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牢记使命扎实苦干|“大城青山·大美云勇”系列报道之感悟云勇精神第一篇

2017-12-08 佛山日报


缤纷林海、生态脊梁、人间桃源,云勇林场之美让我们赞叹;去与留的坚守,新与老的传承,舍与得的抉择,云勇林场人的故事与情怀令我们感动。连日来,伴随佛山传媒集团各媒体有关云勇林场的主题报道,人们走进最美林场,走近大城绿匠。
  

一方人培育一方水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种植这片林海的同时,云勇林场人沉淀了可贵的精神品质,融入青山,融入佛山。
  

近60年来,是什么力量让云勇林场人始终雕琢和守护着这片青山?牢记使命、扎实苦干,改革创新、争创一流,久久为功、绿色发展,这些闪耀在大美云勇林场人身上的可贵精神,是回荡在大城青山上空的答案。云勇精神,属于林场,属于佛山,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前行者。  


▲云勇森林公园。/佛山日报记者黎汉沿 摄


“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


从一棵树到一片“海”,塞罕坝机械林场靠着三代人跨越55年的漫长接力,在一度寸草难生的荒凉贫瘠之地种植出112万亩的人工林,这是推进绿色发展的生动缩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典型范例。
  

塞罕坝的绿色奇迹和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的动人故事,在中华大地传颂。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召唤塞罕坝精神的火种从北到南成燎原之势。
  

在与燕赵大地遥遥相望的岭南佛山——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制造业名城,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前列的先发地区,也有那样一群人,用近60年的时间,前赴后继,种出一片生态服务价值评估超26亿元的“中国森林体验基地”“中国最美林场”。他们,就是云勇林场的三代林业职工。
  

塞罕坝是护卫京畿重地的生态屏障,云勇林场则是城市绿肺,更是一座工业之城践行“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绿色样本。定位有别,精神相通——不忘种植树林的初心,不忘守护那片绿色的初心,用牢记使命、扎实苦干的精神,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牢记使命

守护心中的那片绿色

  

牢记使命,是在筚路蓝缕开荒创业的年代里完全凭借肩扛手提的人力,在荒山里种出那片绿色。
  

1962年进入林场时,最多的时候,谭仲驹要和同事一天种上1000棵树,光脚蹚着黄泥路,饮山泉水,吃“高山饭”。
  

1968年到林场工作时,林伟基每天要走2个小时到离场部20多公里远的“西伯利亚”工区,一天完成种400棵树的定额,自己挖坑自己抬苗。
  

牢记使命,是在陷于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选择时,放下短时的个人得失守住那片绿色。
  

1996年左右,云勇林场的木材产量锐减,木材加工等项目受到明显挤压,收入随之减少,职工生活日益困难,最艰难的时候,几个月发不出工资,上百名员工眼巴巴等着林场出粮。可彼时大家心里想的仍然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绝不能动私分林场变卖“家底”的念头。
  

2000年左右,国家提出国有林场生态功能定位的发展方向,鼓励国有林场积极探索改革。摆在云勇林场面前的路不止一条:继续走商业性林场的路子;一半做商业林,一半做公益林。无论哪一种,3万亩的林场,按照每亩5000元的收入计算,获益都极为可观。但云勇林场完全放弃了商业性伐林,开始了整体转型为生态公益型林场之路。
  

牢记使命,是既把握自然规律,又紧跟种植技术的发展趋势,用科学的思维和方式护卫那片绿色。
  

从前,林场职工就知道,上山造林有讲究,树苗不能浇水,只能靠雨水。为了确保成活率,他们会在春季造林时干足一个月不休息,赶在清明节前种下树苗,以防错过了最好的时节后温度升高,雨水不足。
  

现在,林场引入多名林农专业研究生,开展云勇生态林养护中心生态景观林抚育技术研究、越南抱茎茶等几种花茶在风景林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油茶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云勇森林公园植物本底调查与保护等科研项目,以科学手段和专业知识精准提升森林质量、调整树种结构、保持生态稳定性。


  


