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7岁男孩跳桥身亡炸出全中国的戏精

吴主任 吴主任 2019-10-09

图:Jo Grundy 


4月17日晚上10点左右,上海卢浦大桥发生了一起跳桥事故。据调查,跳桥者为一名17岁在校高二男生,经120确认当场死亡。据男孩的母亲反映,儿子因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到了她的批评。当她开车行驶至卢浦大桥时,儿子突然跑出车门纵身跳桥。


这是一则令人心痛的新闻,视频里他从下车到跳桥,如此决绝。但这一悲剧背后的原因至今都没有任何有效的信息,仅有一句新闻里的母亲的话,儿子因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到了她的批评。


是什么程度的批评?过去17年这位母亲与孩子的相处方式是什么?孩子的家庭是什么样的?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分别都经历过什么极其痛苦的时刻?等等等等,没有人知道。但很奇怪,全中国的网友都在一夜之间变成了教育专家、育儿达人、伤痛文学家、回忆散文家。多数人连孩子都没有,就很着急地抒情,表达了自己的育儿观,言之凿凿,千万不要“批评”孩子。


我知道,这些人可以说,虽然自己未曾养育过一个17岁大的孩子,但是自己17岁过,此时必然还得奉上“原生家庭”四个字,这是标配了。能一样吗?任何的经历是否能套到这位少年的身上?或者这么说吧,有多少人从小到大没有挨过父母的批评?别说批评了,多数人都挨揍过吧,程度和频率的差异。随意批评孩子,家庭环境压抑都不好,但这个少年跳桥就是一个极端事件,非常令人遗憾,只是没有答案。


批评孩子是不是重点?一个全程都充满爱和信任的家庭,孩子犯错了批评一两句甚至动手揍一顿就出事了?一个冷漠无爱的家庭,批评都懒得批评的家庭,孩子的心灵就健康了?


还可以有数不清的疑问,我想说的是,正确的答案是不知道。而且这个事件完全无法得出“不应该批评孩子,只能做一些“正面”的教育引导”诸如此类的。完全得不出来这样的结论。


这下倒是好了,还有人依然在念念叨叨豆瓣曾经红极一时的小组“父母皆祸害”。这么说吧,在这个事件上任何引用“父母皆祸害”“原生家庭”之类的陈词滥调来为自己煽情服务的人不是智力不够就是别有用心。


表演的方式多种多样,我看到的最邪恶的表演是某领域大v,名字我就不说了,她自己跟女儿美美的对话,截图分享给你们看看:



啧啧啧,不知道你们从这病态的文字里读到了什么,我读到的是一个变态的母亲正在竭尽全力地表演她那正确的育儿方式,完美的母亲形象初见雏形,恐怕也是日常形象塑造工程。她女儿也就几岁的小朋友。多么令人作呕的演技。


说句公道话,这位作者要庆幸女儿还太小完全听不懂这个新闻是什么意思,正常的家长就不应该让孩子知道这个新闻,也不应该让孩子看这个视频,因为孩子未来是有可能以此来要挟。或者这么想吧,你能想象任何一个正常的父母会对孩子说,孩子啊,以后我们要是有矛盾了你可千万别想不开跳楼自杀什么的哦,千万不要哦。见过这么神经病的父母吗?今天见识了。互联网让人大开眼界。


很多人都有不幸的童年,当然准确地说还得取决于我们对“不幸”的定义,留守儿童和遭遇家暴的孩子必然是不幸行列的,但是我们也知道,很多人也都挺过来了,开始了自己的新人生,一点一滴地进步成长。


我们当然都希望人人都有个幸福的童年,但请不要因为一个极端事件开始各种解读和抒情。孩子能不能批评?不仅能,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也应该批评教育。考虑到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因为懵懂无知小错不断,不批评才是对孩子真正的不负责任。


上篇:眼里全是剥削,每天也只剩煎熬




近期更新


难免有人说你low,但这不是重点

一些信号你一定要知道

新闻说2035年养老金结余将耗尽,怎么办?

996不是谁规定的,是大家抢破头竞争出来的

我只是个努力的普通人

好观念带来好运气

语文教什么好

考个大学找份工作都不难,问题全在后面

不要有幻觉,好教育就是奢侈品

持续八年的群体精神暴力背后


长按二维码关注,好观念带来好运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