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韩寒、林达、王小波……那些曾经影响过我的作者和他们的作品

吴主任 吴主任 2021-07-06


前几天叶三约了个话题,聊读书,讲影响过我的书。


我小说看得不多,虽然我的好朋友里有很多优秀的小说家,特别是阿乙这种罕见的优秀的纯文学作家。


之前在叶三的会员直播间里聊文学性,商业的,通俗的,文学的,怎么区分呢?首先我不认为区分的意义何在,都是面向一样的空开市场,我们不能从结果上说,诶,你看这本书似乎很晦涩难懂,高深莫测,卖得也很差,纯文学无疑了。特别荒谬。但这种浑水摸鱼的现象在包括文学和电影在内的整个文艺界长期如此。毕竟人很怕自己肤浅不够深刻不够有文化。那些你完全搞不懂的什么现代后现代艺术作品都能卖出天价。因为价格和权威评论就是巨大的挡箭牌,谁敢批评呢?社会越浮躁,这种现象越严重。


但如果纯按市场指标,也就是销量看,似乎很不甘心,感觉哪里不对。并且文艺作品之间确实存在某种能明显感知到的差异,就是气味不是一类的。也有说这叫“文学性”或者“诗意”,这其实依然没解答如何分辨的问题,有任何一二三的明显特征吗?光“诗意”两个字都能没完没了。


另一方面,文艺作品带来的感受实际上是很直接的冲击力,是纯个人的一种感受。于是就必然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否则阿乙就得改名阿甲了。曾经有个人已经用最简单的两个字说出好作品的标准,这两个字就是“余味”。这是我多年前看小津安二郎的书看到的。当然不可能是他第一个提出的,只不过这是我目之所及最言简意赅的衡量标准,而且特别好懂。当然了,同一个作品,有人感受到了余味,回味无穷,有人毫无感觉。这又涉及太多因素,先天的性格,后天的阅历,知识结构差异等等。有很多作品没有一定的知识背景确实很难体会。


我认为任何时候尊重自己内心真实感受就行了。个人感受最重要。如果别人说好,但你看不出好来,在那一刻就是不好,或许过些年重看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不用自我怀疑,也不必纠结。看书这件事要放轻松,一定有适合你看的。没有一定的阅读量,说自己能分辨好书,是很可疑的。


用“余味”去衡量,很多文艺作品都太满了,以各种爽片最为典型,特别爽,一路嗨,全程无尿点,但是看完了以后无话可说,过两天就彻底忘干净了,好像放了一个特别舒服的屁。


说实在的,文艺作品我不爱也太敢评价,因为看得不多,其次是作品就是看或不看,喜欢不喜欢,没啥可评价的。如今有一个非常糟糕的趋势,就是用各种三观去评价文艺作品。言必称这部小说三观不正。过去一段时间有不少电视剧被扣上“丑化女性”而被群起攻之,愤怒的人们跑去豆瓣打低分。这太奇怪了,那以后人物要如何塑造?得有一套模板吧,主角必须伟大光荣正确,美丽善良大方。其实你认真观察会发现,跟群众脑子里的审查比,广电的“剪刀”不算什么。正可谓是求仁得仁。


回到主题,影响过我的书。这个要从头说起,像我这种农村出来的在上学的时候资讯闭塞,图书资源是很匮乏的,简单说没见过世面。高中时候新概念作文突然火了,韩寒对于教育和一些腐朽现象的批判对当时还在读高中的我是有巨大冲击的。倒不是获得了什么新知,只是觉得终于有人帮我们“出一口恶气”,原来还可以如此发泄不满。韩寒就是反抗的旗帜。韩寒之后被当年南方系的媒体人捧成宝贝也就不奇怪了。旗帜嘛。


再后来就是林达夫妇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我大概是07年看的。因为林达是以给友人书信的形式娓娓道来各种发生在美国的故事,对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简直是震撼,越细腻越震撼。如同楚门发现了世界的真相。


