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临其境,徜徉在表演艺术新天地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胖鼠享酪 Author Robin陈大牌

2019表演艺术新天地落下帷幕。历届跨时最长25天,剧目最多18部。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来自观众的体验与感受。作者陈缘皓,曾是2016年“表演艺术新天地”的志愿者。今年艺术节期间,他作为观众,在9天里看了16部戏:

5月16日


17:30舞蹈《燃情弗朗明哥》

艺术节官宣当天,看到这个剧目就让我猜测是否就是首届艺术节来过的舞团,果然。

只是那年舞团是在艺术节的第二周到来演出,因为毕业事宜,我返校错过了。今年有意赶赴首演,为了弥补缺憾,也为了某种仪式感。

关于弗朗明哥,偶有听闻,少有见闻,也许曾在电视上见过,凭借碎片的印象,在心里存有一些自己定义的关键词,“热烈 激情 优雅 暧昧 性感”,尽管是在人来人往的购物广场,在乐曲、节奏、舞姿、艺术家、服饰、造型、灯光等协作配合下,还是会让我联想到自我设定的场景中:那是美洲小镇(注:弗朗明哥是西班牙传统舞蹈)的一座木屋小酒馆,打开木门,里面不大却也足够舞者与顾客一同起舞,一旁吧台上堆着几个装酒的大木桶,有位胖伙计伴着节奏,偶尔给顾客倒酒,偶尔刷刷酒杯,偶尔配合呐喊拍手……



(图源@爱丁堡前沿剧展)


5月21日


19:00舞蹈《踢踏先锋》

踢踏舞在我的记忆中,是活泼热血沸腾的。现场的表演也足以调动人心。

相比到场在下沉广场看到的“小剧场版”和在朋友圈刷到广场上演的“快闪版”,个人可能会更喜欢一个开阔空间的展现吧。



(图源@爱丁堡前沿剧展)


5月25日


16:00咖啡剧《你听·新娘》2.0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在公共场所,不经意间听到身旁陌生人的故事,有时甚至会与我们产生某种联系而引发不同的后续。这就是《你听·  》系列的形式来源,从首届艺术节得知后,就对它抱有好感和期待。今年已是《你听·  》系列的第三次演出了。

今年我坐在了背靠演员的一桌,我的视野便集中在观众和顾客这一面。如果演员有邻桌,而且是不知情顾客桌,当顾客不经意间听到演员的某段台词(比如八卦或争执)时,会有什么样的表情或反应,甚至会有什么突发状况引发演员去即兴化解,这些是我个人比较期待的,有点遗憾,少了点“意外缘分”。

还记得第一次看《你听·  》系列,当天我忘记打开耳机,坐着无聊便看着周围,大家都各做各事或若无其事,我也看不出哪一桌是演员,也只能耐心“等候演出开始”。后来好像是同桌的人提醒,我才打开耳机,演出已过半。现在想来,按我的理解,演出本身的故事内容,也许只是提供了在场的人进入一段故事(体验)的引子,必不可少但又不是最重要的,分布在四周不同空间的人们,通过不同方式听看所做出的反应,才共同完成了这出表演。


5月31日


19:35实验越剧《小城之春》

我好像不太会主动去欣赏这类,我自认为带有“吴侬软语”“江南水乡”标签印象的表演,但倒也很乐意去了解体会。

演出开始,唱腔一出,就很有新鲜感和惊喜感。近距离观看,演员的表情细节也很到位,特别是眼神。垂帘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个元素,有江南湿雨的地域气候特征,有一方婉约情感的朦胧含蓄,有场景所需的布景作用,有围城主题的寓意象征。

(当天成功安利了同事到场观看,果然对同事喜好)


6月1日


12:15环境舞蹈《回到车上》

第一个毫不犹豫抢的剧目。因为特别,也确实特别。

全程在一个欢乐的氛围下进行。印象较深的,有“独得恩宠”的公交C位,有多次情不自禁模仿舞蹈演员而“斗舞”的小朋友,有几次偶然发现车窗外刚好看见车内情景的路人的好奇反应。

(期间还发生了一件糗事,当我们被带领到一片草地时,我拿起手机打开录像,耳边传来小朋友对家长的吐槽“有狗屎”时,我就隐约感觉脚底不妙,果然,我踩到了开启六月的“好运”)

