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行,满载而归!浙理学子揽获13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在学思践悟中
坚定理想信念
在奋发有为中
践行初心使命
近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
省教育厅、团省委、
省关工委、省学联共同主办的
2022年浙江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
风采大赛决赛在丽水学院举行
经过文本评审、决赛分组汇报展示、
公开汇报展示环节
浙江理工大学共有
7支团队脱颖而出,获得表彰
艺术与设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
获得“十佳团队”称号
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服装学院、科技与艺术学院(3支)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获得“百优团队”称号
浙江理工大学获优秀组织奖
\ | /
★
除此之外
自今年暑假,浙江理工大学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以来
学校社会实践团队还在
其他国家级、省级各项评比中
荣获多项荣誉
下面,就让我们回顾一下
这些实践团队的青春风采吧!
学院:理学院
团队名称:“青春无邪缙行曲”社会实践团
所获荣誉: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2022年浙江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大赛“百优团队”
指导老师:张文慧、张孝凤
核心成员:鲍威宇、刘雨欢、祝鏐烜、项一博、林展韬、杨启凡、樊嫣然
团队介绍:
凝聚青春力量,守护平安浙江。团队依托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社科普教育基地课程资源,十年来始终致力于将科普资源下沉,让科普走进城镇乡村。今年暑假,17名队员走进丽水市缙云县,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反邪教宣传调研,打出一套“反邪教组合拳”。团队成员采访调研10余名基层干部、300余位居民,完成4万余字调研报告,探寻反邪教治理宝典;创新“1236”宣传载体,制作并发放700余件反邪教文创周边;组成“反邪教零零后宣讲团”,开展多场“一对一、面对面”流动宣讲,辐射群众6000余人;将心理学知识融入反邪科普,通过心理团辅、海报绘画、游园会、文艺晚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反邪教锦囊”。实践活动被学习强国、中国共青团杂志、中国教育在线、浙江新闻等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80余次,获得全国“三下乡”优秀团队称号。
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团队名称:“浙赣共富美·智治向未来”调研报告
所获荣誉:2022年团中央“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全国第九名、浙江省第一名)、2022年浙江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大赛“十佳团队”
指导老师::高宁、方沁怡
团队介绍:设计赋能乡村,科技智造未来,艺术与设计学院“浙赣共富美,智治向未来”社会实践团走进浙赣边际合作示范区——常山县白石禛,从“共富、共美、共智,共治”四个方面助力浙赣省际共富。团队以设计提升农产品、旅游产品品牌形象,驱动乡村产业振兴;用画笔美化乡村面貌,缩小城乡环境差距;综合考虑乡村景观文化,形成“文创+”系列产品,促进了当地产业强、文化兴、百姓富。青春不负共富路,艺设学子将继续聚焦“两个先行”,书写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学院:科技与艺术学院
团队名称:“关于中小城市老旧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微更新的调查研究”
所获荣誉:2022年团中央“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
指导老师:楼瑛浩
核心成员:钱颖、程书敏、张清越、郑怜悯、巫健和、朱帅
团队介绍:七人之行,丈量社区长度,传递青春温度。付诸最质朴的行动,修缮孤寂翁媪的心灵。由楼瑛浩老师指导,7名“Archi-fix soul”心窗修缮”团队成员发起“老有所属,心有所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主要立足中小城市老旧社区,历时2个多月,跨越浙江和江苏2个省份,走访9个社区,了解100余名老年人需求。针对老旧社区可供适老公共空间匮乏、改造过程与使用需求矛盾等现象,通过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式,提取老旧社区空间要素,梳理归纳老年人行为特征,探究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潜在适老化资源。