而值得一提的是王小波老师,在我还是个下岗待业青年时就掏出巨资购买了王小波老师的全集。那时似乎大半个中国的知识分子都会推荐王小波,更有“王小波门下走狗”这种瘆人的网络组织。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我反正是当黄书看的,文学性这那的根本不懂,其他的草草翻阅。唯有他的杂文给我极大的愉悦。王小波的名气至少有九成是因为杂文,虽然他本人更愿意被当做小说家看待。


王小波杂文在那个年代是有价值的,价值并非普及常识,而是恢复被丢弃的常识。如果把国家比喻成一个人,我们曾经因为遭遇强病毒生重病做了几次毁灭性的化疗,结果把身体搞得支离破碎。所谓常识,不新,是一种回归。王小波的杂文价值还在于,表达上的自由自在,这其实又是一种回归,文章要怎么写,观点要怎么表达,不应该陷入某几种套路,应该无拘无束。


那段时间又伴随牛博网大量阅读,真是越看越觉得自己无知。所以当年尽管在现实中我是个前途渺茫找不到出路的年轻人,但在精神世界无比充实,感觉每天都在恶补新知。


确实很无知。再一次重新认识世界是09年开始读保罗·海恩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老实说这本书有那么好吗?有,我认为值得推荐给所有的高中生或者大学生。一旦自己有了兴趣,会很自然地找到更多的好书。在今天这个时代,什么叫学习能力,我认为是搜索查找能力,找到人和找到想学的东西(不局限于书)是最根本的。说个题外话,比较巧的是09年也是我的本命年。有时候就会瞎琢磨这种玄学,似乎本命年是人生进阶的重要一年,感觉这本命年非常神秘。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这个定义的重要之处是,不会因为“经济学”三个字把普通人吓退,以为这必定是某一种门槛很高的学问,并且似乎与生活无关。实际上并非如此,一个人要过上好生活绝不能脱离理性,而正确的经济学就是赋予人理性,或者说会培养人的理性。缺乏经济学思维方式的任何社论杂文都不值得看,因此无论是陈丹青还是梁文道以及其他一些社会名流,这些知识分子搞搞综艺可以,然而一旦严肃起来,无论是其历史观还是社会洞察都浅薄得很,但看起来却颇有深度,很受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人喜爱。


以我今天的眼光看,林达夫妇是有明显的左派倾向,想了解美国、美国式的民主、美国政治远不如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来得准确。韩寒则很早就转型了,在赛车世界取得不俗的成绩,如今当导演也有模有样,他的小说就没什么可聊的,他的杂文还不如高中时候的好。高中时候的韩寒是纯粹的反抗,性情表达,是鲜活生猛的。后来年纪渐长,按道理应该往理性上走,很可惜走向了悲悯和煽情的道路。有兴趣的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分析《善待外卖骑手你能做的不只是分享文章


至于牛博网,只剩回忆了。当年那些“非文青类”作者,就是有明确观点输出的那类作者,还能看的大概也就剩刘瑜和薛兆丰两位老师了。其他的不是变成妖怪,就是后来发现原本就是妖怪。“文青类”作者就很让人惊喜了,阿乙、叶三、饭饭(路上有惊慌)、陈晓卿等几位老师是越来越好。陈晓卿老师因为《舌尖上的中国》走红,实际上陈老师的散文也特别好。我的意思是,今天看依然好。我还会因为陈晓卿老师当嘉宾而去看一些根本不喜欢的谈话类节目。


我也已经不太喜欢王小波的杂文了。并不是观点问题,尽管观点也有一部分原因,但这个就说来话长了。我现在重看那些杂文,觉得“抖机灵”和“掉书袋”的痕迹太明显,依然摆脱不了典型的中国旧时文人那种迂腐的特质。比如他不会就一个观点和看法单刀直入逻辑分析,而是用各种瞎编的故事拐弯抹角,彰显一种显得特别老道的智慧,我看到的是油腻的沾沾自喜。什么只会缝扣子的傻妞,村里的某个傻子。


