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会实践 | 传播学院:青年新闻人,重走解放路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主题采访活动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福建解放70周年,福建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长期奋斗的结果。人民解放大军完成了党所肩负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为新福建的建立奠定了雄厚的政治、经济基础,开启了福建新的历史纪元。为此,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东南网合作策划此次主题采访活动,活动组织青年学生前往福州、厦门、福鼎、武夷山、龙岩五地,旨在充分发挥传播学院学科优势和专业特点,发挥省内主流媒体舆论引领、彰显高校青年学生社会责任。策划此次主题采访活动,是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为大力营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浓厚氛围策划的重要活动之一,意在营造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吹响奋进号角的良好氛围。活动圆满完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图为实践队队旗)



7月15日上午,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习社成立暨“青年新闻人 重走解放路”主题采访活动出征仪式在我院举行。福建省委宣传部领导、福建日报和东南网相关人员、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团委各级领导以及传播学院党政领导、师生代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习社成员及学生记者参加活动。出征仪式上,各级领导、业界同仁、学生代表分别从自身出发并充分结合实际现状且应时代发展之需发表了重要讲话,参与活动的领导来宾分别为“青年新闻人,重走解放路”主题采访活动五支采访队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授旗,为其三天的实践活动启动。本次出征仪式,让实践队员明确了活动意义,激发了实践队员的实践热情,实现了“青年新闻人,重走解放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采访活动的预热。


(出征仪式现场)


(院长谢宗贵致辞)


(福建日报社编委会成员、东南网总编辑曾武华致辞)


(东南网青年记者仇浩发言)


(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习社学生记者陈辰发言)



(与会领导来宾为采访团授旗)


(采访团授旗)


(全体参与出征仪式的来宾、师生合影)


(部校共建、校媒合作座谈会)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

福州电视台对活动进行采访报道)


福州

实践队

    沿着先烈的足迹感受70年巨变


1949年8月17日,福州宣告解放,为纪念福州解放,政府将解放军开赴福州市区所走过的沿线道路合并命名为八一七路,横亘闽江之上的万寿桥更名解放大桥
“青年新闻人 重走解放路”主题采访活动福州队的5名青年师生通过采访革命先辈、参观纪念馆和重走解放路等方式开展实践活动,重温了福州解放战役的革命岁月,感受到了7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师生们采访了福州解放战役的亲历者、福建省军区原司令员卢福祥,他生动细致的描绘将师生们带回70年前的峥嵘岁月;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杨卫东讲述了八闽大地的红色基因与革命传承,馆内详实的图片、珍贵的实物和生动的视频使大家感受到了艰苦奋斗的历程,缅怀革命先烈,走在如今车水马龙的八一七路和解放大桥,师生们感受到了福州这座城市解放后日新月异的变化。


(图为采访现场)


从前期选题策划到实地采访,再到后期内容制作,青年师生在红色革命教育传统中边采访边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新闻观,也提升了专业水平。队员们纷纷表示,作为青年,要继续保持无畏艰难险阻的精神,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采访后实践队成员与受访者合影留念)


福鼎

实践队

    闽浙边城精彩的历史嬗变


福鼎市,1949年6月11日,人民解放军三野七兵团二十一军由浙江温州入闽,福鼎解放。
福鼎市位于闽浙两省交界处,福鼎实践队于15日下午抵达福鼎市区,展开了为期三天的采访实践活动。他们先后前往了福鼎城东阮家尖山的革命烈士陵园,福鼎市鼎文化公园,福鼎市档案馆和方志办,福鼎市著名文化学者、福鼎文化馆原馆长马树霞老师家中,距市中心30公里远的店下镇巽城村。他们瞻仰为福鼎革命、解放、建设和发展牺牲的英烈,深刻领略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向档案馆副馆长和福鼎党史办原主任朱江平老师了解当年福鼎解放的具体情况,在与福鼎市太姥山管委会副主任、福鼎著名文史专家白荣敏先生的交谈中,学习有关福鼎解放前后的人文社会状况以及内涵深厚的太姥文化,与年近九旬的马树霞老师深入交流福鼎解放战争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了解到,70年前那场激烈的巽城战斗标志着福鼎陆域全境解放,实践队员们采访了两位解放战争亲历者林宣桃、吴行满老人,实地查看了巽城战斗的遗迹,参观了中国最北红树林湿地,并向当地村支书了解了近些年来巽城的发展及未来规划。


(图为实践队员在福鼎革命烈士陵园合影)


(在福鼎市档案馆查阅资料)


(在福鼎市档案馆采访)


(采访福鼎市文化学者白荣敏)


(走访福鼎市文化馆原馆长马树霞老人)


(在福鼎市店下镇巽城村合影)


通过为期3天的采访和实践,师生们将一个个镜头、一段段采访、一组组照片进行整理和剪辑,力图通过影像的魅力讲述好精彩的福鼎解放故事。他们纷纷表示,福鼎市70年前的峥嵘岁月令人难以忘怀,70年来的砥砺奋进令人倍感自豪,作为青年新闻人一定要坚定“四个自信”,提高“四力”,将红色基因世代相传,创作出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的作品。


