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佛山|大基尾,老佛山人最懂娱乐的地方,原来就在这…
大基尾,30岁以上的人才知道的名字。她不是一条街,而是依傍汾江水系佛山涌的一片区域的总称,地处汾江河禅桂交界一带。
佛山是个河网密布的地方,自古以来内河运输都很发达,而在古代,航运尤其重要。大基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位于佛山镇汾江要地,水上运输非常繁荣,带来了生计、财富、娱乐,撑起昔日佛山的经济命脉。
明清时期,大基尾是粤剧繁华盛景的代表。粤剧伶人乘红船在此聚集,粤韵南音响彻琼花会馆,为粤剧发展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繁忙的河道,水上人家来往船只穿梭于此,生机无限,为佛山的水乡风情留下深深的印记。
如今,曲终人散,坊间依然留有她的佳话。大基尾,见证佛山一段特别的水乡历史。
大基尾片区在高楼间显得十分低矮、破旧。
探究大基尾名字的由来,一切要从佛山水道说起。
佛山水道西起潭洲水道上的沙口,经佛山城区(此段河道称汾江),东至广州丫髻沙,全长33公里。
佛山涌是汾江河的一条支流,自汾江河人民桥向东转南,经军桥至南海区石石肯水闸。为了防洪,佛山涌边筑起大基,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
民国版《佛山忠义乡志》把当时佛山分为28铺(划分区域的基本单位),其中沿佛山涌的一带划分为大基铺。
大基铺内有大基头等99条街道,但并没称作“大基尾”的街。据记者采访多位居住在大基尾的老人所得,基本一致的观点是,以现时文庆桥旁边的佛山六小为界,往东一带被称作大基尾。
至于大基尾有多大?老人们说法不一。在大基尾土生土长的老马说,大概是佛山六小往东沿佛山涌1500米长,约3、4平方公里的范围都属大基尾。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佛山六小旁一带的老街道,在民国版《佛山忠义乡志》都有相关的记录,如红强街前身华康街、兴民街前身兴民直街、德隆里前身德隆街、华胜街前身华胜里等。
鲤鱼沙也划分在大基铺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大基尾的范围至少延伸至现在的鲤鱼沙。
民国年间的汾江河一带,商贸昌盛。(网络资料图片)
现在的大基尾,已经找不到一丁点繁华的迹象,除了佛山涌边的绿化带,就是破败不堪的老房子,但她曾经是佛山人最懂娱乐的地方。粤剧行业会馆——琼花会馆就设于此,粤剧戏班红船如织,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一派歌舞升平之景。
“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kuàng,赐、赠)节,万人围住看琼花。”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刊刻的《佛山忠义乡志》里,这首竹枝词描写了彼时琼花会馆上演粤剧的盛况。
关于琼花会馆的历史,《广东戏剧史略》记载:“雍正继位……时北京名伶张五,号摊手五……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戏昆曲授诸红船子弟,变其组织,张其规模,创立琼花会馆。”
不过,佛山粤剧研究专家吴炯坚则认为,琼花会馆建立的时间要更早,只有本地戏班的林立,才会有琼花会馆的建立,而出现琼花会馆也是本地班繁盛的历史必然。
翻查乾隆版的《佛山忠义乡志》可以发现,在当时的佛山地图上,唯一标出的行业会馆,仅有位于大基铺的琼花会馆,可见其影响之大。
《佛山街略》 记载:“琼花会馆,俱泊戏船,每逢天贶,各班集众酬恩,或三四班会同唱演,或七八班合演不等,极甚兴闹。”
吴炯坚说,琼花会馆是本地戏班与“外江班”(即外地戏班)的艺伶排练、教习、切磋艺术之地。为供红船出入,琼花会馆在大基尾水埗头边建立了最早的粤剧红船专用码头——琼花水埗。在当时,埗头是要用钱购买的,能有一个以会馆命名的埗头,相当了不起。
在娱乐如此单一的时代,能汇聚四乡的粤剧伶人,可见当年的大基尾,应该是佛山人最喜欢的地方了。
可是,繁华落尽,便如梦无痕。
咸丰年间,粤剧名伶李文茂率众响应太平天国革命起义失败,曾作为义军大本营的琼花会馆荒芜废弃,20世纪20年代被拆建。从此,大基尾上“万人围住看琼花”的盛况不会再有。
