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近零碳排放区(ZEZ)系列故事——米兰案例

ITDP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 2024-02-08

引言

2020年7月24日,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方案》(简称《方案》)的通知,明确通过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降低小汽车通行量,整体提升我国绿色出行水平。工信部在对《关于研究制定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加快建设汽车强国的建议》的答复中明确指出,我国将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燃油汽车禁行区试点,在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统筹研究制定燃油汽车退出时间表。


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建设近零碳排放区(ZEZ)示范工程。广东、北京、山西、云南、上海、浙江等省市提出了建设“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的工作安排。通过建设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支撑城市达峰行动方案及国家达峰战略。


由于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包含的工业、建筑、交通、电力等多方面的内容,ITDP选择交通领域率先进行探索,开展近零碳排放区EZE研究,近期ITDP将分享国内外ZEZ的优秀案例。

图片来源:C40

近零排放区

近零排放区(Zero emission zone, ZEZ)作为多种措施组合的一揽子工作,是实现交通领域双碳目标的现成战略。虽然ZEZ应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调整,并灵活设计以实现具体目标,但ZEZ有两个基本目标:

1)减少总的车辆出行;

2)所有出行都是低排放到零排放。

此外,通过ZEZ城市还可以实现如下协同目标:

○ 大幅增加步行和骑行的出行分担率

○ 实现公共交通优先,包括公交电气化,以及多模式整合等

○ 缓解交通拥堵

○ 增加清洁车辆的使用,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车辆


米兰案例

1. 米兰概况

米兰是意大利第二大城市,世界八大都市圈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2008年,一个名为 "生态通行证(Ecopass)"的低排放区首次在米兰实施,2012年米兰市政府决定用 "拥堵费-C区项目 "取代2008年征收的 "生态通行证"。此后,市政当局决定扩大该区的范围,以覆盖城市大部分地面区域,也即B区,并实施更严格的控制措施。米兰还公布了一个时间表,对照这个时间表B区的和C区的车辆排放标准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严格。到2030年,B区将全面禁止柴油车。电动汽车则可以进入C区和B区,并免收任何拥堵费。


米兰目前有两条边界线监管车辆进入区域:

(1)内部警戒线包围的区域——C区,占地8.2平方公里,位于米兰市中心,覆盖了全市4.5%的面积和5%的人口,设有43个电子检查站。C区是低排放区政策和拥堵收费政策的结合。

(2)外围警戒线包围的区域——B区,是更大范围的低排放区,覆盖全市72%(128.29平方公里)的用地面积和97.6%(近1,400,000名)的常住人口,设有187个入口电子检查站。B区是对C区的补充。

图1 B区和C区的范围,

其中红色边界为B区,绿色边界为C区。

图片来源:https://urbanaccessregulations.eu


图2  C区和B区的基础设施

图片来源https://www.comune.milano.it/

图3 米兰模式

图片来源:https://www.comune.milano.it/

2. C区

2008年,一个名为 "生态通行证(Ecopass)"的低排放区首次在米兰实施。该区域位于米兰市中心的Cerchia dei Bastioni地区,占地8.2平方公里。根据车辆排放情况实行分级付费制度,欧0柴油车收费10欧元;欧0汽油车和欧1-4柴油车收费5欧元;欧1和欧2汽油车收费2欧元,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轻型车不收费。居民可享受半价优惠,多次进场门票可享受40%的优惠。“生态通行证”在第一年帮助减少了21%的交通量,因为许多人为了避免支付费用而改用公交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为了避免“生态通行证”的费用,将他们的车辆换成了更清洁的车辆,进入该地区的车辆数量最终增加。


到2012年,拥堵情况又回到了实施“生态通行证”之前的水平。市政府最终将“生态通行证”计划转变为拥堵收费区,利用越来越严格的标准,逐年禁止高排放车辆进入。这一转变得到了公众的高度支持。该法规要求所有车辆必须付费才能进入该区域,完全禁止污染最严重的车辆(如使用柴油发动机的车辆)进入;电动车、摩托车、出租车和公交车则免费。此外,该地区车辆数量减少使得斯福尔泽斯科城堡沿线的15,000平方米的土地进行再利用,改造成行人空间,并将路边的停车位空间改成自行车停车位和共享汽车的车位。

图4 C区道路图

实现了如下目标:

○ 减少 "Cerchia dei Bastioni"(市中心)的道路交通量;

○ 改善公共交通网络;

○ 为慢行交通基础设施筹集资金:包括自行车道、行人区、时速30公里的低速区;

○ 通过减少事故、乱停车、噪音和空气污染来提高生活质量。

图5 C区的基础设施分布图

图片来源https://www.comune.milano.it/

3. B区

2019年2月,米兰推出 "B区"限行区,是欧洲最大的低排放区之一。为了治理污染,保护街区不受交通繁忙的影响,界定B区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包容该区域及其常住人口,以使该措施更加有效和高效。它将采用渐进式方式禁止使用污染最严重的汽油和柴油,减少颗粒物,提高城市生活质量。B区的限制措施是对现有C区的限制的一种补充。


