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识 | 杭州灵隐寺天王殿楹柱联——悟道一念自开怀

海涛 灵隐寺 2024-03-19


名寺名联,盛传不衰。杭州灵隐寺文化底蕴深厚,诸多楹联结合佛教文化精髓,涉及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经典故事、宗派源流等范畴。在灵隐寺,仔细品读欣赏精彩的楹联佳作,能更好地了解佛教所主张的自然和人文高度和谐的文化内涵,给人以启迪和警醒,起净化心灵的作用。


杭州灵隐寺殿堂楹联,引人驻足,回味无穷。今天我们欣赏灵隐寺天王殿内正面弥勒菩萨圣像前两旁的一幅楹柱联。


▲视频:杭州灵隐寺天王殿


 上联

悟道一念自开怀 圆舒八藏之奇

是谓 因意而发意 似檀孕檀枝

大慈悲门


下联

笑到尽头难开口 横吞五乘之粹

方知 从心而出心 犹兰生兰叶

多欢喜地


佚名 题灵隐寺天王殿内



上联


悟道一念自开怀 圆舒八藏之奇

是谓 因意而发意 似檀孕檀枝

大慈悲门



悟道一念自开怀



悟道:即开真实之知见,证悟菩提之道。了见心性,彻悟大道。专心修习佛道,以期达到悟道之妙处,是佛教各宗修道之共同究极目的。


“悟道”一语,多为禅宗用于得法开悟者,称为见性悟道。此处借弥勒菩萨之口吻,对“悟道”发微。


一念:极短促的时间,称为一念。《仁王经》说,一念中包括九十刹那,一刹那中又包括九百次生灭。《往生论》说,一念中包括六十刹那。佛教提倡从“一念相应”下手修行,即抓住一闪念,与清净自性、禅定智慧等互相契合。


自开怀:

,从,由。


开怀,指畅开襟怀,无所拘束。

元朝散曲有云:“纳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


常人对“悟道一念自开怀”此句的理解为:修行人刹那一念,与般若智慧相应,顿时开悟,自得法喜而开怀。其实这里是说:参禅开悟——“虚空粉碎”虽在刹那(一念),但这刹那开悟的境界,来自于畅开襟怀,冲破重关的艰辛,即超越有限的时间、空间,经过否定之否定之后,方得“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之境。



圆舒八藏之奇



圆舒:

圆舒,原指圆月。舒, 望舒 ,为月神驾车之神,用为月亮的代称。南朝梁萧统《铜博山香炉赋》云:“吐圆舒於东岳,匿丹曦於西岭。”圆舒在此处意为:充分展现。


八藏之奇:

八藏:大小乘各有经、律、论、咒等四藏,合称为八藏。即:1.小乘经藏,即四阿含经。2.小乘律藏,即四分(比丘法、比丘尼法、受戒法、灭诤法)、十诵律等。3.小乘论藏,即阿毗昙等论。4.小乘咒藏,即除一切疾病陀罗尼、辟除诸恶陀罗尼等。5.大乘经藏,即妙法莲华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等。6.大乘律藏,即菩萨善戒经、梵网经等。7.大乘论藏,即大智度论、十地经论等。8.大乘咒藏,即楞严咒、大悲咒等。依天台宗之教,八藏为:一渐教;二顿教;三不定教;四祕密教;五藏教;六通教;七别教;八圆教。经云:


十二分教,于真如法界流出,

以心为体,演出无穷。何者?

若心空,演出声闻藏;

若心假,演出菩萨藏;

若心中,演出佛藏。


八藏,在联句中泛指佛陀所说的佛法。


奇:奇特的,稀罕的,殊胜的。《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中说佛有三种奇特,即神通奇特、慧心奇特和摄受奇特。奇特的意思是超异,不同寻常。佛的“十八不共法”,也可以说是奇特。


圆舒八藏之奇:寓指悟道之人,才能充分理解佛法(八藏)之殊胜,真正发心阐扬不可思议的佛法。




是谓因意而发意



因,能引生结果之原因。从狭义而言,引生结果的直接内在原因,称为因(内因),而由外来相助的间接外在原因,则称为缘(外缘)。从广义而言,凡参与造果之因素,包括使事物得以生存与变化之一切条件,皆称为因。由此可知,广义之因,系包含内因与外缘二者。