如今,老居民能忆起的,已经是到上世纪60年的往事了。
78岁的郑玲在1964年搬到大基尾居住,一手拉扯大4个小孩,虽然苦,但生活在涌边的日子,让她多了一份人定胜天的坚韧信念。
当时的大基尾分成外围和内围,与佛山涌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是外围,往内是3、4米高、用砖头砌成的基围,再到内围的平房。上世纪60年代末以前,汾江河洪水每年都要“光顾”佛山。郑玲住在外围的平房,一家子总要遭罪。
然而,说起洪水来袭的往事,郑玲却咯咯地笑了,因为遭罪惯了,人就被迫想尽一切办法与天斗。她总结了一套洪水来犯的预警规律:每天水浸的时间都会比前一天提早一小时,若今天是12时,明天就是11时,如此类推,每年的4、5月份皆如此。
有预警,你就能想到防预,虽然面对凶猛的洪水,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与天斗,不一定会输。
住在涌边,与疍家人打交道自然也是常态。在郑玲的记忆里,疍家人在大基尾搭建的水棚,可谓之水乡一景。
“疍家人没土地没房,于是在水边打下木桩,用松树皮搭成一个几平方米的水棚,供一家人在上面住。”郑玲说,由于没人管,大家随便找位置搭,各种风格大小都有。
当记者感叹用松树皮在水上搭屋的神奇,郑玲哈哈地笑着说:“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于是,光是想像着这样一幅热闹的水乡风情画就备感有趣:在大基尾上,一排排规格不一的水棚,错落有致;大量的农艇来往于佛山涌,繁忙却守则;农妇上岸担瓜菜入城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为了生存,大家都忙碌地活着,一点也不敢懈怠。
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水路踞广州上游而处西江、北江下游,是通达省城的必经之路。水运流通畅顺,佛山成为原料和商品集散地,加上手工业繁荣,还成为闻名全国的四大名镇之一。
佛山水运的优势,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
65岁的何玉桃退休前是佛山市水运公司的员工,别看她小小的个子,却是开货船纵横四乡的人物。何玉桃说,上世纪70年代,佛山水运业达到鼎峰,她所在的水运公司职工达到1300多人。在大基尾有一家大新米机,四乡的谷就由她们运到大新米机碾米。
在陆路运输还不发达的年代,基本什么都用水运,包括甘蔗、猪、五谷、香云纱、酒、中成药等等。大基尾有猪仓,水路运猪到那里屠宰,还有香云纱晒染地“晒莨地”,在南方印染厂附近。
“10顿重的货船都能过佛山涌,水还特别清,满是鱼儿游来游去。”在何玉桃走过的岁月里,水运曾经撑起佛山的经济命脉。
有资料记载,最热闹的时候,汾江河聚集着从事水上运输的各类大小船艇约有500多艘,2800多吨,疍家人有1300多人。为了方便管理,市政府在大基尾、文昌沙新建水上新村,让疍家人居住。直到1983年,这些疍家人全部洗脚上岸。
大基尾的内河航运局宿舍长满植物。
如今,随着汾江河淤塞,陆路运输的发达,大基尾已经不通船。平时只有清洁人员撑着小木船在打捞垃圾。
以往,佛山涌河道繁忙,水运发达,农艇、货船川流不息,如今涌上只剩环卫工人清理垃圾的船只。
走进大基尾一带的街道,九曲十八弯,一般人容易迷失方向。居民随意晾晒衣物于屋外,天空被切割成一块块碎片。各种加建的二层楼把空间挤压得喘不过气,不少屋已空置,有的外墙剥落,有的窗户破碎仅用雨伞作掩护。
破败,在这里你只能想到这个词。自从汾江河受污染后,破败就跟这里紧密相连。
上世纪80年代末,住在水上新村的阿雯,每天坐船过佛山涌,到佛山六小上课。但她记忆中的河道,已经发臭。
大基尾对岸的水上新村还有许多老房子。
随着工业发达,污染日渐加剧,汾江河曾是佛山人的“痛”,虽然现在已然整治,但水乡风情难再复现。
“有钱的都搬走了”,几位在聊天的老婆婆用超高分贝的声音告诉记者,她们搬来大基尾时的情形,但最终的结果都是“曲终人散”。
大基尾老居民,每天都会相聚于此闲话家常。
走到涌边,记者试图想象大基尾昔日的繁华光景,但一阵阵恶臭扑面而来,所有的情愫都被打散了。
来源|佛山日报
编辑|王琦玥
佛山日报社全媒体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