针对社区公共空间现有问题,团队运用建筑学专业知识,明确中小城市老旧社区潜在公共空间价值体系,尝试性地提出中小城市老旧社区改造策略,为中小城市老旧社区适老优化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时装技术学院
团队名称:“传承宋韵文化,助力精神共富”暑期社会实践团
所获荣誉:2022年“走进千村观察,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表扬
指导老师:顾红建、阮财斌
核心成员:杨玉叶、王佳怡、蒋祎琳、解凯翔、沈彬、张乐宁
团队介绍:“传承宋韵文化,助力精神共富”社会实践团围绕宋韵文化,通过说宋、寻宋、品宋、传宋将社会实践与专业特色完美结合探求宋韵文化的深厚底蕴,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真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团队成员以宋韵精品课程为基,走进南苑、红湖、向东、高教等20余个社区进行宣讲,以簪花、宋服、泥塑、钉绣为载体向大众传播宋韵之美,引导人们增强文化自信,助力精神共富。实践团以宋韵文创链接古今,打造宋韵IP15个系列,设计IP表情包5套,使宋韵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让宋韵建筑、宋韵生活、宋韵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实践团相关事迹受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杭州日报》《中国教育在线》《杭+新闻》等十余家媒体报道。
学院: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
团队名称:“红兴乡村,浙理播客”实践团
所获荣誉:“红色江山红色路 青春力量青春行”2022年长三角高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优秀团队、“红色江山红色路 青春力量青春行”2022年长三角高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优秀调研报告
指导老师:闻洁璐
核心成员:叶舒宁、沈千玉、高扬、丁俊宇、詹乐添、李冠楠、江南、付子祎、兰羽晴、倪雪、郑银芳
团队介绍:“红兴乡村,浙理播客”实践团是一支凝聚青春力量,立足新媒体传播的学科优势,利用高校智慧促进浙江农村文化传播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学生团队。团队自成立以来已在杭州市、湖州市、嘉兴市和丽水市多地开展实践活动,以青年方式助力农村文化传播新发展,打造红色文化宣传新阵地,增强村民媒体意识,助推乡村振兴。“新农人”直播培训、重走长征路、大学小学“手拉手”……团队成员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知识回馈乡村,始终不忘初心,牢牢抓住“新媒体快车”,未来也将用“有意思”的方式讲好“有意义”的农村故事,为打造“一村一基地,一播一振兴”努力夯实基础。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团队名称:“砼心向党,红船启航”手筑红心社会实践团队
所获荣誉:2022年浙江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大赛“百优团队”
指导老师:柴燕婷、王欢欢
核心成员:蔡逸飞 、阳常坤 、吴凡 、岑雨芯、 吕儿鸿、 张铭霖
团队介绍:实践团遵循“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的原则,打造“捧在手心的红色模型”党建品牌,包含红船模型、中共历次会议会址模型、廉政教育基地模型、年代样板间模型、百年奋斗史模型、共同富裕系列模型、筑梦亚运红色模型7个模型系列。建成“红色筑梦馆”,同时举办“红色模型展览”,宣讲红色模型背后的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在手把手指导、面对面教学中得到了传承。“红色筑梦馆”足迹遍布杭州、宁波、温州等省内外10余个地市,累计参与模型制作5000余人,参观展览20000余人。自团队成立以来,先后发动志愿者超过2500人,累计服务人数超过12万人,开展红色文化相关宣讲超过17520小时,足迹遍布浙江省内86所中小学、高校、工疗站。相关活动受到央视新闻联播、学习强国、人民网、光明网、人民日报、浙江卫视等媒体300余次报道。
学院:服装学院
团队名称:“丝路经纬共复兴”暑期社会实践团
所获荣誉:2022年浙江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大赛“百优团队”
指导老师:娄琳、崔荣荣
核心成员:王素含、娜仁、章凯莉、周晨茜、张蓝鹤、陈芷彤、郑子依、谢秋莹、杨柳、吴梦楠、邢子馨、邱雅菲、梁一帆、张舒怡、沈燕、Abtew Aster Eshetu
团队介绍:百年丝绸学府青年赴丝路要地西安、泉州、杭州、新疆、四川,延续十年公益支教路,调研民族技艺106余项,携手当地各族人民开展丝织文化线上线下同步联动的公益传播推广活动“千里共织民族情”、“喜迎二十大·丝韵绽芳华”丝路文化游园会、“百年丝绸学府实践团赴百年织锦基地为党庆生”织绘填彩、“西域红领巾”宣讲、山乡捐资助教等活动20余场。在四川乐山金口河区等地,“丝路经纬”作为响应双减政策的第二课堂,成为特色鲜明的保留项目。实践团事迹多次获光明日报、光明网、学习强国浙江平台、中国教育在线、地方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数40余篇。
