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此文廉价)
有时还会突然接到多年前旧文被删通知,感觉到系统运转的神奇。如果算上早期没有原创标识功能以及我自己动手删掉的,确切的数字我都不知道了。但也不差那么几十篇,反正是到了官方记录的可存活的第1000篇原创。
然后实在不能免俗,就有了标记一下的理由。
其实我知道更酷的做法是直接跳过去,假装不知道。事实上不就是日常的一篇吗?
说明我还是不够酷,把持不住,硬要停下来自我赏析一番。也许等到2000篇的时候(如果有的话)我就不提了。毕竟现在是从百到千,三位数到四位数。
听起来好像我在刻意刷数据。不过,要刷到1000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强烈推荐大家都去试试。
写一写就全明白了。
关于我是如何坚持的,我为什么能这么无聊长期坚持更新,越写阅读数越低的我怎么做到身残志坚,我的内心为何能如此强大……等等问题,我不想重复了。其实回答过很多次了,写就是。或者也可以看看《写在第800篇,耐心盘自己!》
我有时想,过去人们对文章的理解主要来自语文老师以及传统媒体上的专栏。事实上腐朽气息过重,从形式上我更喜欢没有规则的闲聊,杂文就是闲聊,传统媒体有版面限制和字数要求,绝大多数专栏文章也都是厕所读物,本质还是闲聊。
如果还是传统那种杂志,我这里有一半以上的文章是没法用的,一个是套路不对,过于随性,另一个当然是表达上的敏感。也许有人误以为我在怀念过去的报纸期刊上的那些文章。相反,我认为今天的好文章在绝对数量上要远胜于过去。但因为有巨量的产出做分母,所以相对数量,也就是占比小得可怜。
移动互联网的碎片化带来了文字阅读的式微,带来了无门槛的表达,泥沙俱下,但好处是,相对而言是一个公平战场。垃圾无数,但也让一些真正有才华的人无需依附于传统渠道,至少有饭吃。
激励机制明显变了。过去期刊本身可以坚守自己的态度和品位,这种品牌和渠道优势就可以让平台邀约的作者相对任性一些,能耗费数月打造一些真正的深度好文。现在是话题和标题为王。任何一篇长文如果没有话题点,选题冷门,那就太冒险了,作者的动机也不足。过去几年有不少传统媒体人在尝试把他们理解的好内容搬到公众号来,公司化运作,花钱跟作者约稿,最终都是两个结局,要么转型,要么宣布关闭。
这类“有追求有抱负”的号平日里就像小透明,默默耕耘,看着数据日日焦虑,最终撑不住了,就在挥泪宣布停更的那一篇奇迹出现,突然涌入大量读者,惋惜的,挽留的,表示难过的……也算人间有真情了。
假装惋惜之余(输了就输了,没什么可惋惜的),我还有个更过分的看法。无论文章、广告还是电影,创作者必须去适应传播的变化。哪怕是过去那些真正的大师,如果真心想要让自己的内容得到传播(自娱自乐除外),只能在不牺牲核心要点的情况下,在篇幅和表达上进行优化。
这当然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也不是说去迎合大多数人,而是接受环境变化的现实,根据现实调整一些表达技巧。重要的是要接受有些内容在当下必定小众的事实。因此最好不要有不切实际的野心,奢望最大的主流市场,真不是你想不想迎合的问题,而是就算想也根本学不会。完全是能力问题。
可以从一些数据上看整个微信公众号的生态。上个月(2021年7月份)整个微信平台在看数前20的文章。看标题就行了。
7月比较特殊,忽略掉“河南暴雨”和“鸿星尔克”的那几篇。剩下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呢?但嫉妒归嫉妒,但我经常暗中观察并反思,真心自愧不如。不过我观察目的不是学习,说了学不来,我就是特好奇,也想了解真实的世界。
与此同时,真感激自身能力上的不足,学不来“最顶级的修养”“深到骨子里的教养”“我顿悟”“那一刻我终于明白”“此文无价”……(你们朗诵一下那些标题)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妈的,笑出猪叫了……否则我每一天都要面临巨大的内心冲突,是要脸还是要钱!
所以,有时候能力不足是一种福报。
累了,不装了,我承认,并不是为了标记什么第1000篇,这根本不重要。这篇就是偷懒,就是凑数,就是假更新。此文廉价。
上篇:史上最公平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