有时想,是不是北京人独有的生活背景和语言特点造成的。因为我认识一些北京人行文也有这种气味。可王朔就完全不一样。王朔的杂文才是真正的有趣,看起来骂骂咧咧,但都非常犀利全在点上,也不假装厚道,哪怕有些表达很明显不够优雅。但真实,真诚。前阵子有篇王朔骂白岩松的文章被翻出来了,各位有兴趣可以去找看看。


这个结论必然有争议,毕竟王小波看起来是那么充满智慧,而王朔就是一流氓。没错,正是这种看起来颇具智慧的风格,在我眼里是一种卖弄,而王朔反而真诚。当然了,这种感受很微妙,说到底也只是个人阅读上随着年龄变化的喜好。所以不争论,喜欢的可以继续喜欢。


再比如另一个北京作家,也是充满智慧但却显得无比真诚,就是史铁生老师。史铁生的反思和感悟是充满逻辑的,直接的,诚实的。你要我说具体的句子分析对比,虽然也可以做到,但没必要。总之,这不是辩论,也不是为了输赢,就是纯个人感受。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史铁生老师的《病隙碎笔》。


我的这些变化,大概是因为每天看书写字,可以说人生中大量的时间都沉浸在文字之中,我就算再没天分再迟钝也会比一般人对文字敏感,至少比过去的我要敏锐许多。尽管人在写字的时候可以反复修改,看似可以欺骗可以伪装,但除非彻底不表达,文字背后的人的动机是藏不住的。


有一门伪科学叫笔迹心理学(伪科学是我的判断),但我觉得一个人的文字包含的信息要比其笔迹丰富多了。文字背后有乾坤。以前朋友开玩笑说我是“傻逼雷达”,意思是我能很快分辨网上的诸多妖怪。其实就随便翻翻对方的社交媒体账号,字里行间,那些遣词造句都在暴露作者。这种技能非常实用,比如很多热点事件当事人的发言,有时撒谎或者夸张渲染的痕迹实在过于明显。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名人有了微博就露馅了。写得越多暴露得越多,对我来说也是如此。有时回顾自己写过的一些文章也会尴尬,观点没问题,是表达方式以及一种动机上的低幼跃然纸上。


有必要补充说明,如果我长到36岁只看过什么林达、韩寒、王小波,那也未免太粗浅了。只不过是他们曾是某个时期的标签式的热点人物,流行书籍很难避开,并且有他们成为现象的合理之处。影响主流观念的必定是主流读物。人阅读的整个过程纷繁复杂,知识点纵横交错,根本理不清。上大学时在图书馆看了不少心理学和哲学大部头,我觉得那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一知半解,所以很难清晰地拎出来讨论。所以人到底被哪本书影响了?必然是读过的每一本。


一切都在变化,我们在变,时代在变,曾经的作者也在变。意识到这些变化并不总是欣喜,有时是一种惆怅,一些过去曾经喜欢的作者完全变了一副嘴脸。当然也不好断定就是自己进步了,也未必就得用“进步”或“退步”来这么简单衡量,这种事永远争吵不休,也不重要。只能说,事情发生了变化。


今天看到崔庆龙老师的一段话:


功利主义时代,人们迫切而盲目的寻求那些异于往常的知识、经验、方法,寄求于通过这些异质资源,摆脱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平庸。人们很少思考的是,那些脱离平庸的人,恰恰是遵循一切朴素原则的人在我看来,越简单的事物,内涵越深刻,而时间是唯一可以体会这种深刻的依持。


我很喜欢,算是比较符合自己近两年的价值取向以及审美倾向,或至少是我努力在靠拢的方向,即简单、平常心。相信部分长期关注我的朋友多少有所察觉。


上篇:把钱烧了也不要给“高考志愿规划师”
推荐:推荐书,广告,以及其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