意,依《大乘起信论》之观点,“意”有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等五种名。即依心而生起意。此“心”即众生心,亦即阿赖耶识,为一切物之本体。


发意,同于发心,指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发菩提心之略称。发菩提心,即发起求解脱苦难,往生净土或成佛之愿望。菩提心,乃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发此心,勤行精进,以速证无上菩提。


《释氏要览》载三种发心:1.厌离有为发心,厌恶世间皆是有为之法,能招感三界生死之苦,欲求出离此苦,即发心修行。2.所求菩提发心,宿有善本,具正知见,欲求出世妙道,即发心修行。3.饶益有情发心,起慈悲心,愍念世间一切众生受生死苦,即发心修行,愿拔其苦而予其乐。


因意而发意,此阐述“万法唯识”、“转识成智”成佛之理论。前一“意”言“识”,后一“意”言“智”。


“识”分为八,“智”有四种。“转识成智”就是转舍有漏之八识,转得无漏之四智。八识与四智的相应关系是: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即弥勒菩萨弘扬的唯识境界。



似檀孕檀枝



檀,梵文作檀那,陀那。译布施,施与,檀施。施财之人,称为檀越,越为施之功德,已越贫穷海。


布施原为佛陀劝导优婆塞等之行法,其本义为: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则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扩大布施之意义。


布施,亦即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而累积功德,解脱道的一种修行方法。大乘佛法则布施与大慈大悲之教义联结,用于超度众生。


枝,原意为支撑、辅助,后引申为发展繁茂旺盛。如《续高僧传卷三释慧净章》云:“慧炬夙明,禅枝早茂”


似檀孕檀枝,寓指慧理的法脉,在杭州得以广泛流传和弘扬。原因是什么呢?下句“大慈悲门”,是法脉得以流传的原因。


前句“因意而发意”与此句“似檀孕檀枝”,重章叠句,联想巧妙,意蕴无穷。前句偏重于智慧,后句偏重于慈悲。


慈悲与智慧是佛教核心教义。慈悲就是同理心,而智慧则是一种感知众生的苦痛,化解众生之苦的能力。



大慈悲门



,自体宽广、周遍含容。或指多、胜、妙、不可思议。《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三》云:“周遍含摄,体无不在,物无不是,非因待小,当体受称,故名为大。”  门,法门。


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法句经》说慈悲十二利:1、福常随身。2、卧安。3、觉安。4、不见恶梦。5、天护。6、人爱。7、不毒。8、不兵。9、水不丧。10.火不丧。11.在所得利。12.死升梵天。


大慈悲,即大慈大悲。《观无量寿经》曰:“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大慈悲门,特指般若智慧摄受之下的慈悲法门,即悲智双运的法门、悲智圆满的法门。


▲视频: 杭州灵隐寺天王殿弥勒菩萨


下联


笑到尽头难开口 横吞五乘之粹

方知 从心而出心 犹兰生兰叶

多欢喜地



笑到尽头难开口



笑,据佛经所载,佛于说法时,屡现微笑。《僧伽罗刹所集经 卷中》云:“尔时世尊如是笑,作如是因缘,本行所造,愍彼众生故,便现如是笑。


佛陀为怜愍众生,示现欣笑,口放种种妙色光明。据《处处经》所载,佛笑口可出五色光,其因缘有五:1.欲令人有所问,而所问有益之故。2.恐人言佛不知,笑故。3.现口中之光。4.笑诸不至诚。5.笑阿罗汉守空不得菩萨道。


佛陀或身体作笑。《智度论》曰:尔时世尊,从三昧安祥而起,以天眼观视世界,举身微笑。问曰:笑从口出,或时言笑,今云何言一切身笑?答曰:佛世界中尊,得自在,能使一切身如口如眼,故皆能笑。佛教经典还记载:佛陀拈华微笑;庐山虎溪三笑。等等。


