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产数据库核心系统替换之谈!


国产数据库核心系统替换,到底做的怎么样?

出品丨自主可控新鲜事

本文内容来源于墨天轮社区特约作者 多明戈教你玩狼人杀

正文共3537,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在过去的一年,我听到最多的关于国产数据库的两个关键词,就是自主可控和核心替换。这在过往的几年里是不曾遇到的。等到2024年的DTC,那些曾经嗷嗷待哺的国产数据库厂商纷纷交出一份属于自己的答卷时,不禁让我感慨,已经有一批国产数据库已经犹如新月,慢慢露出了自己的月牙。


回到这两个关键词,自主可控的定义大家现在慢慢已经没有太多的异议,具备完备知识产权并且能够主导产品的未来发展。那么核心替换,到底做的怎么样?

核心系统,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企业里处于业务C位的系统,可能是一个券商的主柜台,可能是一个地产商的总账,这类系统除了要提供自身业务的数据服务,还承担着另一个任务,与关联系统的数据交换。一个核心系统的关联系统,少则数个,多则上百个。核心系统的数据库,在可靠性稳定性以及性能来说,都有着极其变态的要求。牵一发动全身,能把核心系统的数据库替换掉,就说明这个产品已经足够优秀。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一个新数据库想要替换旧数据库,往往是从这样几类系统入手,逐步从外围走向核心,从单一场景走向多远场景,这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步,测试环境。无论厂商宣传的有多好,一个新的产品永远是先从测试环境开始。数据迁移仅仅是完成了不到5%的工作内容。接下来就是繁琐的业务流程确认、业务系统改造、性能测试、压力测试等等。这个过程少则数月,多则数年,实际上大多数国产数据库产品都倒在了这一步,这一过程会暴露出很多问题,而解决问题也需要时间。

第二步,边缘系统。边缘系统往往是在一个企业里非常边缘化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比如以前我所在的IT部门的年终考评系统,一年就用一次。大部分时间是闲置的,偶尔领导会去看看过往大家的考评情况。这种系统拿来做生产替换的第一步就很合适。替换完成,IT部门内部先来一轮测试,把测试的反馈收集起来交给厂商,再继续修复迭代,大家压力就都小很多。还有一些报表类系统,也可以考虑,它们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流是单向的,只会作为下游,而不会影响上游。

第三步,外围系统。外围系统和边缘系统最大的差异在于,外围系统是需要跟核心系统或者上游系统有交互的,数据之间存在双向流动,也许是API,也许是数据库的dblink,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核心系统或者上游系统。往往这些系统都在测试的过程中,需要与测试环境的上游系统做长时间的关联测试,甚至有时候还需要修改上游系统的代码。在过往的经验中,想要替换核心系统,这一步往往绕不开,同时也是给核心系统替换积累宝贵的经验。

第四步,核心系统。如果外围系统替换进度已经很理想,那么核心替换就可以正式开始。这一步要经历的东西可能远比想象中的多。既有数据库层面的,也有网络、应用、存储甚至人的因素。有时候这些数据库以外的因素带来的困难一点也不比数据库带来的困难少。涉及到的超预算、推不动、兼容性无法解决,都会让人一筹莫展。这也是很多项目替换到最后无疾而终的原因之一。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直接替换核心系统数据库,这种情况承担的风险也比较大,往往是在技术储备较强或者公司系统初建的时候。历史包袱轻,或者扛包的人能力很强。然而作为事事都希望求稳的我来说,无论是过往还是当下,都更希望以步步为营的方式,去完成最后的那个核心替换。替换完成,成就感满满,有时候,看着陪伴了多年下线的数据库,还会多一丝落寞。

岁月你别催,该来的我不推;岁月你别催,走远的仍要追。当不得不说再见的时候,挥别的那一刻就如同流水的光阴,谁能抵得过,谁能叹息、奈何。

如果说,核心系统的数据库替换是对DBA的一场大考,那么替换过程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就是对厂商能力的试水。然而,相当比例的国产数据库厂商,从产品到开发,并没有真正经历过这一过程,往往是在项目中边做边学。


这是中国数据库产业必经之路,毕竟没有人生下来就会走会说话会思考,婴儿成长为儿童,儿童成长为成人,都是需要时间和锻炼,这一过程同样绕不过去。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我见证了很多国产数据库厂商以及工作人员从一知半解走向经验丰富。胜不骄败不馁,只有持之以恒地投入,并且不计较短期内得失的团队,才能最终走向破晓的黎明。