扎实苦干
把岁月献给莽莽青山


扎实苦干,是老一辈林场人沉得住性子,耐得住寂寞,早早就为后来者定下了精神航标。
  

云勇林场场长苏木荣是茂名人,1995年来到林场时,身为家中独子的他,春节坚守岗位,在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对着冷锅冷灶自己一个人煮饭吃。更有老职工在又黑又冷的冬夜里,独自坐在小凳子上,烤着一小堆火,一个人拉着二胡,对抗深山绿林里与世隔绝的寂寞。
  

扎实苦干,是从五湖四海而来的林场人落地生根,为了绿色事业将此处作故乡。
  

毕业于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林学专业的五工区工区长李国平,2002年来到云勇林场后,原来留在湖北的妻儿也随其举家迁到佛山。完整经历了林场十年林分改造的他,言语间全是对林场美景的自豪,“我们整个林场都很漂亮,山上种了红木、火绿蓝、弥勒槐、迎香等很多树种”,还有对植树造林的专注和用心,“种树是有学问的,不是说随随便便就可以。要求深打坑、浅种、反倾斜,就是洞要打深,施底肥,但树根不能种太深,还要在山坡上弄出斜面,保水保土。”
  

扎实苦干,是新时代林场人面对纷繁的诱惑和多样的选择,仍然决定将青春和智慧交付给莽莽青山。
  

生于1988年的江门人叶小萍,拥有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学历。放弃了深圳一家上市公司的就业机会后,她来到云勇林场上山调查、采集数据、观察树种,“虽然我们的科研力量还很单薄,但是做起来很有成就感。”
  

生于1991年的安徽人查钱慧,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她的微信签名是“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深夜到山上等候红花玉蕊开花,观察虫子破蛹成蝶,当同龄的姑娘在繁华都市里享受现代化的一切便利时,她醉心于与林场的动植物打交道,并在看到它们的第一眼就准确喊出名字。




生态佛山
现代化美丽新城渐行渐近

  

爱因斯坦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见微知著,任何大时代的波澜壮阔都诠释在个体命运的浮沉周折里。云勇林场的那一群人、那几代人,于生活,于事业,于信念的取与舍,进与退,迷茫与坚定的跋涉轨迹,就是佛山不断认清发展规律,不断洞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奥秘的进化史。云勇林场人对生态价值的认识和守护,就是佛山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的典型缩影。
  

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没有一个国家成为工业大国而不曾遗留环境破坏问题、付出艰难治理的代价。泰晤士河曾经看不到一条鱼;美国洛杉矶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受光化学烟雾困扰;为了治理最大的淡水湖琵琶湖,日本历时近30年才初见成效……
  

学界有一条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条倒U型曲线通常被用于讲述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无一例外遭遇过的一段困境:经济越发展,环境污染越严重。
  

今天的中国,正攀爬在这条曲线陡峭的上升区间,走入一个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抉择期。而佛山,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制造业名城,是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前列的先发地区,毋庸置疑,摆在今日之中国的关于发展和环保的两难抉择,会巨细无遗地投射在这个工业之城、经济重镇。如同一声声穿透苍穹的质问,响彻在岭南的无垠天地间:理性与欲望的龃龉,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承载能力的冲突,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较量,该怎么办?
  

精心调适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尽最大可能维持两者间精细的平衡,不仅是经济问题、技术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这是对人类智慧和伦理的双重挑战。这样的挑战,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之内,都不会消失。随着经济版图变迁和社会转型,在局部地方甚至还可能激化。
  

佛山怎么选?
  

经济与生态双赢的道路,远非想象的那样平坦。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关乎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调整的经济变革,也是一次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绿色革命”。
  

其实,云勇林场人已用行动作出回答。对佛山而言,并不需要犹疑,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转型升级、以转型升级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日益清晰,一个天朗气清、绿色生态、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美丽新城渐行渐近。

            


今日精选


 佛山大风降温!下周可能还有一波湿冷等着你……

② 老公月月上交工资就为了早日买房,但看到老婆手机的“10年账单”时,瞬间崩溃!

③ 请扩散!这有一份重要通知,赶快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



总策划宋卫东

策划|陈晓大

统筹|佛山日报记者尹保山、于祥华

采写|佛山日报记者陈莎

编辑|王琦玥

佛山日报社全媒体整理发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