《五家宗旨纂要卷上》记载了临济宗于禅法修行上所示之三笑。即:1.相符正宗笑,师长与学人相契时之大笑。2.有失正宗笑,学人误答师长时,师长之失笑。3.悟顺正宗笑,学人悟得后,确定顺应宗旨时之大笑。


系指无穷无尽而圆满无碍之法界,《华严经》称:“十十无尽”。十中之每一者皆含有十,十十互具则成百,百百互具则成千,千千互具则成万,无尽重重,重重无尽,以喻各种现象之存在皆具无限之关系,互相融摄,互相作用。


难开口,即不可说不可说,无言以表。《梁武金刚般若经忏文》曰:“妙得不言之妙,深见无说之深”。


“笑到尽头难开口”,下联此句对应上联“悟道一念自开怀”。为什么笑到尽头会难开口呢?不禁让人联想到佛陀拈华示众,迦叶尊者因了悟而破颜微笑之典故。据《联灯会要卷一》载,释尊于灵鹫山登座,当其拈华默然之际,大众俱不解其意,唯独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乃当众宣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横吞五乘之粹



横吞:

横,具横超义,即依靠佛力之本愿,不经次第阶位等迂回之法而超越五恶趣,速疾悟入无上涅槃之道。,具一口吞尽义,谓包容一切事物而无遗漏。


五乘

乘,指道、船、车,即运载之义。五乘,为教化众生而将之运载至理想世界之五种法门,称为五乘。通常指:1.人乘,人以三归五戒为乘,运出三涂四趣而生于人道。2.天乘,以上品十善及四禅八定为乘,运载众生越于四洲而达天界。3.声闻乘,即以四谛法门为乘,运载众生越于三界,至有余涅槃而成阿罗汉。4.缘觉乘,即以十二因缘法门为乘,运载众生越于三界,至无余涅槃而成辟支佛。5.菩萨乘,即以悲智六度法门为乘,运载众生总超三界三乘之境,至无上菩提大般涅槃之彼岸。


,即精粹。


五乘之粹在此泛指佛法之精粹。“横吞五乘之粹”对应上联“圆舒八藏之奇”。




方知从心而出心



方知:方才知道,如:失而复得,方知珍贵。


从心而出心

唯识宗说:三界唯心,即心为万物之本体,此外无别法,凡三界生死、十二缘生等诸法,实是妄心所变作。《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


此句第一个“心”为妄心,妄心即烦恼染污之心,去除烦恼染污,依智慧、慈悲、方便三门,方可发起清净心,本来清净之心,方可显露。有偈云:


境从心变,变是自心,

从心现心,更无异物。


华严经》偈云:禅定持心常一缘,智慧了境同三昧。



犹兰生兰叶



《宗镜录卷三十四》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一乘”,即“一心”。一切万有,十方虚空,皆从真如一心种子所现。如檀生檀枝,兰生兰叶,乃至本末、中边,更无异相。故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由此可知,联句中“檀孕檀枝,兰生兰叶”,寓指只要一事物的认知上体现妙明真心,那么万事万物也就了如指掌了。



多欢喜地



,如如义。《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三》将“多”解释为“一切法真实义”。知一切诸法皆是如如相。《佛性论二》曰:如者有二义,一如如智,二如如境。


欢喜地

十地之初地,即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之第四十一位。又作极喜地、初欢喜地,略称初地。


菩萨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修行阶位,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证真如平等圣性,具证二空之理,能成就自利利他之行,心多生欢喜,故称欢喜地。


灵隐寺天王殿弥勒菩萨圣像


赏析

悟道一念自开怀 圆舒八藏之奇 

是谓 因意而发意 似檀孕檀枝

大慈悲门


笑到尽头难开口 横吞五乘之粹

方知 从心而出心 犹兰生兰叶

多欢喜地



杭州灵隐寺天王殿内正面供奉的是弥勒菩萨。此联句题写在弥勒菩萨圣像前两旁内柱,赞扬弥勒菩萨之功德,阐“三界唯心”之理,断烦恼所知二障,弘大慈悲,处欢喜地,得菩提涅槃而成佛。


