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主播”,我们是认真的!



引言


金色是党徽的底色,天平是法院的象征。二十七年的砥砺前行中,上海一中院人始终用忠诚和信仰铸造金色天平,用公平和正义诠释不忘初心。金色的天平,承载着光荣与梦想、使命与责任,已成为全体上海一中院人的精神文化内核。


对外,我们率先开设“金色天平微课程”“金色天平原创微剧”,开启法治文化传播新窗口;对内,我们精心打造“金色天平文化沙龙”,提升干警博雅素养,涵养精神品格。德法兼修、内外并举,积极创建“金色天平”文化建设工作大格局,构筑上海一中院人的精神家园,以文化“软实力”助推审判执行“硬实力”。


“金色天平微课程”作为上海一中院文化建设的主品牌,现已成为该院传播法治文化、传递审判经验的一张亮丽名片。






占先机 

“法官主播”开“网课”



在新法频出、经济活动日趋多样、涉疫情新类型案件涌现的新形势下,如何与“法”俱进、与“案”俱进,法官们不断面临新挑战。


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传播法治理念、提升司法能力、促进适法统一,2020年初,上海一中院率先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出“金色天平微课程”系列栏目,涉及“法律适用微课程”“民法典微课程”和“类案裁判微课程”。




法官们纷纷化身“专业主播”开“网课”,围绕司法实践中常见的法律适用难题和类案裁判方法,在法官、律师、学者等职业共同体中,传递专业声音,展示专业能力,筑牢司法公正的“金色天平”。


 


“微课虽短,但意义重大。”作为首批微课程的参与者,上海法院审判业务专家、上海一中院刑庭庭长余剑认为,一堂微课不仅仅是以案释法,更重要的是把案件背后蕴含的法治文化和审判理念传播出去,让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价值取向可感知。




出精品

全流程严把“产品质量”



在创建“金色天平微课程”品牌过程中,上海一中院在有限的条件下,始终追求最高标准,致力打造精品。


正如上海一中院研究室庞闻淙主任所言,“微课程在选题、讲稿、PPT、录制、剪辑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尤其是选题,要考虑比较有共性的话题,即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存在理解上的不一致,值得讨论;同时,选题或案例所折射的司法理念也要比较突出,这样授课内容才会有高度。”



严把主讲关

主讲嘉宾从审判经验丰富、专业能力突出的院庭长,审判业务专家、骨干,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等人员中确定,并适时让部分优秀法官和法官助理参与。



严把程序关

由院领导、二级高级法官组成专项审核小组,对微课程进行全流程把关,层层审核,确保课件内容权威,表述精准。


严把制作关

每位主讲人从服装造型、形体发声、语音语调等都对标“专业主播”,定期邀请播音主持专家进行专题培训,力求在镜头前充分展示法官的气质和风采。每期微课程选题和讲稿都经过仔细推敲,配套的PPT幻灯片需经过“答辩”程序。每部成片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剪辑也是精耕细作,片头需符合法院专业气质、展示主讲人精神面貌,正片既要满足受众观感、又要贴合听课习惯,让受众感到“养眼”的同时,能够学到真正的“干货”。


 




重推广

务实干货实力“圈粉”



经上海一中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渠道对外推送后,“金色天平微课程”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引起热烈反响,在微信留言区,很多业内人士表示受益匪浅;同时,还通过刻录光盘、整理微课程二维码制作成书籍等方式对外发放,方便职业共同体间交流共享。



“粉丝”留言


 



此外,作为中级法院,上海一中院在注重本院审判质量和司法能力建设的同时,还将加强辖区审判业务指导与交流纳入重点工作,致力于两级法院审判质量的整体提升。


每一部微课程录制完成后,通过辖区审判业务片会等形式将微课程分享至辖区法院,使成果尽早惠及辖区法院全体法官。来自浦东、徐汇、闵行法院的法官们纷纷表示,这种共享学习交流形式非常好,不仅能帮助一线法官理解新法、指导实践,更有利于两级法院对适法难题认识和裁判价值取向的统一。


通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金色天平微课程”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55名法官和法官助理倾情投入,85部微课程,总片长近21个小时,讲稿成书近50万字,全网点击量突破百万,学习强国、央视频等转发,人民法院报、上海法治报等专题报道,首批18部微课程在国家法官学院等组织的“天平阳光杯”微课程评选活动中全部获奖,获奖作品也被“中国法官培训网”“最高人民法院云课堂”等平台收录。



专题报道







网络平台



学习强国



人民法院报






结语



在法治文化建设路上,上海一中院人从未停下脚步。未来,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上海一中院将坚持立足审判中心工作,紧紧围绕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建设新要求,做强做深“金色天平微课程”品牌。通过深入挖掘内涵,持续创新形式,探索建立覆盖制作拍摄、宣传推介、评比奖励全过程的创作管理体系,打造更多高品质、有深度、专业性与艺术性兼具的文化精品,不断扩大法治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让金色天平在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征程中熠熠生辉。




文:龚史伟、赵雪

图:龚史伟

值班编辑:汪菲



近期热文

祭奠权、隐私权、名誉权……这场发布会与你有关

何建:民法典保管合同制度的司法适用 | 微课程

双十二,上链接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