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汇聚中华儿女澎湃激情的恢弘梦想,一次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历史抉择,一段回应时代之问不忘初心的豪迈征程。
在中国共产党诞辰96周年,举世热盼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中央组织拍摄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全景式深刻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历程,激荡中国。
制造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在宏大的改革叙事中,“佛山故事”22次闪耀镜头。央视频频聚焦的背后,是对佛山改革前行的礼赞。认识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成为这座城市的共同心声。
改革,让这座城市充满自豪自信
过去十天,佛山广大干部群众通过电视、网络等平台收看专题片。特别是当专题片的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第六集密集出现的佛山实践案例和佛山元素,让他们深感自豪,也更深刻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更坚定改革的信心。 “专题片中出现佛山醒狮、世纪莲体育中心、佛山新城文化中心等众多包含佛山文化元素的镜头,关注到佛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令人振奋。”禅城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事员姚成经历了禅城区行政服务“一门式”改革从启动到成为全国典型的全过程,看完专题片后深感“改革”两个字沉甸甸的分量。
“改革是为了方便群众。”姚成说,作为服务群众的部门就是要树立敢为天下先的进取意识,积极探索改革方法、勇于尝试改革新模式。同时敢于啃下改革的“硬骨头”,以创新解难题,为群众和企业办事提供便利。
海天味业品牌部经理郭晓峰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办理房产证过户再也不用几个窗口来回跑,一个窗口就能统一办。工作人员还提前告知办理周期,真是太便民了。”郭晓峰点赞说,佛山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彻底改变了各窗口部门多头管理的状态,老百姓办事“一个口进一个口出”,方便又快捷。
焕发改革热情、投身改革实践、分享改革成果,人民始终是改革的主体。全面深化改革因为紧紧扣住人民所愿,紧紧依靠人民智慧,而充满生机活力。在佛山,值得称道的改革措施远不止政务服务改革这一项。
专题片第二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用了将近三分钟的时间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佛山实践,讲述一场从有到优的供给侧大变革中的佛山故事。在重重压力下,佛山陶瓷行业选择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通过改革走出新路子。南海大城工匠、广东宏陶陶瓷有限公司副厂长余国明对此深有感触。他说,近年佛山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陶瓷行业,已经通过技术的改造提升,成功打造成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制造企业而言,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广东珠江开关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柏成说,佛山企业在降成本的同时,更需不断研究消费者需求,加大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
他希望政府未来能够搭建更多创新平台,将国内外优秀的创新资源、创新机构引入佛山,让佛山制造向佛山智造再向佛山创造转变,继续引领国内制造业发展。
高明区荷城街道经促局局长招志军以自己所在的街道为例表示,去年以来荷城围绕着企业技改、产业转型升级等方向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荷城在纺织、装备制造、塑料等优势产业的骨干企业中加快推进技改。接下来将聚焦新材料、制造装备、石化等行业领域进行强链、补链,并将通过降成本、优服务等举措来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提升荷城街道的发展后劲。
“佛山元素频频出现在专题片里,这是中央对佛山改革的肯定。”省委党校教授黄铁苗每天都认真收看《将改革进行到底》,他对专题片中出现的大量佛山元素印象深刻。黄铁苗表示,这充分说明佛山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佛山实际推进改革,让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内的很多领域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这种坚持改革的精神难能可贵。
改革,展现了一座城市美好未来
《将改革进行到底》 既是一张全面总结和展示全面深化改革的成绩单,又是一张描绘美好未来的蓝图,为广大干部群众带来新的期待。
专题片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中提到,习近平总书记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来看待。总书记提出,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这一论述让长期奋战在文明工作一线的市文明办副主任周捷深有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从24个字的表述变成市民的实际行动,佛山好人不断涌现。”她给出了一组数据,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省级道德模范1名、提名奖2人,中国好人18人,广东好人27人,佛山好人231人,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总数达1200余人(次)。
