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蓼坪乡清水村村民周志军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2018年,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到佛山参加培训,随即生出一个梦想:向紫南村看齐,向千亩基地靠拢。回到家乡,望着荒芜的土地,满身干劲的他暗自盘算:实现这个梦,至少需要10年。在佛山工作组驻甘洛工作小组(下称“甘洛工作小组”)的帮扶下,周志军的梦想按下了“快进键”。“凉山北大门,雄奇在甘洛”。“雄奇”是大自然赋予甘洛的禀赋,却也是甘洛脱贫致富的阻碍:地无三尺平,地质松软,山体滑坡频发……道阻且长,初心不改。甘洛工作小组扶贫干部咬定目标不放松,突破艰难险阻,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地质松软,便引渠灌溉;暴雨洪涝,便建池蓄水;道路受阻,便绕道前行;发展滞后,便产业引领……“做扶贫工作就要像养孩子一样,用心用情用力,道路选好了就要心无旁骛地坚持走下去。”甘洛工作小组组长,甘洛县委常委、副县长杨常青说。
“让他们有事干,有钱挣,这样他们才能住得安心,稳得住”
昨天,清水村村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与安全住房抽签分配,5天内他们就可以入住新房。红顶黄墙,入户大厅宽敞明亮,厨房灶台整洁,有独立的卫生间和阳台,还有覆盖全屋的无线网络,出门不远处便是幼儿园和休闲广场……提前探访时,记者也不禁感慨:“赶上碧桂园样板房了。”“这里能安置470多名贫困户,可以说是甘洛县最好的安全住房。”清水村安全住房施工技术负责人李昆云说,附近还规划了圈舍,保留当地村民养猪牛羊的习惯。
▲甘洛工作小组在甘洛县蓼坪乡清水村建设安全住房,打造搬得进稳得住的综合示范点。图/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报道组记者徐春阳摄“继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让住在大山深处的彝族同胞搬进安全舒适的新居,解决他们交通出行的难题;发展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种植养殖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2月到凉山视察工作时为凉山脱贫攻坚开出的良方。脱贫奔小康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保障脱贫的质量,就必须着眼长远发展。甘洛工作小组以安全住房为核心,系统设计规划扶贫项目,让村民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我们不能让他们搬进新家后为生计发愁,得让他们有事干,有钱挣,这样他们才能住得安心,稳得住。”杨常青说,围绕安全住房,在周边因地制宜规划布局了种植、养殖、旅游等产业,同时尽可能地尊重村民的生活习惯,配套适宜的公共服务设施。▲杨常青(右二)在蓼坪乡蓼坪村与村干部商议安全住房建设问题。/受访者供图清水村附近的土地是高寒山地,平常杂草丛生。9月,当记者站在清水村高山蔬菜基地的办公楼上远望,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绿油油的蔬菜。3月至今开荒1080亩土地,36天建成办公区域,40天完成千亩土地水管铺设……这样的速度不要说是村民,就连甘洛县德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宋良都不敢相信。甘洛工作小组的用心投入和高效率创造了这一奇迹,也给当地企业和村民带来信心。“有信心扩大基地面积。”高宋良说,甘洛工作小组向他们提供了资金等支持,帮助他们完善配套设施,提供肥料种子,连拖拉机都配好了,所以半年不到就取得这样的成效,安置百余名村民就业。在山下蔬菜基地干活的清水村村民张沙布莫满脸笑容,“以前村民都外出打工,这里的地荒了好几年。现在好了,种上蔬菜,又有新房住,外出打工的人都回来了。”张沙布莫说。