学院:科技与艺术学院
团队名称:“同牵手共富裕,探索‘未来乡村’建设新格局”暑期社会实践团
所获荣誉:2022年浙江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大赛“百优团队”
指导老师:汤慧、盛赟
核心成员:赵梦瑶、蒋雨晴、任莉、陈竑树、詹睿妍、王依琳、董璐璐、陈子帆、李佳伊诺、刘张兴、王竞仪、施雪晴
团队介绍:“同牵手共富裕,探索‘未来乡村’建设新格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由12名成员组成,由汤慧和盛赟老师指导,团队奔赴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杭州市火星村、月亮桥村及嘉兴市小元头村、云东村展开调研。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携手基层党员话发展,共担使命;坚持志愿服务我先行,走深做实。通过“访、问、做”三者的结合深入试点村落,团队成员更深入地了解村庄发展历程、人文风采、村庄建设情况、村民对于村庄建设的满意度和看法、村庄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对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共计回收744份有效问卷,通过spss数据分析,撰写6万字的调研报告一份,实践活动被中青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在爱奇艺、b站等视频发布宣传视频23个,反响良好。
学院:科技与艺术学院
团队名称:“驱动法制引擎,护航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
所获荣誉:2022年浙江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大赛“百优团队”
指导老师:贝金铸、郑春玲
核心成员:沈李赟、尹贞元、楼子怡、江雨芯、孟冰雪、木林森、冯语嫣、叶楠
团队介绍:团队由9名来自法学和公管专业的学生组成,贝金铸和郑春玲老师带队,与上虞区法学会合作,历时2个月,对上虞区三个社区、六个村以及五个基层单位进行法治建设和基层治理状况的问卷调研,累计共回收问卷约800份,整理访谈记录12份,分别与崧厦街道舜源村、丰惠镇团委签署了《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协议》,撰写十篇调研论文并编印《调研报告集》,实践活动被百观新闻等媒体报道20余次。
学院:科技与艺术学院
团队名称:“藏粮于地,耕地保护助推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
所获荣誉:2022年浙江省高校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大赛“百优团队”
指导老师:斯晨晖、徐丹
核心成员:柳晨燕、邵睿诗、沈雨萱、周腾敏、陆晨夕、黄倩、徐忻、林戴芸煊、钱妍冰、何露颖、葛佳仪、蔡嘉晗、胡靖雯
团队介绍:团队由斯晨晖、徐丹两名老师及十三名学生组成,秉承“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的宗旨,开展“藏粮于地,耕地保护助推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经过调研和下地体验学习水稻插秧,为保护耕地设计IP形象,相关作品在建德市纪念第32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上展示。实践团成员还携带自己设计制作的宣传册前往温州市瓯海区古岸头村,杭州市上城区八卦田村以及金华市下泽口村等田间地头,为当地村民讲解有关耕地保护的相关知识,加强耕地保护宣传,推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浙江理工大学将社会实践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
优化社会实践长效工作机制
不断提升社会实践育人成效
今年7月,校团委开展以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
经过广泛动员、重点扶植、专项推进
共组建理论普及宣讲、党史学习教育、
乡村振兴、发展成就观察、民族团结等
各类型团队386支
4000余名师生奔赴全国各地
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活动
并先后被新华网、光明日报、浙江新闻
等媒体报道
集中展示了我校青年学生
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内容来源 | 校团委
责编 | 张霄
责审 | 石丛珊
终审 | 王宁宁
投稿邮箱:zjlgdxwx@zstu.edu.cn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理工大学
往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