(1)管控措施

自2019年2月25日起,周一至周五7:30至19:30(节假日除外),禁止欧0汽油动力车和欧0、1、2、3柴油动力车进入B区。自2019年10月1日起,当局决定也禁止欧4柴油车进入B区。随后将逐步禁止其他级别的客运和货运车辆进入,直到2030年,届时米兰将有望禁止所有柴油车进入。

图6 针对不同道路禁行管控的标识

图片来源https://www.comune.milano.it/

图7 交汇处的停车场分布

图片来源https://www.comune.milano.it/


(2)特殊车辆的豁免权

① 一年365天都可以豁免的车辆。

○ 车辆显示的标志无效;

○ 1992年11月16日第495号总统令第203条H款第1项所规定的、永久配备残疾机动车驾驶员特殊设备的专用运输车辆;

○ 救护车;

○ 属于或专门用于武装部队、警察部队、地方警察、从事公认的急救或运输社会卫生方案或紧急情况的协会、医院、ASL、消防队、公认的平民保护组织的车辆;

○ 属于米兰市政府或其他有关机构认可的组织或专门使用的车辆,这些组织在动物福利领域以及社会和保健援助领域开展免费服务,如急救和公共援助,而服务是在米兰市政府范围内提供的;

○ 与米兰的医院和地方卫生当局签订合同的社会经营者拥有或专门使用的车辆。


② 为特殊情况分配的车辆,必须在第二天24小时内收到登记和申请——用于运送前往米兰急救设施并证明所提供的服务的人,用于运送患有严重疾病和需要救命治疗的人,并由米兰提供服务的卫生机构证明。


③ 具有历史意义的车辆(仅指在CRS注册30年以上的车辆),车辆注册天数最多为25天/年,需事先登记并提出申请。


④ 流动贸易经营者;赞成以欧3/欧III和欧4/欧IV油为燃料的货物运输车辆,对参加实验的公共停车场的特许经营对象不安装微粒装置;计量实际里程的系统(通过OBOARDUNIT-OBU)-500公里/年,在经营者是单一特许权点的唯一持有人的情况下,承认每个特许权。


⑤ 将以欧三柴油为燃料的车辆禁止进入的时间推迟至2019年9月30日,4年和5年的则推迟一年。仅针对在贫困地区工作的工人:车改工(他们在白天或衔接时间内工作,在早上7点之前和晚上或晚上9点之后进入工作场所)、驾校、贸易和手工艺人员以及在社会和保健领域工作的志愿者,他们在中午23点和下午6点下班。


(3)激励政策

米兰还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帮助大家减少污染车辆的使用,包括:

○ 修建更多的公共交通,提高更好的公交服务,整合新的价格体系,修建更多自行车设施和汽车共享计划;

○ 呼吁报废旧的柴油注册的人,重新购买更加清洁能源车辆的家庭补贴高达2万欧元。

图8 STIBM--米兰和蒙扎的公共交通新的综合票价系统

图片来源:https://www.comune.milano.it/

4.实施效果

米兰对低排放区政策的目标都十分明确,即促进高污染车辆的淘汰更新,鼓励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通过C区和B区的低排放区的实施,米兰的整体空气质量确实有显著的改善。


整体空气质量改善

图9 2002-2018年米兰PM10年平均浓度

图片来源:https://www.comune.milano.it/


C区实施效果

总体而言,这两项政策都对环境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减少了交通量,并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据估计,"生态通行证 "政策实施后,2012年PM10的排放量比2008年降低了18%。拥堵收费政策实施后,2012年到2018年,取得如下效果:

○ 该区的交通量减少30%;

○ 事故率减少28%;

○ 污染车辆减少49%;

○ 污染物PM10减少19%,NOX减少10%和CO2减少了22%。

图10 C区日平均过境交通量 

黄色为公交,紫色为货运,蓝色为私人机动车

图片来源:https://www.comune.milano.it/


 E N D  -


文案 | 朱仙媛

排版 | 陈瑞哲

@ ITDP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


更多干货请戳:
与麦为明对谈,香港TOD模式的作业能抄吗?
2022年度世界可持续交通奖得奖城市--波哥大
墨西哥城路内停车管理案例研究
印度尼西亚的电动化之路


  • 图文除标注外均由ITDP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获得授权,转载时须在文首标明来源:ITDP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且附上公众号二维码。未经授权不得使用,违者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有您的支持真的很重要,如果您有任何想和 ITDP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 分享的话,请告诉我们。


点击文章标题下的 "ITDP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 或

长按一下QR code关注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近零碳排放区(ZEZ)系列故事——米兰案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