今年佛山迎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复检,周捷期待,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创建,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单位到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佛山好人好事将不断涌现,像一面面旗帜为市民群众树立道德标杆,成为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佛山这座岭南文化古城也将变得更加和谐宜居。
这座制造业城市的生态转型之路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第六集《守住绿水青山》 讲述了近年中国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频频闪现佛山龙舟在干净河水中竞技、市民在绿色覆盖的道路进行50公里徒步、农民捧着丰收的瓜果在高明盈香生态园微笑等画面。这也引起了佛山干部群众的热议。
广东长天思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阳见证了佛山环保治理之路。他感叹,佛山政府推动环保治理敢动真格,成果有目共睹,企业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环保治理越做越好。过去企业偷排漏排的乱象少了,环保治理向纵深推进,深入到市、区、村镇工业园区。“作为环保企业,未来我们也将进一步推动环保监测向中小型企业覆盖,共同守护佛山的蓝天白云。”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顺德杏坛镇副镇长、杏坛环运城管分局局长黄德明说,杏坛以水乡闻名,但村级工业园数量多。未来将按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做好村级工业园区整治,保护好杏坛的青山绿水。环境好了,一批优质水乡也将会成为市民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自城市升级行动之后,佛山越来越宜居。”容桂市民陈培仪两年前毕业后回到顺德工作。在她看来,近年来随着环境升级、村居美化、教育医疗提升等领域深入推进,市民切实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就连公交车车内环境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环境治理不仅要与自己的过去比。”市政协委员张旗康期待,未来佛山的环保工作,能够从末端的环保治理,到前端的原材料采购标准管控、到中端的工序标准和管理标准的管控,贯穿企业生产全程。
改革,永远在路上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革,只有不断地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不断地推进社会经济制度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才能促进社会经济事业的永续发展。佛山要继续走在前列,需要大气魄,更需要新思路。
专题片提到,就在今年,充满改革创新意味的“河长制”,在全国范围全面启动实施。河长们可以越过传统的行政边界,按照生态规律来保护流域生态。而佛山,正是全国最早探索实施“河长制”的城市之一。
佛山早在2008年就已经采取“河长制”整治汾江河,2013年起实施的“一河一策”治理等举措,与当下“河长制”工作有不少吻合之处。“实行河长制是治理思维和方式的革新,厘清了责任,活化了机制。”禅城区南庄镇镇长陈辅明说。
市水务局副局长刘剑锋表示,自全国2015年全面实施河长制工作后,我市在省内较早地成立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河长制工作方案,确立市、区、镇、村四级河长制。其中,佛山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河长”,是我国河长设置中力度最大的举措,为全省创造了经验。
“改革面对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正如专题片第一集《时代之问》中所发出的论断,佛山也必须坚定改革理想信念,继续攻坚克难,才能取得改革的胜利。
去年开始,顺德围绕招商引资、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工作体制机制上的创新,成立了全国唯一的科技金融产业发展局,正是适应现阶段全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新形势的改革新举措。
“专题片中提到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的政策体系,为今后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提供了新的思想方法。”顺德区经科局常务副局长谭素表示,下阶段要深入推进这些改革工作,包括成立专业的招商公司,开展资本招商、科技招商,发挥区内上市企业的龙头溢出效应和顺德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的撬动作用以及顺德特有的产业优势,吸引各类项目、资本、技术和人才落户。
“有创新人才才有原始创新能力。”佛山市科技局副局长梁达明说,以科技之力撬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关键环节是创新人才。近年来市科技局的科技预算资金用在人才团队引进方面占比最多,慢慢推动佛山成为拥有良好创新创业氛围的地区,吸引很多高端人才团队进来,未来这项工作还要不断推陈出新。
对于佛山未来的改革愿景,黄铁苗也充满期待。他认为佛山要在新形势下运用新的思路开拓前进,正如前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样,佛山准确抓住改革的“牛鼻子”赢得先机,佛山下阶段的改革更要有的放矢,需要加深调查研究,准确把握短板。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要发挥佛山制造优势,注重创新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作用,与深圳、香港等创新发展较好的城市对接联动,佛山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