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⑧ | 追寻实践价值,担负青年责任
有这么一群师大学子
他们坚定理想与信念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用行动践行青年担当
接下来就让小葵带你一起走进
他们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吧!
年与时驰,“疫”与日去
七月才露尖尖角,早有实践立上头
成员组队事业中,省份分布各西东
共同志向情义浓,一夜乡心五处同
在这热气腾腾的暑假,我们把热情化作为社会实践的动力。招募、分工、启动之后,“疫与日去,益路相伴”——岩城社会实践服务队正式踏上征程!同时策划了包括“花开半夏”线上家教、线下书友会、公共安全知识普及、养老院送温暖等多个活动。
月初实践犹清和,月中探索亦未歇
希望忽西落,迷茫渐东上
散发夜不凉,开轩电脑敞
身在山东心在闽,线上活动忙参加
我们开展了“花开半夏”线上家教。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策划、宣传、招募志愿者……在紧张地匹配之后,我们惊喜地发现,家长和志愿者都积极地参与我们的活动。
月末依旧忙初同 开门小立学堂中
天正热,风微凉,脚步翩翩入学堂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书声朗朗学童处,时有微凉浮心堂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我还有余力,我应该继续发光发热。于是我来到镇上的辅导班,开始了我的线下支教工作。学生人数多,老师人少,我需要管理三年级到初三的英语。讲课、出题、批卷。生活多变,但是又很精彩。有孩子送给我家里的菊花茶时的感动;当冒雨准时出现给孩子讲课他们却不领情的气愤;也有在教训小孩子却被另一个小朋友一直在插嘴时的哭笑不得……孩子就像调味剂,让我的生活多姿多彩。
分别时,我看到兜里孩子们送的小卡片,感动不已。线下支教活动不仅让我收获了一段和学生的宝贵回忆,同时也锻炼了我的教学能力。
千言万语分别日 总把离情言换祝福
忆往昔,
疑惑不知归处,只恐不能峥嵘岁月稠
惜如今,
疑虑不知何处去,村中学堂朗朗笑春风
亦懂得,
省内省外皆一样,无需口舌费评章
更释然,
返乡实践体验中,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活动真面目,只缘身在此乡中
村中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吾乡
——教育学部
探究“晋江经验”,助力脱贫攻坚
“中国鞋都”“世界夹克之都”“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市)”,这些响亮亮的名号,都与一个县域——晋江有关。这座闽南金三角的核心县市,在改革开放后迅速摆脱贫困状态,2019年工业生产总值高达5930.2亿元,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第四位,城市投资潜力、营商环境均位居全国县域第二位。晋江所取得的瞩目成绩得益于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总书记专程到晋江市调研,下企业、进社区、访农村、走基层,提出了“晋江经验”。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晋江人民脚踏实地地发展实体经济,这也成为晋江多年来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制胜法宝和行动指南。在“闽宁协作”如火如荼开展之时,总结晋江发展经验,助力宁夏脱贫也就成为两地合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2020年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为更好地总结晋江市脱贫攻坚的经验,来自社会历史学院2018级的张锦胜同学于今年暑假带头成立了“晋江经验”调研小队,开展了相关的社会调研。
探:晋江经验
晋江市展馆的一层——晋江经验馆是本次调研的主要场所,展馆内设置“城市基因与红色基因”、“孕育萌芽”、“诞生成型”、“践行发展”、“大美晋江场”、“城市名片”、“经验启示”、“展望未来”等展区,主要涉及对晋江的农业、工业及其他产业的介绍和对“晋江经验”的讲解。聆听着讲解员的解说,调研队队员重温晋江的发展史,对“晋江经验”有了初步了解。所谓“晋江经验”,可以概括为“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大关系”,具体为: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引导和服务;处理好有形通道和无形通道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
新一代的晋江人一直享受着“晋江经验”所带来的红利。晋江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全市统筹、全市一城”的发展思路,把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市民和农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统一谋划,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一经验表明,在转型发展中必须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努力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在“晋江经验”的指导下,每一位晋江人都坐拥梦想成真的机会。青年人或乘政策之东风,在宽松的市场环境中乘风破浪,摇身一变成为青年企业家;或利用自己的智慧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出谋划策,原有的阶级壁垒进一步被打破。“晋江经验”是人民创造的,宗旨也是为了人民。晋江秉承“为民建城、为民管城、为民创城”理念,从一个“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的“特大镇”蜕变成为一座“本地人留恋、外地人向往、可托付终身”的现代化品质城市。