▲在甘洛县蓼坪乡清水村高山蔬菜基地,村民正忙着干农活。图/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报道组记者徐春阳摄作为高山蔬菜基地合伙人,周志军还有一个远大计划:在佛山帮扶和甘洛县政府共同努力下,争取打造尔苏藏族文化第一村,修建尔苏藏族文化展览馆和手工艺品制作基地后,发展文化旅游业。他计划将不远处的牛角海包装开发成“夏看繁花冬赏雪”的景点,结合尔苏文化,打造尔苏部落,开农家乐。“将在外打工能歌善舞的年轻人请回来,让大家在家门口致富,也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周志军说。甘洛县殷家湾村村民曾德均是一名残疾人,十几年前,他看到别人养鸡赚到钱,便也想通过养鸡致富。由于条件有限,他只能在山上随意搭养鸡棚,鸡棚里整日臭气熏天,并不利于鸡苗成长。一来二去,曾德均并没赚到多少钱。在走访调研中,身残志坚的曾德均引起了甘洛工作小组的注意。“他自身能力、精神状态好,这是难能可贵的。”杨常青认为,曾德均具备致富能人的特性,值得重点培养、扶持。在甘洛工作小组的大力支持下,曾德均将鸡场搬下山进行规模化养殖,一个新的致富思路打开了。曾德均成立“甘洛县永祥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养鸡场一期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形成了一条从鸡苗到成鸡的养殖产业链。“从鸡场选址到政策支持、资金帮扶,工作组给了我很多帮助。”曾德均无比感激。值得一提的是,曾德均每年会将养殖场40%的利润转给残联,再分发给25户残疾人。他的养殖场还雇佣了当地8个劳动力,其中两个是残疾人。7月,一场洪水淹没曾德均的养鸡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97000多元,他的资金链断了。甘洛工作小组及时出现让他重拾信心。“我们将利用结对帮扶资金,继续投入50万元,帮他渡过难关的同时,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改善提升养殖技术,并提供一些生产设备和设施,努力使之成为甘洛县养鸡示范项目。”杨常青说。资金支持能解一时之急,却不能解长远之忧,甘洛工作小组深谙此理。“不仅要给资金,更重要的是带来一种理念:扶持一个能人,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从而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路。”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甘洛工作小组一年多时间里就因地制宜启动了一批项目。一个能人带动了一个项目、一批村民,打开了新的发展局面。周志军、曾德均是这样的能人,甘洛县黑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罗大有也是这样的能人。一阵阵雨过后,黑马乡大马士革玫瑰种植与深加工基地云雾缭绕,宛若仙境。罗大有激动地向记者描述起这片基地未来的景象:近千亩的玫瑰花海,现代化的精油提炼车间,一瓶瓶玫瑰花水将从这个山沟里走向世界,村民也将获得可观收入……
▲甘洛县黑马乡大马士革玫瑰种植与深加工基地云雾缭绕,宛若仙境。/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报道组记者徐春阳摄与清水村高山蔬菜项目一样,这个项目也是在不到一年时间建成的。“前期土地流转,是甘洛工作小组挨家挨户做工作完成的,他们连销路都给我们找好了。”罗大有说。
致富能人带动效应渐显,让杨常青对更多项目的落地充满信心。“杨常委,下周我要去州里参加致富能人培训班。”周志军略显骄傲地汇报。杨常青回答:“你不是上周刚去外面培训回来吗?项目进入关键期,你再考虑一下时间安排。”周志军说,一年多次外出培训,外面的理念对他产生了很大冲击,眼界也全面打开,学到了不少产业发展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我的梦想就是把清水村打造成像佛山紫南村这样的村庄。”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杨常青看来,扶贫就像培养小孩,要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让他学到更多能力,小孩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能人带动,产业帮扶正是这种工作理念的体现,“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通过产业带动,实现‘造血式帮扶’,为甘洛的长远发展铺路。”
▲黑马乡大马士革玫瑰种植与深加工基地未来将成为玫瑰花海。日前,基地里套种的辣椒丰收了。图/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报道组记者梁建荣摄在去往蓼坪乡达杆依村养蜂基地途中,一棵上百年的丁木树静静地矗立在路旁,像一名站岗的士兵,这棵树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红军树”。据传1935年5月23日黄昏时分,红军顺着“南丝绸之路”跋涉上甘洛县的蓼坪村,当地村民热情邀请红军到家里休息,为红军烧水做饭。由于红军战士多,便在一棵正在开花的丁木树下搭起帐篷,红军著名将领左权等人都住在树下。后来当地人为了纪念红军,给树取名为“红军树”,并一直保护至今。杨常青已经不知多少次从此经过,每一次经过,他心中都有无限感慨:“红军当年不畏险阻,突破重围取得了伟大胜利。