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佛化生活 | 正确对待情感问题

灵隐寺 2024-03-19


有句话说:“情不重,不生娑婆。”佛教里称世间的人为“有情众生”。


每位在家佛弟子都会面对婚姻、家庭的问题。那么,在家人遇到婚姻不顺利,感情不和睦的时候,怎样化解不顺,怎么看待不如意呢。



婚姻生活,需要智慧,也需要经营,需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要把家庭的关系处理好。从丈夫的角度来讲,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同时也要孝顺岳父岳母;从妻子的角度来讲,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同时也要孝顺公婆。在教育小孩方面,要把小孩抚养好,教育好。


从家庭角度来说,夫妻双方需要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和信任。多看对方优点,少看对方缺点,不是原则性问题,就不要斤斤计较,互相包容谅解。这样一个家庭才会和睦安乐,才会幸福美满。


夫妻间相敬相亲,互相惜缘,尽到各种的义务,处理好各种关系,那么婚姻自然顺利,家庭自然美满!


作为佛弟子,应该升华自己的爱,由小爱变大爱,化爱为慈悲。把这种爱变成纯洁的、奉献的、付出的爱。



感情有净化的,也有污染的;有正派的,也有邪恶的;有奉献的,也有占有的;有大公的,也有自私的。作为在家佛弟子,应如何正确对待情感问题呢?


“情”有两种一种是“凡夫之情”,一种是“菩萨之情”。凡夫之情是私我的、拥有的、占有的,乃至于是“独占”、 “控制”之情,而且要求回报。另一种是“菩萨之情”,菩萨之情是“无我之情”、 利他之情、奉献之情、不求回报之情。


你既然要做佛弟子,就应该学做菩萨,克服我执,修无我之情、利他之情。



一要用智慧来摄持感情。

有位哲人说:“用感情生活的人,生命是悲剧;用思想生活的人,生命是喜剧。”短暂冲动的感情令人盲目,一味滥用的感情不能长久。所以,要经常自我反省:应该是这样爱法吗?你爱得正当吗?唯有智慧摄持的感情,才不致出差错。


二要用友善来净化感情。

情感得当,可以成就美事;用情逾矩,则可致偏邪。正派的感情,光明善良,引导人不断上进;邪恶的感情,或嫉妒,或利用,只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掺杂爱恨情仇的情绪,恐怕要招致祸害。因此,用友善来净化感情,你为人处世具有廉明公正之情,即使身处泥淖中,也会是一朵清净的莲花。


三要用无私来奉献感情。

许多恋爱中的男女到最后感情上出了问题,为什么?原因在于自私。或者一心想要占有对方,或者对方所作所为不如己意,就生气愤怒,甚至做出泯灭天良的行为。若能出于无私、奉献,不是占有,不是欺骗,我为你好,你为我好,不计较、不比较,彼此信任的感情才走得长远,才显得可贵。


四要用慈悲来升华感情。

感情就是爱,爱往往有所局限,因此要用慈悲来升华感情。要学会把对一个人的爱延伸到对家庭的爱,由对家庭的爱推及为对社会的爱,由对社会的爱扩大为对全人类的爱。将爱扩而大之,从小我升华为大我,就是一种慈悲。



人生如何才能获得幸福?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爱己之心爱人。世间的痛苦和快乐不操控在别人的手里,而掌握在你我自己的手中,你是自己的幸福的决定者。


若以爱心来看世界,那么这个世界到处充满了爱;若以愤懑的眼光来看世界,那么这个世界就是个怒火焚烧的地狱。因此古人说:“祸福无门,唯人自招。”


心中有欢喜,到处是赏心悦目的景色;

心中有智慧,耳妙闻八万四千的诗偈;

心中有佛法,面对是善人善缘的世界。


往期回顾


禅语

禅语 | 阿弥陀佛在心间

禅语 | 不染诸境 闲闲自如

▲禅语 | 谁能向外夸精进

禅语 | 常赞佛胜德

禅语 | 福慧双修

禅语 | 养心最难 惟是慎独

禅语 | 报通三世 转变由心


佛化生活

生病与探病

饶益众生 从家人做起



新闻

为大众抗疫诵经祈福  为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降半旗哀悼

众志成城筑平安 —— 杭州佛教界抗疫记


视频

梵呗祈福|唱诵《心经》

壶里乾坤大——云林奉茶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反哺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二)遇赦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三)投宿


常识

常识|佛教中的数珠(上)

常识|佛教中的数珠(中)

常识|佛教中的数珠(下)

农历四月初八 恭迎释迦牟尼佛圣诞

佛诞节来临 我们感恩佛陀 祈福众生

庆祝五一节:佛教中劳动的意义



编辑 | 妙莲

美编|璐希

责编|慧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