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晨 2018-05-27

前几天我到云南财经大学,与社工系的学生分享“公益组织的愿景与个人领导力”。虽然每个公益组织基于自身所处的领域、服务对象的差异等而持有不同的组织愿景,但究其底线,其共同持有的愿景,应是致力于从细微处入手,推动主导型的社会权力结构向伙伴型转变(点击阅读权力结构类型:公益从业者如何避免成为“公害”)。


我与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时间轴,在每一个选择的当下,如何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滋养内生的力量。2006年中断学业,来到阿拉善生态移民社区从事农村工作的实习生,与2004年对机器编程和算法怀有浓厚兴趣的研一新生,都是在时间长河中曾经存在过的真实的“我”。在追寻人生终极意义和参与社会改变的过程中,我们曾经做过什么,拥有过什么都无足轻重。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是否一直在顺应自己的内心,而非外在的评价而生活。这是滋养自身的不二法门,也是所谓个人领导力的真正来源。



一个农村工作者,在很大的可能性上是在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非主流方式下生活。我们身处的社会自有一套完善的评价系统,致力于用一套普遍的指标来规范个人的人生选择。所以,与读文科相比,理科往往预示着更为丰厚的收入前景和社会地位;与不婚不生育孩子相比,儿女双全意味着人生赢家和更负责任的社会成员;与在家务农相比,出外打工意味着更有能力和资源。凡此种种,每一个细节都在“诱惑”人们向主流生活方式靠拢,努力成为“与别人一样的人”。


在由“七大姑(叔)八大姨(舅)”构成的主流评价体系里,2006年即是我开始阶层“下流”的起点。收入和社会认可度是主要的评价指标,并没有人会去关注少年时的理想是否在进击之中,内心的力量是否正在逐渐生发。


因此,每一个农村工作者,必然是顺应了自己内心的呐喊,才会逆潮流而动,成为他人眼中的“怪人”。而社会自有一套不动声色的惩罚体系,在各类资源上孤立与众不同的人。在少数人的选择还未能成为社会普遍的共识之前,当我们的社会对人的多样性还持有恐惧和忽视之时,我们所能做的事情,就是自行建造一套支持体系。



“一个农村工作者的养成”是具有陪伴性质的音频节目。之所以有这样的起意,是因为在过往的工作中,我和同事都曾接触到不同状态中的农村工作者。他们需要的并不是一个说教灌输性质的课程,而是通过其他农村工作者的故事,为自己的成长汲取可以持续生发的力量。


因此,我以自己的农村工作经历作为主线,从2006年第一次进入内蒙古阿拉善生态移民社区担任实习干事开始,将我曾经遭遇,至今仍在思考和探索中的节点一一讲述出来,并邀请其他仍在社区开展工作的伙伴与我对谈。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们期望能继续更新这套具有陪伴意味的节目,协助更多的农村工作者看到同伴,看到自己,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内在动力、知识去支撑自己的行动。

 

整套节目预计有36期,付费100元即可永久回听。目前已完成7期,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直播间查看目录并获取免费试听章节:农村工作者的个人成长之路。


祝收听愉快:)




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农村工作学习平台”网站,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处。


关注

回应一线农村工作者的学习和职业发展诉求,获取本土实践资料及能力建设课程信息

学习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