今天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何尝不是一次新的长征。”刚经过“红军树”不到两公里,上午的一场暴雨阻断了前进的道路。杨常青立即作出决定,倒车往回走,并掏出电话告诉养蜂基地负责人,道路因泥石流中断,无法前去基地。“过两天,一定去看你。”杨常青说。对方安心挂了电话,他知道,工作组说了来,就一定会来。这事有先例。就在今年8月,杨常青去看项目,暴雨导致山体滑坡,洪水滔滔,切断了他们前进和后退的道路。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叫消防救援,坐滑索到对岸。这次脱险,他甚少对人提起,事后亦没失约。山体滑坡、泥石流阻路,对于甘洛工作小组而言已经习以为常。这条路走不通,绕道也一定要定期下乡了解项目进展,协调具体事务。黑马乡大马士革玫瑰种植与深加工基地离甘洛县城约一个小时车程,但由于8月暴雨导致成昆铁路埃岱段山体滑坡,道路长期中断。道路中断却断不了甘洛工作小组对项目的牵挂,每次甘洛工作小组都要绕行石棉、汉源县(雅安市辖县),行车近4个小时去看项目进展,一个来回就得两天时间。在甘洛,杨常青有“保温杯常委”的外号。蓼坪乡党委书记木乃步打解释了由来:“有的乡偏远难行,为了节省时间,多看几个项目,他就带个大保温杯,买几包泡面,饿了就在车上吃泡面,不再绕道找吃饭地方,很多司机知道,就传开了。”“一年多了,看到甘洛工作小组真金白银、真情实意的帮扶。”木乃步打感慨道,有些扶贫是有形的,比如硬件建设;有些扶贫是无形的,比如佛山干部求真务实的精神、积极向上的态度,对他们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与佛山干部交流时,阿兹觉乡乡长姜阿支也很有收获。“接触后,发现他们工作特别细致、特别扎实,工作效率也很高。”姜阿支说,她经常被工作组领导要求尽快提交一些表格,实施项目时也被要求紧密跟进,“对我们要求特别高,对我们各方面都是一种锻炼。”“我们来甘洛,是来干事,不是当领导。”杨常青说,初到甘洛,为了和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他不到半年就学会了一口流利四川话。对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杨常青充满信心:在脱贫攻坚这条新的长征路上,甘洛工作小组定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甘洛人民脱贫致富画卷上写下佛山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者:在帮扶甘洛脱贫攻坚路上,最大的工作亮点是什么?杨常青:开展扶贫工作就像培养小孩,通过帮扶让他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能力,这样才能行稳致远。所以,我们首先解决安全住房问题,围绕安全住房打造搬得进稳得住的综合示范点,并结合乡村振兴,把产业发展、幼儿教育、农村党建、人才培养等元素都融入进去。比如,将村民集中安置后,同步配套产业规划。通过产业发展培养一批人才,让他们成为致富带头人、村务管理者等,为乡村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扶贫协作不仅仅是带来资金,更要从长远角度来谋划相关工作,这样才能保证乡村长期脱贫。
▲甘洛工作小组在甘洛县蓼坪乡清水村建设的安全住房。图/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报道组记者徐春阳摄
杨常青:帮扶甘洛,对我们而言,是一次全方位的锻炼。在完全不同的环境里,什么工作都得亲力亲为,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工作方法,掌握当地的语言文化,不断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这样才能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有了他们的支持和佛山大后方的鼎力相助,我们才能在脱贫攻坚路上越走越稳。脱贫攻坚工作是一次新的长征,我们要充分发扬新时代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脱贫攻坚之路。在革命先烈洒过鲜血、做出巨大牺牲的地方,只有把工作做实做深,继续走好新的长征路,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
来源丨佛山日报
文字 | 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报道组记者程虹、梁建荣、付国华
编辑 | 周志钊
佛山日报社全媒体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