上下联引用宋永明延寿禅师《心赋》之名句,以“因意而发意”与“从心而出心”,“檀孕檀枝”与“兰生兰叶”之重章叠句和譬喻,阐述弥勒菩萨之所以能“圆舒八藏之奇”、“横吞五乘之粹”的原因,即发大菩提心。联中“笑到尽头难开口”,出典于“迦叶破颜微笑”,禅趣横生。


整个联句对仗工整,联想蕴藉无穷,引人深思,体悟菩萨所达之殊胜妙境,进而发心修行而成就佛道。


“檀孕檀枝”与“兰生兰叶”同时寓指慧理和尚之“法水长流”,让人感恩灵隐历代祖师之悲愿,使得殊胜佛法在东南佛国薪火相传,利益众生。


此联书法为工整的隶书,字形整齐而不失灵动,端庄朴厚更显雄浑,横向取势,意态宏深,具审美价值。



农历庚子闰四月十五(公历2020年6月6日)杭州灵隐寺药师殿启建“结夏安居·共修华严”。僧众恭诵《大方广佛华严经》,以此诵经功德,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诵读《华严经》于庚子农历闰四月十五开始,至七月十五结束(公历6月6日——9月2日)。“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正在进行。



敬请关注


根据广大善信居士的需求 灵隐寺开通

“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小程序”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共修华严”植福随喜在线登记小程序



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往期回顾


有序开放

灵隐寺开放 喜迎八方游客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杭州灵隐寺《关于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灵隐寺6月2日起有序开放 光泉方丈说:大疫见大爱

关于杭州市宗教活动场所逐步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杭州灵隐寺有序恢复开放第一天 举行升国旗仪式

杭州市市属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参观预约须知

疫控办《关于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的情况通告》

灵隐寺施放瑜伽焰口 超荐疫情逝世亡灵

有序恢复开放 你该如何去寺院上香礼佛?

《华严经》所在之处 即诸佛所在处

灵隐寺2020年“结夏安居•共修华严” 启建

灵隐寺僧众6月6日起结夏安居

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当好“重要窗口”建设先行者


☀藏识

大雄宝殿楹柱联——莫虚负荷花十里桂子三秋

大雄宝殿楹柱联——宝坊阅千载常新 楼阁喜重开

大雄宝殿楹柱联——古德此安禅 似岳镇西湖

大雄宝殿楹柱联——入殿参三世释迦 不须问过去未来

大雄宝殿楹柱联——善门呈宝相 发菩提宏愿

大雄宝殿楹柱联——积无量千万诸善根 故名佛国

天王殿  楹柱联——泉水已渐生暖意  放笑脸相迎

天王殿  楹柱联——愿人们下心低首 普度众生

天王殿  楹柱联——眼前佛面即如来

天王殿  楹柱联——仗着金刚一杵 扫荡群魔

天王殿  楹柱联——峰从天外飞来

天王殿  楹柱联——鹫峰从天竺飞来

天王殿  楹柱联——毗卢楼阁在南中

天王殿  楹柱联——法门不二 大腹能容

天王殿 “四大天王”

视觉 | 吴越文化艺术瑰宝——灵隐寺千年双石塔

视觉 | 千年陀罗尼石经幢  见证灵隐寺悠久与辉煌

视觉 | 古樟华盖 有凤来仪

视觉 | 杭州灵隐寺 娑罗圣树花开正盛

视觉 | 罗汉松上的小罗汉

视觉 | 灵山含秀色 鹫岭起嵯峨

视觉 | 济公行迹 云林寻觅


☀视频

梵呗祈福|唱诵《心经》

壶里乾坤大——云林奉茶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反哺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二)遇赦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三)投宿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四)方长不折

佛教生态保护动漫系列(五)《此路不通》

中国禅——佛教中国化的典范

赏析 |《钟声偈》

弥勒示笑的本怀 他为什么笑的这么开心

撰稿 | 海涛

编辑 | 妙莲

摄影 | 一叶

视频 | 榭融

责编 | 慧容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查看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