(图源@爱丁堡前沿剧展)


15:00亲子互动体验《蚂蚁雄兵》

恰逢儿童节,看着一群小朋友跟着“蚂蚁”搬运,感觉满广场的童真。

(后来成功安利了同事带着儿子前来玩耍)

(图源@爱丁堡前沿剧展)


16:00声音剧场《解放日》

光看剧名,会抱有主旋律枯燥的怀疑。剧的形式,会引发如何呈现的好奇。而这两点,直到当天才真正揭晓——就我一人,在一个当下属于我的空间,戴着耳机,一边听里面不同人的讲述,一边拿把尺子,划开“记事本”,看讲述中的一小段文字和一张反映当时的图像。

听第一个故事,还处在最初的领会适应演出形式阶段,之后便渐入其中,回到上海解放日,到几个平凡人物的身旁,看他们的这一天,想上海的这一天。我会好奇《码头》中船上人呼唤的岸上人,是不是就在岸上的人群中,甚至就是他看到的那个?我会担心《白旗》里的胶卷是否完好,最终能不能保留下那些难得的画面?

每个故事的配音者,都通过自己的声音特质为听众描绘了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最喜欢的是《伙伴》,配音者的声音让我联想到青涩纯善的小战士,年少便已加入战火,与一只流浪小猫的偶遇和短暂相处,让他有了收养的念头;在安顿好小猫之后,又再次冲入战火。也许大多数听众都会担心他们能不能活着吧?但也许马上又能得到答案:他们都代表着年轻新生,而且这一天,是《解放日》。

翻到最后一页,发现主创表里,有认识的艺术节工作人员,更是惊喜,而他们,不也正是平凡又特别地诠释每个平凡又特别的人物和各自平凡又特别的一天。

当中,还有一段特别的体验。我在湖畔的长椅上听着,期间来往过一些人,几次抬头发现他们都做着自己的事,似乎没有注意到我,甚至连一只溜达的狗从我跟前一来一去,都没有凑过来嗅嗅,这一切让我有一瞬恍惚,就好像我坐在时空长椅上,人短暂消失在当下,回到了70年前的同一个地方。


18:45户外装置音乐《夏日烟云》(民谣演唱)

湖心岛,游过一条大鱼,映过一轮明月,这一次,是一朵落入凡尘的云。

对岸是车辆来往的马路,周围是高耸的大楼,看着装置艺术家呈现的烟云,听着澳大利亚民谣歌手的演唱,当下会因为难得而感恩,繁忙大都市,哪怕是休闲放松的公园绿地,又有几次能有此情此景,如今公园上的那一小片天空,便不再只是为了透气,还可以自在享受呼吸。


19:40新马戏《绳上精灵》

印象中的马戏杂技,往往依靠着高超的技艺去赢得惊叹与掌声,而这场表演,还让我看到了乐趣与浪漫。

(滑动看图)


20:45水画光影秀《70年天际线》

相信看过的人,脑海里都会对那面投射艺术画的墙留下印象;相信到场的人,手机里都存有一张张充满艺术感又独一无二的壁纸。


6月5日


17:30舞蹈剧场《羽》

当天观剧状态不太好,过程中久久没看明白而有点犯困。

我应该提前看看剧目介绍,找一个引导参照。


18:45户外装置音乐《夏日烟云》(大提琴演奏)

这一次,我有了新的发现。大提琴的曲调,可以在天空中回旋悠扬,也可以在湖光倒影中荡气回肠。


19:45舞蹈剧场《回声》

有点可惜吧。

我还是应该提前看看剧目介绍,能有一个引导参照去理解作品本身,否则单纯看一些舞蹈动作,会让我不自觉联想到近期街舞节目,从技巧看点上去比较舞剧演员和节目Bboy舞者。

演出过程还出了点小状况,其中一位舞蹈演员,几次从幕侧跑到控台沟通,注意力也不免被场外状况分散了。


6月6日


19:40多媒体互动电子乐《炫彩魔音》

形式气氛都不错,台下不过瘾,有种想上台一起玩的冲动。


20:30沉浸式影音舞蹈《一沙一世界》

观剧前,所有的讯息了解仅限剧名和形式的大体认知,观剧后,却引发了许多零乱无章、难以言表的想象:(如下,已尽力归整)