扶:闽宁合作
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晋江也在“闽宁协作”的号召下有亮眼的表现。晋江市辖区下有“罗山”,而宁夏也有座大山叫做“罗山”,这便是两地的缘分。宁夏罗山山脚有全国最大的异地生态移民扬黄扶贫集中安置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在“闽宁协作”的统一部署下,两地于2012年7月首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现在,宁夏罗山这片曾经的荒漠不仅有美味的羊肉、葡萄酒、枸杞、黄花菜等特产,居住着淳朴的百姓;还有红寺堡区晋江体育馆、红寺堡区晋江中学、红寺堡区晋江幼儿园、红寺堡区人民医院晋江综合楼……在8摄氏度的低温下,这些带有晋江元素的“牌子”,令人倍感温暖。
教育是改变贫困的最好方式。位于区政府边上的红寺堡区晋江中学,是晋江援建的教育类项目之一。该中学占地面积13.2万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有66个教学班、3543名学生。晋江共投资500余万元,支持建设办公综合楼和校园绿化美化工程,补助建设标准化运动场,配置电脑300余台、多媒体设备数十套等。
脱贫攻坚的路上,一个人都不能少。为了让最需要照顾的困难人员有个温馨的家,晋江援建红寺堡敬老院修缮及扩建。红寺堡敬老院居住着76名五保户对象,四年的帮扶时间内,晋江落实援助资金近3600万元。晋江派出的两批援建干部,坚持以“民生优先,惠及面广,体现特色,树立形象”的援建思路来帮助红寺堡区人民的脱贫之路,真真切切地干出成绩来,也让“晋江”二字留在了红寺堡区老百姓的心中。
2016年,晋江结束四年的援建工作,德化县接过了援建红寺堡的“接力棒”。但晋江与红寺堡的协作并未结束,中国葡萄酒第一镇——红寺堡生产的葡萄酒在晋江热销。晋江对红寺堡的援建,已转化为特色产品对接销售。截至目前,红寺堡葡萄种植已达10.6万亩,注册葡萄酒企业28家,已建成酒庄(厂)18家,投产13家,年产成品酒800万瓶,每年解决农民就业问题30多万人次。
实践感悟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晋江经验”的总结,正是对于晋江特色道路与发展规律的寻根溯源。本次“晋江经验”调研之旅,对于身处学校象牙塔的实践队员们而言,是一个深入了解社会大课堂的机会,更是“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契机。调研队队员领略了“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晋江精神,生发出对故乡的自豪感与认同感,更加坚定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使命与决心。在“闽宁协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晋江人为后来者们做出了良好的榜样,相信在未来的两地扶贫合作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上扶贫之路,为全面小康而不懈奋斗!
——社会历史学院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8月10日至17日,18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信远”实践队通过探索创新“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以“云组队”、“云访谈”、“云调研”、“云交流”的网络形式开展了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10日下午,“信远”实践队的队长将最终拟定好的“暑假社会实践计划安排”上传至团队群聊后,并且对一些重要原则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强调之后,此次以“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为主题的线上社会实践活动便正式拉开了序幕。
云组队
”互联网协作+团队协作“ 让队员距离化为零
10日下午,“信远”实践队的队员在认真细致地阅读过“暑假社会实践计划安排”以及重要事项注解之后,开始根据自己的个人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小组。而为了让每个人的个人意愿以及队员的自身优势得到最大程度地实现,整个队伍的分组便采取了“顺序优先,平行志愿”的原则完成了任务分工。
“云组队”的方式能够让队员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小组的同时,也能够保证每个小组的人数均衡。在组内分工安排与组间协作交流时,能够通过互联网联系彼此,让分散在各地的团队成员之间的距离化为“零”;及时交流、及时沟通,方能做到将整个活动的流程有序推进。
云访谈
”互联网协作+视频采访“ 突破时空限制
“云访谈组”在正式访谈前会收集身边同学参与社会实践的信息,并且确定好最终的访谈对象。12日至15日之间,云访谈组的同学分别与此次线上访谈的对象进行了事先联系、确定了访谈时间并且正式访谈。在12日晚上便对第一个访谈对象进行了沟通交流,并且使用腾讯会议的视屏录制功能将采访过程录制下来。
在刚开始,云访谈组的同学与访谈对象都十分紧张,看着屏幕前的对方,不知道该怎么打破僵局。而在云访谈组的同学用题外话开启对话之后,整个访谈也就逐渐步入正题。“请问你进行社会实践的地点是哪里?”“是我们社区的卫生服务站”一问一答,在问答中去交流、去发现、去学习。而随着最后“参加了这么多实践活动,对于你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什么,也可以谈谈自己对这些实践活动的感悟”的发问,访谈对象也是将自己的深切感悟分享给云访谈组的同学。
每一次访谈都是一次交流学习的机会,从访谈对象的身上了解他们的实践故事,从问答中去发现、去感悟。“身边的同学既是可以交心的朋友,亦是可以学习的榜样。”这是带给云访谈组的同学最深切的感悟。
云调研
”互联网协作+样本收集“为分析提供多样性
