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阵亡”餐饮O2O项目警示录:投资人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
这是内参君为您分享的第734期内容;新朋友点标题下蓝字或搜索微信号cylbnc关注。
盘点
2015年下半年,资本寒冬论甚嚣尘上,一个个“阵亡”的O2O项目,让“融资难”成为压在创业者们心头的大山。
可再“萧条”的年景,投资人也有大出手:8月下旬,饿了么完成6.3亿美元F系列融资;生活半径获得了C轮3亿元融资;黄太吉B轮融资1.8亿人民币的BP公开后,投资人又追加0.7亿人民币,共获得融资2.5亿人民币……
很多人把项目的失败归结于缺少资金、融不到资,这个逻辑关系其实已经颠倒了。为什么融不到资?项目本身盈利模式不清晰,挣不到钱,未能创造价值。
因为,投资人向来只会锦上添花,而不会雪中送炭。只有自己把炭火生起来了,才有可能获得他们的青睐。
餐饮老板内参 顾弘 发于北京
一、“平台黑洞”:中小外卖O2O沦为炮灰
“阵亡”项目代表:叫个外卖、壹外卖、飞猫送餐
O2O领域,向来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为了争夺头把交椅,烧钱模式虽然粗暴却见效,它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餐饮O2O界的主流玩法。
有着BAT背景的外卖巨头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到家美食会等,通过不断地烧钱、补贴、砸流量、抢用户等手段掀起了用户争夺战。
在这场“平台黑洞”漩涡中,一大批中小外卖品牌沦为“炮灰”。如叫个外卖、壹外卖、飞猫送餐等,它们多数于二线城市起家,与外卖巨头的战术特征趋于同质化,难获融资,最终被淘汰。
二、自毁长城:深陷内斗、行业宣战无法自拔
“阵亡”项目代表:饭统网、食神摇摇
一些O2O项目起步早,发展势头也不错,但最终却没把心思放在正地方,可谓是“起了大早,集却没赶上。”
叱咤餐厅预订领域十年的饭统网在2014年4月退出历史舞台,有人说它曾经是“最成功的O2O餐饮企业”:覆盖中国80个主流城市、50万家餐厅第一手信息。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O2O领域,不转型意味着被淘汰。早在2010年,饭统网曾比大众点评更早提出做APP的思路,转型移动互联网可一直拖到2011年11月,用了两年的时间才上线了一个功能非常差的产品,让它失去了先机。
2012年中后期,饭统网内部斗争严重,不少公司总监级老员工流失,令饭统网元气大伤,最终难逃失败厄运。
食神摇摇上线半年,红杉资本领投,17名员工,600万用户,起步堪称完美。
但它响彻业界并非因为产品本身,而是它跟大众点评关于抄袭的论战,甚至喊出了“用三年时间赶超大众点评”的口号,遭VC泼冷水,最终于2014年夏天,团队被整体卖给了美丽说。
相关阅读:
盈利不足:用户痛点不“痛”、供需两端不平衡
“阵亡”项目代表:烧饭饭、筷乐777网
衡量一个餐饮O2O项目的盈利模式是否可行,有以下参考系数:
第一,是否抓住了用户痛点;
第二,平台两端的供需关系是否平衡;
第三,能否标准化、规模化运营。
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模式设计,才具备盈利的空间,否则只能是痛点不痛、纸上谈兵。
“需求这端不着边,供给也不着边,中间幻想一个百亿市值的公司”,这是经济学家许小年眼中的O2O。
烧饭饭设计商业模式时,张志坚选择了“淘宝”平台模式,他认为“京东”自营模式在上门厨师O2O项目上不可持续的。企图打造一个开放的上门做饭厨师平台,不雇佣全职厨师,让他们以兼职的形式借助平台创业。
不从厨师的每一单里抽成,希望从餐饮上下游产业链上进行延展。比如,上游可以切入食材、生鲜、酒水,下游可以在喜宴中出租餐具等。
愿望是美好的,可现实是残酷的。从日期望订单量1万到1千,团队发现,市场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难以实现规模化运营,盈利空间有限。
同时,厨师上门O2O服务的供需两端不平衡。比如,当年夜饭等节假日需要大量厨师上门服务时,酒店也是最繁忙的时候,厨师很难出去做兼职。这就出现了厨师数量与用户需求无法匹配的现象。
打造“餐厅淘宝店”模式的筷乐777网,以订座作为用户痛点切入,最终发现,订座可能只是一个伪需求,并非真正的痛点。
创始人单丹丹花3个月游说了1000家餐厅加入,但用户却只有1000个左右。抓住了商户,却抓不到用户,无法保持供需两端平衡的问题同样存在。
相关阅读:
“烧饭饭”宣布停业,赢利模式不清的餐饮O2O项目将大批阵亡?
物流成本高:低频次、低客单价,被自己的订单打败了
“阵亡”项目代表:呆鹅、西木良伴
一些项目在为订单发愁,却有一些创业团队拿到了流量,最终被自己的账单打败。
2014年4月成立的“呆鹅早餐”,一开始餐食生产、线上设计、线下推广都很不错,可是,随着“粉丝”越来越多,蓝耀栋觉得有些不对劲了:配送成本太高。
以纯利10%计算,做1000万元利润,需要1亿元销售额;以20元/份早餐计算,1个工作日需要销售2.5万份早餐;实现此目标,需要深耕2-3年,并需要投入自提柜……总而言之,本就微薄的利润都被物流吃了。
如果提高客单价呢?因为早餐的价格弹性太低,销量会迅速下滑,得不偿失。2014年的平安夜,无奈的蓝耀栋宣布“呆鹅”中止。
在北京做凉皮O2O的“西木良伴”创始人栗明遇到了同样的难题:凉皮作为午餐,订餐时间非常集中,只能增加人力完成配送,但人均15元左右的客单价不足以覆盖所有成本。隔壁做小龙虾O2O的,虽然一天只有20单,不及他的5%,却能卖6000元,并实现盈利,因为高客单价覆盖了物流成本。
所有to C的项目,用户分布随数量增长,最终都会呈现发散特点,需要增加大量人力配送成本。因此,外卖O2O必须要占领以下“制高点”:高客单价、高频次,两样中至少占一样,以此来稀释物流配送成本,保持盈利。
相关阅读:
闭环之战:各环节不打通,总会有“空子”被钻
“阵亡”代表项目:排队通、e食e客
目前,提供餐厅订餐、订座、点菜的平台不计其数,很多平台将这些功能与支付环节打通,形成闭环。因此,单做订餐、订座、点菜环节的排队通、e食e客等平台,被淘汰已属必然。
虽然目前难以摆脱烧钱,而未来的餐饮O2O不会建立在盈利模式模糊的烧钱补贴之上,不是简单地从线下向线上转移,也并非由线上引流线下消费。
它应该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能够构建出良性的生态循环,用服务贯穿始终,最终实现平台、商家、用户三方共赢的目标。
编辑:内参小然君
【推荐】内参新书《餐饮O2O你也学得会》+餐友汇VIP
价格:49元
购买: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了解目录:请点击此处或下方图片
企业团购咨询:陈先生 15600710005
下单后两个工作日内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