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其骂这个上海男人,不如关心更重要的

吴主任 吴主任 2021-07-07


前两天有个失业的中年人给上海市长写信。


如果就是这么个事不会刷屏引发讨论,毕竟市政府信箱里的求助信里失业算什么呢。


不过看了求助信的内容,了解大致内容之后,或许你也会想讨论和分享。



精简下,重点大学研究生学历,知名外企近20年的工作经验,流利的英文和过硬的管理能力,2018年离职至今待业,目前48岁,第二个孩子刚上幼儿园,自我定位大龄高学历资深职场人,包括太太在内的不少同龄人都遭遇类似就业困难,空有一身本领但报国无门,一直在申请失业金。


诉求:能否帮助“我们这种高学历资深职场人”搭建一些没有年龄歧视的职业平台。


除了一些同时中年人的哀叹,剩下的就如同一切热点,即便可能并无观点交锋也能吵成一团。有冷嘲热讽的,有痛斥网友没有同理心的,有的感慨还是体制内吃香啊,有的说真搞不懂为啥要二胎,还有质问为什么不卖掉一套上海的房子……


反正五花八门的。可以想象这些嗑瓜子的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很正常,在“吃瓜文化”盛行的当下,一切都是娱乐八卦,哪怕是别人的失业。当然,我不觉得谁更高尚又或者谁更具备共情能力,人跟人都差不多,只是见怪不怪。


先评价这份求助信本身。开门见山地说,这何止是矫情,活到48岁了还这幅思想嘴脸,怕也是因为匿名才敢如此不要脸。


我就不说和同龄的现年48岁的绝大多数中国人这大半生过得是一种怎样辛苦的日子。多数人能有机会去工厂就谢天谢地了。这位龚先生呢,知名大学研究生,知名外企工作近20年。怎么,现在感觉落差大,吃着低保求政府管一管了?注意,还能领失业金已经是占了大便宜。不信去问问48岁的农民工朋友不干活了有没有失业金可以领。


流利的英语,可以做很多事。就算没上过大学,网约车、快递、外卖等行业的大门是永远敞开的。就算是个文盲,当个环卫工人或者保安48岁也可以。


这封信引起的关注,人们的评价,无论同情还是幸灾乐祸都不重要。而且那些在网上跟着伤感的人估计没等两分钟就被某个段子逗笑了。也就是说,没有人真正关心,都是看戏模式。


重要的,值得关心的,是失业这件事迟早都可能出现在自己身上。这件事起到的警示作用比去评价事情本身有意义多了,只是未必人人都能感知到。初出社会的年轻人暂且不必考虑,要价低干劲足,有竞争力。然而职场上混了十几年的,35岁以上的人想想十年二十年后的自己,会慌是正常的。


地球不是围着你转,能怎么办,心理建设要提前做好,要深刻意识到“失业从来都是自愿的”。


记得第一次知道“失业从来都是自愿”这个观点时是很不情愿接受的。彼时我正是个刚毕业就失业的年轻人,这句话让人难受就在于它无情却也无可反驳地让人无地自容。


“失业从来都是自愿的”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劳动力永远是稀缺的”。问题只不过愿意不愿意接受报价。简单说,生活还没把人逼到绝路,人还可以将就,有的是真的在挑,有的是逃避。但具体什么原因,这些都不重要。事实就是在一个和平年代,人的失业都是主动的。


要真实且心平气和地接受“失业从来都是自愿的”非常重要,因为这关乎人的整个心态。


总认为是命运不公让自己找不到工作的人会有怨气,虽然不知道具体是谁在“谋害”自己,但总之就是有一股力量使得自己陷入绝境。这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心理,这种不健康出去报复社会是少数,更加值得重视的是这种有“罪魁祸首”的观念就会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净。都是社会的错。如此,只会越陷越深。


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现在的人均寿命77岁左右,在很多人眼里只不过是很平常的数据,但是想想看,如今光鲜亮丽的职场人,有几个有把握45岁之后还能谋个理想职位,如何跟更加稀缺的年轻人竞争?如果一个人50岁失业,好比新闻里的这位龚先生,后续的27年靠什么赚钱?


越早意识到单一收入结构(上班)的脆弱性,就有越充分的时间搭建更加多元的收入渠道和资产配置。这件事,在《学什么能年入30万?》已经说过了。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感觉到必定有些读者也想知道,吴主任你担心失业吗?若干年失业之后你会怎么办?


如果我竟然也担心失业,也就没脸写了这么多心灵按摩正能量文字。我何止是担心,这些年反反复复地在内心里做好失业的准备,或者说,我明天没工作了也不会慌乱。因为长期以来的心理建设和调节,我已经可以接受工作上的任何变故。实际上属于我职场的高光时刻早就过去了,现在都是在走下坡路。但这有什么呢,时移世易,新陈代谢,多数行业固有的游戏规则,职级和头衔是游戏规则的一部分。要过瘾,自己搞个小公司,就是CEO。问题是有必要吗?


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自由,也就是“越狱”,彻底摆脱不得不做什么的状态。一件事情十年后回头看不重要,那么现在也就不重要。打工,给钱就行,其他的都是虚的,都是幻觉。只有自身的能力,包括人脉、资源、技能等等广泛意义上的扎实能力才能提供最踏实的安全感。顺便说下,那种牢牢抓住职场上的那点虚名和权力反复确认自己社会地位和身份的做法,相当可笑。这种人实在太多了,我随喜赞叹,感谢他们让生活变得有些别样的精彩。总之,既然明知未来的某天某件事必然发生,与其被动焦虑,不如主动出击。


以我有限的观察,有些人可能都隐约感觉到中年可能面临的失业问题,但就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逃避,不敢面对。等到问题出现了再说。比如这位高学历资深职场人龚先生恐怕在知名外企打工的末期,估计多少能感觉到一些不可逆的变化,但他似乎并未提前应对,否则不至于这么狼狈。优越的过去给了他日子永远美好下去的幻觉,养成了这种不堪一击的娇弱。


诸事无常,一切都在变化。要反复接受这件事,也就没有什么可委屈的。那种认为“我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我理应做什么工作”都是想当然的任性。合法赚钱做什么都不丢人,所谓心理上的落差都是人给自己设置的太多虚幻的人设,是不尊重变化的自以为是,是一种畸形的自恋。


中年人有家庭有孩子,相比责任,面子就是个屁。除了一些亲朋好友,没有人真的关心你是谁。今天聚光灯下的一切风云人物百年后也都一样化成灰烬。努力赚钱担起养家的责任却是实实在在的幸福。这才是每个人在每个当下的真实生活。


上篇:乌托邦私塾的失败
推荐:学什么能年入30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