人应该是行动者也是研究者,这样才能更清晰更长远地看待问题和行动;了解社区,也不存在什么快速调查,而必须深入当地……
姓名:李波
出生年代:1960
职位:前自然之友总干事
教育背景:自然资源管理硕士
访稿字数:6,513
谈及国际机构选择到云南开展工作的原因,他归结为以下几点:“1.远离权力中心,国际机构的被接纳的空间更大一些;2.云南是少数民族地区,西南地区是文化人类学探究得比较多的地方,且文化多样性对国外更有吸引力;3.国际扶贫机构更希望关注比较偏远边缘的地方。”
姓名:龙思海
出生年代:1960
职位:西双版纳州妇女儿童心理法律咨询服务中心主任,曾在西双版纳州司法局工作
教育背景:法学专业
访稿字数:11,850
龙老师是一个讲故事能讲出画面感的高手,她二十多年扎根于西双版纳多样化的少数民族村寨,作为一个实干家,她妥善扮演着政法系统工作人员、基层NGO工作者、国际发展机构长期合作伙伴等多重角色,通过有效转化不同的话语体系来达成既定目标。她懂得何谓妥协,何谓在静默中等待机会,这不禁会让人联想起非洲大草原上,能够数小时纹丝不动守候猎物的花豹……
姓名:Maggie (邓贵婵)
出生年代:1960
职位:社区伙伴云南项目统筹
教育背景:心理学专业,曾赴美留学
访稿字数:6,834
来到云南,她便爱上了这里并深扎其中,体悟农村里的熟人法则。“云南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这么多年努力保持很重的社区氛围。它不是个人主义的,是将村子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大城市不是这样的。村民把自己的荣誉,物质的改善、发展跟社区的联系看得很重。社区包括家庭、家族以及村庄的山水、土地,还有共享关系的其它村庄。整个村对他(她)来说是很重要的。”
姓名:王愉
出生年代:1970
职位:云南在地自然教育中心负责人
教育背景:环境教育硕士
访稿字数:5,392
云南大学1997成立的环保社团“唤青社”的主要发起人,大学期间受自然之友发起人梁从诫先生的一场讲座启发,人生发生转折。从那天起,大学里做的事情、工作后的经历,都跟环保、自然与社区联系到了一起。
“在地”是一家小小的社会企业,致力于在云南本地的自然教育实践,通过丰富的教育活动来启发青少年和成人对自然的情感与尊重,同时培养对周围环境的责任心和爱心。
姓名:许建初
出生年代:1960
职位: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世界农用林业中心高级科学家
教育背景:民族植物学硕士,环境资源管理博士
访稿字数:7,790
“现在人的生存环境和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已经不一样了。以前我到云南的时候,只知道云南有很多少数民族,这里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汉族不知道少数民族,内陆人不知道边疆情况,我们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那个时候的参与式更多是自我学习的过程,是外来者和当地人交流的工具,有图就有交流,是自我生存、发展的需要,是一种交流的语言、想法的碰撞,否则人家不会理你。一个好的NGO不能做一个机会主义者,得学习、学习、再学习……”
姓名:郑宝华
出生年代:1960
职位: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教育背景:经济学学士,社会与发展研究硕士,科学社会主义博士
访稿字数:4,554
“我进入这个领域,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所谓偶然性,一方面是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社科院的农村经济研究所,需要经常与广大农民打交道;第二个方面是被派到基层当讲师团,1988年刚好有个很好的机会,参加了云南首个国际资助项目……”
姓名:赵捷
出生年代:1950
职位:云南省社科院社会性别与参与式工作室主任、研究员
教育背景:法国文学学士,曾在孟加拉研习“NGO的领导能力及项目管理”、在美国华盛顿研习“妇女领导能力与管理”、在荷兰研习“社会性别、共民权利与治理”等。
访稿字数:6,602
“刚接触社会性别是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当时我的个人角色身份发生了变化,结婚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不能一下就适应妻子和母亲的身份,被困扰着;在工作上,虽然做了很多民族研究,但不懂民族语言又难以深入进去,也若即若离。刚好妇女研究开始进入我国,我突然感觉那就是自己的研究兴趣。最初是一个日本人类学的老太太到我们所来……”
姓名:赵鸭桥
出生年代:1960
职位: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教育背景:经济学学士,社会林业、发展管理硕士,农村可持续发展博士
访稿字数:10,101
“NGO对弱势群体的敏感性更强,它做分析的时候会更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企业进入社区后最关心的是:怎么最大限度扩大自己的利益,最小限度减少自己的损失。下一步,我们想看看怎么推动NGO与企业合作……”
姓名:张开宁
出生年代:1940
职位:云南省健康与发展研究会秘书长,联合国系统多个国际组织顾问
教育背景:数学学士,医学硕士
访稿字数:16,987
湖南人,成长在云南,老知青。在傣族村寨做过农民,耕过田种过地,当过工人,后来又做过干部,恢复高考后有机会读大学,英国访问学者。昆明医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授、博导,中山大学人类健康与发展中心副主任,国内外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及研究生导师。国际健康社会科学网络(IFSSH)顾问组成员,联合国人口基金/世界卫生等多个国际组织的顾问。
姓名:张兰英
出生年代:1960
职位:梁漱溟乡建中心主任,西南大学乡村建设学院执行副院长
教育背景:语言学学士,菲律宾语、发展管理硕士,社会学博士
访稿字数:9,029
自90年代在菲律宾接触到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张老师便从高校转行,一头栽进社会发展领域。近30年的经历,她扮演了太多角色,用几个词、几句话来归纳她都太显单薄,我们尝试探知那个一直在乡村建设事业上孜孜耕耘,有期盼、疲惫、激情、苦恼的她和她的思考。
我们为何赴云南进行访谈?以及回程后的分享活动,相关阅读请点击下列标题:
(支持知识生产,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