12日至15日之间,与“云访谈”同时开展的还有“云调研”任务。13日下午,在云调研组的集思广益之下,历经多次修改的问卷最终成功问世。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了解“家乡发展情况与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情况关联性”这一课题的现实性与可实施性,云调研组的同学采取了“点面结合”的方式,通过“家乡发展情况”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两个点,再延伸至包含二者关联性的“为家乡服务,返家乡实践”这一层面。在正式发布问卷之后,不仅是云调研组的同学,整个实践队的成员都积极参与到了分享与转发问卷、号召自己身边同学填写问卷的工作中去,以求能够为样本多样性提供保障,最大程度地收集各类问卷结果。
14日晚上18时,问卷收集正式结束。在24小时短暂的收集时间内,在队员的积极填写反馈与转发之下,一共收集到了176份在线问卷反馈。而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云调研组的同学则通过比较、联系的方式,对样本数据进行一系列的比对分析。“每一份样本都有其独特性,而众多样本反映的是整体的规律性”、“设计问卷让人绞尽脑汁,而分析样本在一开始让人无从下手”是云调研组的同学在这次的云调研任务结束之后最深刻的感受。
云交流
”互联网协作+心得分享“让思维碰撞出火花
11日至16日之间,云交流组的同学也在组长的带领下,紧锣密鼓地开展他们的任务。在短时间内,小组同学通过微信公众号“创青春”获取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访谈实录文章,在获得文章的第一时间便对文章内容进行了初步浏览。
在初步阅读领悟实录内涵之后,云交流组的同学便在组内群聊中对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分享。他们将自己先前阅读过程中所做的摘抄进行分享,并且对其进行了一系列解读与讨论,从中获取精神食粮。思维之间的相互碰撞、时而插入一些自己的近况,这让整个云交流过程变得十分有趣。在讨论交流之后,云交流组的同学将其整理成自己的读后心得;并且由组长带头将所有的读后心得以及先前的调研报告、访谈报告整合起来,并且交由组内同学做排版处理与内容删改,最终制成两份用于线上交流分享的PPT。
17日晚上19时,“信远”实践队迎来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项任务——线上分享与总结交流会。首先是由负责人讲述开场白与总结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接着便由云交流组的同学结合PPT做汇报演讲,与队内同学一同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而云调研组与云访谈组的同学也能够通过他人的分享交流,结合系列访谈实录内容对先前的调研报告跟访谈报告进行再回顾。最后,由负责人结合先前的PPT演讲与整个实践目标进行再一次的总结陈述。
正如总书记所说的:“年轻人不能认为进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就等着将来直接分配到机关,一定要多接触社会,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参与社会实践,找机会多接触社会”是整个活动结束后,带给队内所有同学的最直观的体会。
——化学与材料学院
沿”习“路•话初心 传”习“想•担使命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习总书记在福建工作系列采访实录,结合团中央和学校关于社会实践的相关文件,数学与信息学院学“习”实践队开展以“沿'习'路·话初心·传'习'想·担使命”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8月18日,实践队厦门分队前往厦门同安区莲花镇白交祠村,重温总书记走过的路,深刻感受总书记的为民情怀以及“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的绿色发展理念,学习领会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与“四在一线”的工作方法,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巨大变化。
上午,实践队重走初心路,实地参观了杨文王故居,听村干部讲述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揭三盖”的故事,体会当时生活的艰辛与不易;采访选调生村官陈宇、白交祠小学杨远东老师以及乡村振兴工作组成员(军营、白交祠片区)李广宇老师,深入了解总书记挂怀的厦门偏远山区贫困村的百姓和发展,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群众观点和为民情怀。下午,实践队队员登上光明顶,俯瞰茶山竹海、月牙梯田,为白交祠村的发展巨变感到由衷的欣喜与惊叹。
沿着总书记曾走过的路,实践队队员看到了这曾经的高山边远贫困村,近年来,通过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凝聚力量共谋乡村振兴,坚持靠“造血”不靠“输血”,深入谋划集体经济项目,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建立区域型党建体“农产红盟”,突破农业产业传统架构,实现组织力牵动生产力的递增效应,切实感受到了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充分体会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和“山上带帽,山下开发”的绿色发展理论给农村带来的蓬勃生机。
——数学与信息学院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为师大er的返家乡实践活动点赞!
往期推荐
来源 | 校团委实践部
编辑 | 校青通新媒体运营部 宋恩杰
校审 | 校青通新媒体运营部 杜晶莹
责编 | 黄佳淑
近期热门文章
☞@五湖四海的师大er,您收到一份位置共享请求,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