武夷山

实践队

重走解放路构建着青年新闻人新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武夷山市,1949年5月9日夜间,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十五军秦基伟部解放崇安县(现武夷山市),崇安成为福建省第一个被解放的城市,被誉为“福建解放第一城”。实践队员在东南网武夷山融媒体中心蔡锦生记者的协助之下拜访了武夷山市的列宁公园、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大安村革命老区、赤石暴动纪念馆等革命地标。成员们在拍摄过程中“惊喜不断”。例如在大安村苏北省政府礼堂的拍摄时恰巧遇到武夷山市一中的退休党员老师来进行“七一红色一日游”活动。他们站在大礼堂舞台的中央,用洪亮的声音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无比激动和自豪神情。歌声在悬梁之间回荡,目光坚定灼灼。随后,张珍秀女士告诉一行人,这些老教师中很多都是曾经教过她的老师。而带队的讲解员则是她的得意门生。实践队员们听了大安村烈士后人高昌宝老人、红色历史义务讲解员张珍秀、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徐少明等人慷慨激昂的讲述后,对闽北解放历程的认识也更加深入。小组成员们感言道:“我们作为新一代立志从事新闻工作的成员,看到了两代师生共同为红色文化,民族精神奉献出自己的热情,为此深深感动,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在伟大的时代召唤中砥砺前行,永远铭记那段峥嵘的解放岁月。


(走访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徐少明)


(参观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


(参观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


这段峥嵘岁月带给着青年新闻人新的发现、索引、启示。追忆是为了怀念,记录是为了寻找。青年新闻人对解放路的重走不仅是对过往历史的缅怀,也同样建构着青新闻人新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武夷山实践队员合影)


龙岩

实践队

    听解放故事,悟时代精神


龙岩市,1949年8月30日,窜扰龙岩的国民党军残部迫于形势,仓皇撤离龙岩城,9月1日,龙岩独立五团、章汤铭起义部队进驻龙岩城,闽西重镇龙岩宣告解放。
龙岩实践队成员参观了闽西烈士陵园,闽西革命历史纪念馆,古田会议遗址,重温了革命历史,瞻仰了革命先烈伟绩,全身心投入到了红色文化中。同时采访到了104岁老红军谢毕真及其94岁妻子李燕华,以及红色话剧《松毛岭之恋》编剧王保卫。李燕华奶奶告诉队员们,当年在闽西打游击的时候,乡亲们冒死上山给游击队送饭,“老货”(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司令员刘永生),总是最后一个动筷子,让他们先吃。老红军谢毕真爷爷,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十多年来为梅县松源老苏区革命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已经104岁的他,虽说话有些许吃力,但思维十分清晰,回想起当年解放人民的种种事情,便会滔滔不绝,激动不已。“为什么我们能从国民党的监狱里逃出来?因为勇敢,胆小是成不了事的,勇敢、不畏惧、是共产党必备的品质。”老人说道。


(采访老革命李燕华)


(与104岁谢毕真老爷爷交谈)


(采访龙岩解放亲历者)


实践队员深切地感受到了社会主义的江山来之不易,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靠的是无数先烈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夺取胜利。队员们表示,一定会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精神,把接力棒交接稳妥,牢记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奋力向前。


(街采后合影)

厦门

实践队

  重走厦门解放道路,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厦门市,1949年10月17日,厦门宣告解放,解放厦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渡海登陆,意义重大,当时的《人民日报》不仅进行了10多天的跟踪报道,且在24日第一时间以《把新中国国旗插上厦门岛》为题在头版传递捷报,这在解放战争的其他战役中是罕见的。
厦门实践队队员首先前往了红色地标第一站——殿前神山。据记载,解放厦门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就插在神山之上。“为什么厦门解放的第一个地点会是神山?”神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水波为我们解答:“神山海拔128米,是厦门岛北岸的制高点,也是解放战争时期敌人重点防御地段,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实践队还走访了厦门革命烈士陵园、集美解放碑、陈嘉庚纪念馆、英雄小八路纪念馆等红色地标,继续开启红色记忆。
在东南网厦门站记者的帮助和带领下,实践队员们还有幸采访到了烈士后代黄丽娟、南下服务团前团长沈芦、陈嘉庚纪念馆讲解员黄海东。了解到了张水锦烈士参加解放鼓浪屿烈的事迹、南下服务团为厦门各行各业的建设的推动,以及陈嘉庚先生和华侨群体对厦门解放做出的卓越贡献。采访者讲述的真实事迹,让队员们对解放精神的感悟愈加深刻。


(采访现场)


(采访现场)


(采访后合影)

(英雄小八路纪念馆合影)


此次活动,厦门实践队通过走访创作,用镜头和影像感受红色精神和历史文化的魅力。重走解放路,也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寻根之旅,激励学生在当下要坚定信仰,砥砺奋进

     

为期三天的实践活动,五路实践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采访报道和短视频创作,推出系列主题宣传,共同回顾八闽大地过去70年的奋斗历程,共同抒写新中国成立70年来福建快速发展轨迹和精彩篇章。

  

通过走访创作,用影像和镜头寻找八闽大地70载发展变革的轨迹,用精品视频和前沿融媒技术,回顾70年巨变中那些荡气回肠的时刻,使师生更深刻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福建的辉煌历程,更好地帮助大学生了解党史省情,坚定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高“四力”,为建设新福建建功立业。


来源 |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编辑 | 校青年通讯社新媒体运营中心 张浩男

责任编辑 | 校青年通讯社新媒体运营中心 陈癸


近期热门文章

灵魂测试 | 听我的,现在就测!

社会实践 | 心理学院:培养自信阳光心态,助力学子心理脱贫

社会实践 | 协和学院:“五维四创”实践队的青红初心行

@2019萌新 | 在福建师范大学生活,可能还需要这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