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世间珍宝之弊害(上)
有一对兄弟,兄名道化,弟名量财,家里很有钱,可惜父母早亡,两人无所依仰。虽然名为兄弟,两人的志向、个性却绝不相同。他们住家附近,有一间鸡鸣精舍,道化几乎每天都要到精舍,向那些沙门学习佛法、静坐,或听闻讲经,却不管家里的生计。
量财正相反,每天经理家中大小事宜,他看到道化都不管家里活计,只会追随沙门听受佛经,心里很不高兴。在一个适当的机会,量财告诉道化:“大哥!咱们父母早亡,只留下我们两人,我们正该共创家业。古人有谓:‘为人子,当立功绩,继承父母遗留的事业而不荒废,这才是孝子呀!’你竟日只知听经学佛,那些沙门能供你衣服、财宝吗?你看,咱们家产一天天耗尽,你又不管,眼看我们就要变穷了,邻居、亲戚都要笑我们的!”
道化一脸严肃地说:“你错了!我守五戒、修十善、供养三宝、行六度波罗蜜;我亲近沙门,坐禅念佛,以无上正道化导亲人、朋友,就连亡故的双亲,都可获益,这才是孝道呀!世俗的珍宝,正为学道者所轻贱,智、愚不同谋,正如明与暗,实在是无法共处。有智慧的人,去暗就明,以追求真理,你现在所追求的快乐,正是我所戒惧的苦恼。世俗上的快乐、珍宝,是虚伪、空无、不真实的,你迷恋着这一切,却不知其实是苦啊!”
量财不信道化的话,含着不满,低下头不语。道化看他这样,便又劝说:“既然你贪恋家中钱财,且爱之为宝,我喜好佛经、视慧命为珍,不如就让我舍家,归命福田吧!不过,我还是想劝你,人命寄此世间,像飞尘一般的不可靠,无常一到,即为罪业所缠,所以我要舍弃世间上种种的享受,以避危就安。”
量财看道化去意甚坚,也不再挽留,而道化则离家去作沙门。道化沙门非常精进,日夜诵经、念佛,一心静坐、思惟法要,不曾懈怠。不久,他已通达涅槃之三十七品。更因解行并重,精益求精而证悟道果。
于是,已证悟了的道化,回去找量财,希望能劝他奉持佛法;道化告诉量财:“五戒、十善是往生天界之本;布施、研读佛学是道业的智慧基础,你该来……”
量财不等道化说完,便生气的呵斥:“好啦!你荒弃咱们的家业,毁坏门风,我都不说你了,你不必教我这些,你赶快出去,不要管我的事!”道化只好走了。
往期回顾
“祝福亚运”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启动征稿
☀藏识
藏识|与两宋首尾呼应的两部佛教史书
藏识|翠微亭下忆精魂 宋韵正气世常存
藏识|灵隐寺具德弘礼禅师求道因缘与弘化事迹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巡觅
巡觅|如何建立信仰——依《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 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巡觅|冷泉 我记忆中的清静之地
☀学处学处|五浊众生令离垢 愿证如来净法身
学处|开智慧 求觉悟
学处|三月安居由兹开创,十方聚会从此进修
学处|被誉为“经中之王”的《华严经》殊胜在何处
☀观照观照|学佛,当亲近善知识
观照|念佛须知了生死
观照|念佛决定愿往生
观照|我也有资格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开示开示|弘一大师:习劳
开示|印光大师:当以至诚念佛为事,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
开示|太虚大师:佛法之真价
开示|谛闲法师:此忏以实相为体,发菩提心为宗,离苦得乐为用,生酥毒发为教相
☀一偈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合集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善恶并明③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转重令轻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忍恶无嗔
☀联灯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怎样发愿才能使慈悲心的力量越来越强大
☀物语物语|按下“暂停键”的灵隐寺中 动物们都还好吗
物语|春风落尽杜鹃花
物语|楸树——青幢紫盖立童童 细雨浮烟作彩笼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常识常识|什么叫众生
常识|五停心观——对治烦恼的五种法门
常识|四谛法之苦谛的三苦、八苦
常识|世界各地的佛弟子们如何庆祝卫塞节
☀素食素食|闻正法味
素食|行善法
素食|应施无畏
素食|清净
☀分享分享|吉祥红灯 创造善缘
分享|梅花开处尽是春
分享|处处普门凭示现
分享|我当志工的这些年
☀赏析赏析|敦煌藏经洞文殊菩萨像木雕版画
赏析|贵霜时期犍陀罗艺术:太子降诞浮雕
赏析|尼泊尔木雕降魔成道图
赏析|北齐铜鎏金佛立像
☀历史历史|辽代净土、律宗及音释相关著述
历史|辽代大藏经的刻印
历史|保存至今的辽代佛教建筑
历史|金初诸帝对佛教的支持——中国佛教史略之金代佛教(一)
☀阅读阅读|游名山不愿西方
阅读|离相离名人不禀 吹毛用了急须磨
阅读|徒生复徒死 谁识本来人
阅读|戒显禅师:禅门锻炼说
☀故事故事|文殊仗剑刺佛
故事|紫磨金盘
故事|舍利弗尊者的舅舅
故事|阿输迦王与口含香气的法师
☀视频视频|卢舍那佛会浮雕
视频|祈愿疫情早除 国泰民安——来自杭州佛教界的祈福钟声
视频|老尽春风是杜鹃
视频|飞来峰元代造像——尊胜佛母龛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