也许是世界自然的一种展现。世界是物质组成的,一粒沙,没有生命,却有灵魂。代表灵魂的人(们)就存于颗粒圈中,在看似缓慢又“一眼万年”的宏大宇宙之下,这颗微小沙粒便主动被动地变换着形态。

也许是时空穿越到了远古,在那个人类还是穴居的时期。艺术家现场演奏,从乐器本身到乐器声响,都营造了一种洞穴秘境感,舞蹈家像是幻化成观众的一双眼,带领观众去探寻人类的起源。

也许是未来的预想。星空浪漫充满幻想,好奇欣喜兴奋紧张揪心……各种对未来猜测的感性情绪;但同时投射着未必能懂的数据坐标符号,不免联想到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等人,而让自己心生敬畏保持理性。

最后的设计,竟还有一种艺术电影片尾感,仿佛看了一场立体电影。

有点细思极恐,宝藏剧没错了。


6月7日


19:40形体喜剧《大艺术家》

“真无聊”的真“大艺术家”。

 “(演后谈:)艺术创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观看过程中,脑中几次闪过“好‘无聊’的大艺术家”,但那些“无聊”的行为,又确实是一次次巧妙精准地把观众逗笑。也许主创们有这么一点意图,希望通过喜剧方式呈现艺术创作过程,从而让部分观众在欢笑过后,更能思考理解艺术创作者们的表达与心血吧。

“(演后谈:)舞台呈现的背后,就是经过不断的练习再练习。”演出有几处调动观众紧张情绪的设置,如一个向桌边滑动的杯子,在即将到达边缘而坠地之际,被演员从容端起。当下我便感叹,这背后要经过多少练习,使演员彷佛有了魔法控制般,使物彷佛有了灵性自控般,才能达到如此流畅自然、人物合一的效果。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相信每个观众脑海里,一定都会有难忘的画面。

(图源@爱丁堡前沿剧展)


6月8日


19:30创新环境戏曲《京探》之“做表”

第一个毫不犹豫抢预约的剧目,也是今年艺术节看的最后一个剧目。

前年《京探》系列在艺术节的首次上演,因为我的排期失误,取舍之下错过了。今年也算弥补缺憾吧。

去年在艺术节看的实验戏剧《夜奔》和创意环境戏曲梨园戏《吕蒙正·过桥入窑》,至今内心仍存有对艺术家技艺的敬佩。和《京探》系列一样,都借助一定的创新方式来展现传统戏曲,会因此吸引部分人前往了解(可能在日常,当戏曲在电视出现时,多数人会选择换台)。而我个人对传统戏曲的魅力还有一点想法,也许对其中的门道了解越多,越容易喜爱甚至着迷;惭愧讽刺的是,我仅有的一些常识(如绕场一圈表示日行千里),还是在高中英语课本一节传统主题中了解到的。虽然此次《京探》选择了侧重“做表”呈现京剧的“舞台行动”,正式演出前还有沉浸式的“后台零距离”,但我个人还有点期待,是不是能通过一定设计,如在后台部分,能对正式演出中会出现的一些舞台行动,做一些拆解式的科普。

去年的《吕蒙正·过桥入窑》,让我因懂得闽南语、听出了部分人物语言的讲究而有种领悟后的欣喜,更因梨园戏源于家乡泉州而别有一番感受。离乡工作,却在这样一个城市一片商圈一座建筑里看到家乡戏,是自豪又感动的,但还是惭愧又遗憾的,对梨园戏的了解更是仅限于初中乡土教材中的一张插图。在《京探》的演后谈中,同样存在着类似的感受,暂且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一种传播传承的紧迫感吧。好在,我觉得艺术节提供这样的平台,也许也是一种希望的出路。


真诚感谢发起主办单位和策展团队工作人员

谢谢!


你可能还想看 

活动招募 | 理想主义者的生存之道

策展手记 | 人生若只如初见

文化十分 | 没去过这个艺术节,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戏剧迷

最后一天,我们不说再见!

新民晚报·格调 | 移步换景 人在剧中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