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听张文宏医生的就行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疫情不会短期结束,可能长期也结束不了。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南京疫情让我们再次看到病毒的无时不在。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未来的风险一直会有。”
这是张文宏医生近期就疫情在国内重现后发言的一段话,也可以说是一个结论。张文宏以及地球上的其他专家都认为,人类大概会和新冠病毒长期共存,如同与流感病毒共存了几百年。
换句话说,追求彻底永久的清零恐怕做不到。虽然要是不在乎经济账和其他看不见的代价,全球人民愿意同时停止一切生产活动一个月,是可以做到阶段性的清零。但也只能是阶段性的,因为病毒还存在某个角落,随时再现。
当然,请忽略这种绝无可能的假设。
至今唯一被人类真正清零的只有一种病毒,就是天花病毒。天花疫苗一针即可实现永久保护,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生天花。而新冠疫苗存在有效期,就算得过新冠了还会再次被感染。
在2020年在2月19日晚播出的《新闻1+1》节目中,白岩松连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
白岩松:新冠病毒可能跟我们长期共存吗?
王辰:新冠肺炎与SARS不同,SARS传播性和致病性都很强,很快把宿主杀死然后病毒自身也不容易存活。而新冠肺炎有可能转成慢性疾病,像流感一样与人类共存。对此我们从临床诊治和生产生活防范方面都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注意时间,是2020年年初。我怀疑包括张文宏在内的部分医学专家在去年就大致预测到今天的局面了。至于他们在去年能说什么,应该说什么,以及怎么说合适,那就不完全是科学问题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
“令人诧异的是,我们的一些专家也大讲德尔塔毒株的惊人威力,建议国家考虑‘与病毒长期共存’的策略,‘学会与病毒共存’。专家们的观点,既宣扬德尔塔病毒的严重威胁,又主张‘与病毒长期共存’,岂不是矛盾吗?”
“人类与病毒是什么关系?笔者认为是‘有你无我、你死我活’的关系。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部与病毒拼死相争的历史,不是人类消灭病毒,就是人类被病毒吞噬,从来没有人类‘与病毒长期共存’。旧的病毒消灭了,新的病毒还可能出现,但人类的目标始终是消灭病毒,而不是‘与病毒共存’。卧榻之侧,岂容病魔鼾睡?”
以上这两段铿锵有力的豪言壮语节选自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发表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的一篇文章。意思也不难明白,我们必须清零。虽然言语风格强硬,但高强先生关爱人民健康的那种急切确实是蛮令人感动的。卧榻之侧,岂容病魔鼾睡?容不得!
按道理我们应该听专家的,尤其是医学这种事情,我们不得听医生的吗?但是抗击疫情这件事似乎由不得你或我想怎么做。如果政策目标如高强所言必须清零,那么就有清零的操作手法,也就是大家早已熟悉的那些操作。
科学只负责回答“会怎么样”,唯政策才有资格决定“要怎么搞”。
由于长期以来无数荒谬至极的言论诞生于各类专家之口,导致了“专家”这个词的形象并不那么正面,经常沦为人民眼里的笑柄。
不妨暗中听听部分人民的心声,毕竟民意是政策的重要参考。我随手就搜罗了一些批判张文宏的声音,原汁原味呈现。
篇幅有限,上面只是极小部分。当然也有很多支持张文宏老师的,比如我不懂医学但相信医学,无条件盲目认可张文宏一直以来的判断。但我想,假设有一个全国公开PK平台,让张文宏和高强两位自由辩论,全国人民投票支持,我猜高强的“坚决清零主张”应该会大比分胜出。
原因也特别简单。万能句式再次降临:“时代变了,不再是别人做不成的,中国肯定做不成,而是别人做不成的,只能让中国来做。”科学规律是科学家的事,怎么做是另一码事,别人做不成不代表中国做不成。别人无法战胜科学规律,那是他们能力不足,我们可以。
有些读者可能又要说我有怨念。实则天大的误会。这句话如此简朴直白,令人过目难忘,谁能忍住不反复引用?一句话点醒装睡的中国人,而且用三岁小孩都能听懂的朴实语言,无论过去或未来,一切现实的困难和困惑,只要祭出这句话,完美解答。这绝对歌颂史的巅峰之作。放哪儿都能合理化问题,都能让人看清中国前方的路,带来乐观和自信。
另外,不由得感慨,移动互联网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仁慈的扶贫技术了。什么意思呢,张文宏是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要不是因为新冠疫情而意外地走进大众视野,要跟着张文宏老师这样的专家说两句,得花钱挂专家号排队,还未必排得上。现在一帮汉字阅读能力都有障碍的人也能跑去人家微博底下胡逼喷,甚至毫不客气给扣上什么“西医买办”这样的帽子。
只能说,虽然天地不仁,奈何互联网技术是真特么仁。
上篇:1000(此文廉价)
推荐:基本款内心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