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语言到思维的腐烂

吴主任 吴主任 2020-08-23

图:George Bellows


因为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方式,产品和内容的设计都是有针对性的,就是吸引眼球,易于理解,结论直(也就是贴标签)仿佛自己得到了。


产品的设计可以参考短视频app,就是沉浸式的,一进去就不出来。内容则是标题党,无论内容是什么,标题暴力、色情擦边总没错。


语言腐败绕不过去的是罗振宇,语言的腐败是振宇的核心卖点,俗话说得好啊,不搞名词发明,振宇寸步难行。但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一现象早已十分普遍了。


就说近期的一个新闻,有个来自深圳的网民叫张娇娇去西贝吃饭之后投诉,说被收了每人五块钱的茶水费,上网维权,控诉西贝强制收取茶水费。不可思议的是深圳有关部门居然还真介入了。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通报称,执法人员发现,该公司菜单酒水栏中有明码标价为“茶位5元/位”的项目,该公司对网友在微博发布的收取茶水(位)费的投诉已在退款处理中。同时,执法人员要求该公司全面自查整改。


更不可思议的地方是这个通报里也说了,人家是“明码标价”,但却被说成是“强制”,最终被要求整改了。这就意味着,以后在自愿交易里,一切不高兴不满意不乐意的地方都可以说“被强制”了。这就非常荒唐了。我们正常人看到这种新闻会怎么说?大姐,觉得收取茶水费不值当,别吃啊。逼你消费了吗!


这就是一种从语言到思想观念的腐败。因为大姐觉得自己被强制收取了,所以肯定是觉得自己被坑了嘛。娇娇一定也是发自内心的委屈,并不是无理取闹。所以认知对人的行为影响巨大,以至于连本人也不知道。


再说个前几天的也是非常莫名其妙的事件。舞蹈家杨丽萍老师选择不生孩子被网友怒斥,不生孩子的女人不完整。然后炸锅了。“女人要不要生孩子”这种话题自带炸锅属性。这事其实很无聊,承认生育权利就等于生不生自己说了算。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但因为“完整”这个词,却把整个思考的方向转移了。人们的思路被牵着走了,我看到很多愤愤不平的女人会说,我靠,老娘为啥要完整?这么说没错吧。但这不就承认了“不生孩子的女人不完整”这句话了嘛。一个思路清晰的人应该这么想:人生是否完整有标准答案吗?恐怕没有。


女人到底是否应该生孩子。回答这个问题很危险。回答“应该”和“不应该”都会被某个群体围殴。甚至我认为这个问题属于自问自答的范畴,别人的说法都没有意义。保守的价值观肯定是认为人要有家庭要生儿育女。我的答案是,每个人都问一下自己是不是普通人吧。杨丽萍和俞飞鸿这些人毫无疑问不是普通人,你是不是呢?


关于生育,语言上的腐败腐烂就更可怕了。比如“女人不是生育工具”这句话看似为女性发声,但其实是把全体女人变成牲畜了。你觉得隔壁老王听到别人说“我宣布,隔壁老王不是强奸犯!”这句话会开心吗?生育这件事从来都是两个人的事,商量着来。有些人会说,女人在家庭里身不由己啊,由不得她不生,是被迫的。这个理由过去经常用来赞同计划生育。这就十分滑稽了,今天离婚率稳步上升,即便加入了荒谬的冷静期要求,离婚这件事并不难。最简单的办法,问问今天所有妈妈,有没有觉得自己是生育工具。这从头到尾都是所谓为女性发声的女权里的一些笨蛋们(严谨吧)生造出的靶子,自己扫射得欢快。


有了孩子之后,孩子的上学是个问题。妈妈们应该清楚,有个词叫“普惠园”,应该是近年来关爱下一代的政策产物,就是普惠性幼儿园的意思。就是把很多以前比如说一个月5000学费的民办幼儿园给搞到每个月1000块钱。普惠了,很多家长都美滋滋。但是另一拨妈妈们,也就是在变成普惠园之前孩子就在读的那些妈妈恐怕心情不太一样。这个非常好理解,你常去的一家餐厅,现在包间拆了,饭菜价格被人为大幅度调低,这个餐厅会变成啥样不需要什么想象力也能猜到。


开放门槛增加供给怎么也比在现有的资源下折腾好吧,而且这本质上是就是一次“惠”的转移,谈不上“普”,并且,一个幼儿园被强制成“普惠园”之后其实也就不是原来的幼儿园了嘛。但不要紧,“普惠”两个字很美。


上篇:自由与自由的诸多含义

推荐:生孩子这件事不要听娱乐明星胡扯




关注我,在后台回复【自由】
给你一份没什么人看的书单

长按二维码关注吴主任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