而大多数团队,连黎明之前的黑夜都等不到,夕阳西下成为天涯路上的断肠人,才是多数数据库公司的未来。不想成为那个被时代拍在沙滩上的断肠人,就得有所行动,在核心系统替换过程中,拿出硬实力,一路从山脚下走向山顶。


硬实力一,不同产品的理解能力。既然你想迁移某个产品,就要对某个产品非常了解。这个产品的体系结构是什么样,为什么在市面上应用如此广;数据类型和自有产品有什么异同,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什么差异;性能方面存在着哪些差距,这些差距预计再多长时间能够追赶,如果不能追赶有什么折中方案?理解程度足够深的厂商,拿到客户提供的资料,这个项目能不能接,基本就有个预期了,理解成不不够的,已经开始写替换成功的文案了。


硬实力二,工具提供能力。无论是核心系统的替换,还是外围以及边缘系统,都不是单纯的一个数据库软件就能解决的。这里还需要非常多的工具来支持。既有数据迁移或转换的工具,也可能有CDC同步的插件;既有数据库监控工具,也要要各种排查的手段。新生的数据库软件,往往非常欠缺这些东西。如果是一个二改的引擎,例如MySQL或者PostgreSQL为核心,这些也许不是大问题。但是如果是一个真的从第一行代码开始写的引擎,那么这些可能都要自己去解决。不要指望客户或者社区,前者是需要服务的,后者用爱发电的持续性不可预测。


硬实力三,持续完善能力。要知道,系统上线才是各种麻烦的开始。一个数据库服役三年都算短的,未来随着业务变化和系统升级带来的问题远远多于替代过程暴露的问题。一旦上了生产那天,核心数据库出问题带来的问题,就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了。但是这些问题最终仍然需要通过技术来解决。所以能否持续完善系统,出了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都是考察数据库厂商的硬实力。甚至有可能出现,要同时维护好几个版本的情况。有可能最近的客户已经用上了3.0,但是最早的客户还在用1.0并且拒绝升级,这中间的版本可能都要维护。


硬实力四,现金流。没错,数据库是一个高投入并且中短期内低产出甚至零产出的东西。有可能一个公司已经成立五年甚至十年,这个数据库产品仍然还没有开始盈利。那么对于公司现金流的考察就很高。能不能有足够的现金撑到盈利那天,能不能持续给到员工承诺的薪资报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表现获得商业回报继续投入生产,都是让一个公司活下去的硬实力。即便是强如MariaDB,也到了濒临破产要找人收购,更别说初生的数据库企业。


有的行业看的是谁短期内活得好,有的行业看的是谁长期活得久,但是数据库这个行业既要求短期内活得好,又要看长期谁活得久。仅仅长期活得久获得不了回报,钱总有花完那天,仅仅短期内活得好,最终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大部分数据库企业,最终都会成为一个个墓碑,有的墓碑甚至都是无字碑,没人记得,没人在乎,没人关注。


当亚平宁的微风,吹过飘逸的长发,当地中海的湛蓝,照进深邃的眼神:当斗士的不屈融入沸腾的血液,当罗马城的永恒写进一生的履历,你依旧波澜不惊,如水一般沉静。未见悲伤时的痛哭流涕,没有开怀时的忘我狂喜。


写到此处,已经接近3000字,最近一个月的欧洲杯,我都在2点和5点自然醒,看一眼比分,听着天下足球那些曾经的文案继续入睡。午夜梦回之际,也会想起曾经在国产数据行业奔走拼搏的日子。这一次,我希望把足球和数据库结合起来,也希望读到此处的你,能够看完会心一笑,甚至有所启发。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点击下方标题,洞悉信创产业发展
年终盘点 | 国产计算机发展历程回溯及国产整机厂商大盘点
行业信创 | 支持力度、采购体量、国产化效果、关键领域落地情况剖析
行业信创 | 教育信创“明星阵容”盘点!研报 | 2021各地政府信创招标概况、产品偏好情况报告研报 | 2021中国信创产业应用落地研究报告及供应商60强(附下载)全网最全 | 2022年信创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 (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农行招标提振金融信创信心, “井喷态势”之下“实干家”才能行稳致远!最新!国产CPU龙芯、飞腾、申威兼容适配进展最新!信创领域两大国产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生态适配进展行业信创加速推进 国产芯片服务器迎来发展机遇“十四五”开局,信创产业发展新蓝海格局已现!建议收藏 | 万亿市场持续发力 信创行业政策汇总收藏 | 精选231篇2020年超高含金量的信创各领域研报




我就知道你“在看”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自主可控新鲜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