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了!第二封信

汪菲 上海一中法院 2023-08-28







最亲爱的你:

时隔三年,我又提笔写下这封信。还记得那是2020年的春天,我第一时间跟你分享了上海一中院研究室(审管办)荣获全国法院新闻舆论工作先进集体的喜讯(点击跳转链接)。而就在前不久,最高法院印发通报,对在人民法院媒体融合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扬,上海一中院研究室(审管办)就在其列!



同时,在2022年上海法院官方微信新媒体传播指数排行榜中,我们也名列第一



所以,我们想再写一封信,与你分享新的喜悦的同时,也与你共同回忆我们一起走过的这三年。






还记得吗?

落落大方的“主播”们


2020年,我们一起开始录制微课程,开机前,稍显紧张的你一遍遍问着:我的衣服皱吗?我的手放在这里好看吗?……可是一开机,你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自信大方、妙语连珠,不得不让人佩服。


    


三年来,我们一起录制了85部微课程,主题覆盖了类案裁判方法、常见法律问题、《民法典》适用等,内容涵盖各个审判领域,深获好评。其中,首批18部微课程在“天平阳光杯”网络微课程征集中全部获奖,记得吧,我们当时高兴了好一阵呢。


2022年年底,“金色天平微课程”作为上海一中院文化建设的主品牌,成为传播法治文化、传递审判经验的亮丽名片。



为了更好满足大家观看需求,我们还将微课程辑印成册,你的风采值得被留存得更久!







还记得吗?

认真撰稿的专家们


2020年以来,我们全力深化官方微信公众号的专业品牌定位。《类案裁判方法》《实务纪要》《案例精选》等专业栏目也在持续推新。



在此基础上,2022年,我们新设《开庭》专栏,以法律职业共同体为受众,探索如何更规范、高效开庭。《开庭》首篇文章一推出,更是收获6万多的阅读量。



我们知道,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你们的辛勤付出。让我们最感动的是,结案压力已经很大的你们,依然踊跃地在为栏目供稿。从选题讨论,到结构框架,再到写作风格,你们不知疲倦地和我们讨论。初稿出炉,你们一遍遍询问我们的意见,再一遍遍地修改,文档的标题已经从“1.0”变成了“5.0”


“阅读量10万+了!”这无疑是2022年我们收获的又一个好消息。我们联合“庭前独角兽”官微,策划由上海一中院领军人才对象执笔的智囊稿件,一经推出就深获好评,评论区里好不热闹。








还记得吗?

演技精湛的“演员”们


2021年,我们全新升级“欣法官”普法,推出“欣欣点典”普法微视频系列。这14部普法微视频拍摄格外顺利,因为这次有你们的支持——经验丰富、演技精湛的干警“演员”们。


你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参与普法视频拍摄了,让我们惊喜的是,这次你们提出了更好的创意、准备了更精彩的剧本,甚至还自带了许多道具。



2022年,“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宣传开始时,我们一拍即合,又拍摄了4部微视频,获得央视今日说法等转发。





实力派的演技总是会被看见的,关于宠物伤人的普法微视频被央视评为2021年度影响力法律融媒体作品,全国只有40件作品获评哦!为你们点赞!



除了风趣幽默的普法微视频,我们还一同创作了感人走心的微视频、微电影。母亲节短片《礼物》获最高法院第八届“金法槌”微视频二等奖、微电影《开放日》获第九届金法槌”微电影二等奖……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片尾的致谢中,认认真真写下你们每一个人的名字。






还记得吗?

通力合作的媒体记者们


“拍!”这是在电视媒体记者群里最常出现的一个字。每当我们在群里报送拟宣传的案件,电视媒体记者总是一口应答。



“又见面了!”这是与媒体记者见面时的常用开场白。采访、拍摄、直播、新闻发布会……已经数不清是第几次合作,而在打过招呼后我们便默契地开始忙碌起来。



是你们的热忱,让我们领略了传播的魅力;

是你们的专业,让我们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法宣人;

是你们的支持,使得上海一中院的名字经常出现在报纸、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多平台。





还记得吗?

相伴相行的“粉丝”们

如今,上海一中院官微已经有50万“粉丝”了。


你们提出的金点子,是激励我们点滴进步的潺潺源泉;

你们发表的好观点,是督促我们输出优质内容的宝贵财富;

你们不离不弃的支持,是激励我们继续向前的不竭动力;

感谢你们的陪伴。有了你们,才成为了“我们”。


 




最亲爱的你

这是我写下的第二封信

今后

我相信我们还有更多的回忆

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记录下来

那时,会是更好的我们

感谢有你,感恩你在





文:汪菲

值班编辑:汪菲



近期热文

已!就!位!

嘘🤫🤫惊喜来了🧡🧡

努力了,收获了____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