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㉞|把握时代使命,贡献青年力量
暑假来临 实践先行
福师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深入乡村基层调研
参观红色文化遗迹
暑期社会实践行
福师青年定能行
和小葵一起来看看
他们暑期去了哪
地理科学学院
在“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为助力乡村振兴,提速“两山转化”,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易碳3060”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三明市、闽清县等地展开社会实践,深入基层调研,为农民普及“碳中和”与“两山理论”的知识,服务地方发展。
实践队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前往当地实地考察,采取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方法,与政府有关部门、农民等进行访谈,并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为产业转型提供新思路,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同向同行。
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入选科技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土壤增温为核心的全球变化多因子控制森林实验平台,已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973项课题。
团队来到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考察。听取老师、硕博士学长学姐们的详细介绍。学习先进技术,以期能够为林业碳汇提供精准的碳计量服务。
为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助力地方产业升级,实践队在省璜镇开展了碳中和基地建设工作,并与省璜镇人民政府签约了碳中和基地建设协议。实践项目强化了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各界协同协作,积极发挥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育人辐射带动作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地方智力扶持,为福建生态社会和绿色福建建设贡献力量。
为了碳中和基地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实践队在省璜镇开展了碳中和理论宣讲、两山理论宣讲、林业碳汇价值主题宣讲。宣讲工作非常成功,村民们认真倾听,活动反响热烈。
实践队还深入村庄,访谈农户,意在于了解当地居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就业情况,深入考察当地乡村发展过程中的经济与生态痛点与难点,并向当地的村民进行形象生动的碳中和与林业碳汇相关知识的介绍,为农民科普相关知识,激发林业碳汇产业活力。并在问卷调查中收集有价值的数据、文字等资料,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为进一步探究省璜镇林业碳汇开发潜力,了解省璜镇集体林实际情况,实践队深入乡村林地进行实地考察,运用专业知识,对乡村林地的树种结构、生长态势等进行分析。为确保考察结果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实践队秉承着严谨的科学态度,顶着烈日,翻越了数座山,足迹踏遍了数百亩乡村集体林,以获取初步的林地数据,为林业碳汇开发设计工作打好基础,认真做好“两山转化”的准备工作。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们对乡村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痛点难点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推进乡村绿色发展与“碳交易”扶贫工作也有了更大的展望。实践队基于国家战略发展的背景,理想信念融入祖国的发展大局中,勇担使命,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值此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心理学院“晋闽之路”实践队在学院辅导员谢小芬老师的指导下,以探究山西、福建两省的红色文化联系与内涵价值为主题,以中共历史上的伟大壮举“长江支队”为根据,通过参观晋闽两省遗存的红色文化遗迹,开展了“不忘初心使命,重走晋闽之路”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追忆前辈峥嵘岁月,领略英雄时代精神。7月30日上午,心理学院“晋闽之路”实践队队员针对探究晋闽两地共通的革命精神,在山西国民师大旧址开展了学习实践活动。
“晋闽之路”实践队队员来到原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在这里,团队队员回顾了一百年前山西党团活动的开展。早在1924年春,这里建立了国民师范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成为我党宣传革命的阵地和联系青年的纽带。同时,队员们看到了一百年前优秀党员的成长。徐向前、程子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于此受到马列主义的启蒙教育,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们后期成立的多种训练团更是为我党培养了四千多名军政干部,被誉为“大革命时期的黄埔军校”。此外,实践队队员也“目睹”了一百年前那一次又一次的学生运动,以及“太原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的成立,感受他们唤醒民众的爱国热忱。
此次实践中,团队成员真切地意识到自己应该接过这些中共党员手中的接力棒,为下一个百年续写辉煌!
为进一步学习革命精神,加强心理学院同学们对晋闽两地红色背景的认识,7月30日下午,心理学院“晋闽之路”实践队在山西太原解放纪念馆开展了学习党史、太原解放史系列实践活动。
“晋闽之路”实践队的队员走进牛驼寨的纪念碑区、展览区和陵墓区。从文字、图片、模型等馆藏资料中了解到在1949年初,徐向前将军领导山西军民攻克晋南重镇临汾、发动晋中战役、解放太原,从而推动了全国的解放故事。同时,馆内也详细地介绍了太原战役徐向前、黄樵松等诸多先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太原解放添砖加瓦的英雄事迹,让队员们感受颇深。
李大钊在《青春》中曾写到“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太原解放纪念馆中,队员们深刻地体会到了李大钊先生在这段话中想向我们传达的深切意义,纷纷表示到:“这次参观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了解了太原战役发生的具体过程,感受到了先烈们不惧困难,敢于牺牲的伟大精神。吾辈青年也将继续前行,向党看齐,向先辈们看齐,不忘初心、铭记历史。”
重温南下之路 砥砺奋斗初心
长江支队,这个深深烙印在山西、福建两省人民心中的队伍,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7月18日,“晋闽之路”实践队成员走进山西省晋城市长江支队纪念林,进一步重温当年解放军的南下之路。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纪念林位于晋城市白马寺山森林公园南侧,实践队成员沿着英雄门进入,逐一参观主题雕塑及广场、长江支队六大队暨晋城市籍队员名录石碑等景观。
“长江支队,功在八闽”,遵照党中央和华北局的指示,从1948年下半年到1949年下半年,山西各根据地选调了大批地方干部南下。南下,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的重大事件。实现了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的重要转折,是我们党灿烂的历史画卷中的重要篇章。在参观完长江支队纪念林之后,实践队员还在线上一起观看了山西省本土剧种编排的以真实故事为原型的原创剧目《长江支队》,感受南下军队队员们无私无畏的钢铁意志和奉献精神。
通过线上和线下对长江支队的学习,实践队员们不仅对于党史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而且更加坚定了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责任,为祖国贡献青春力量!
传承革命信念,贯彻党史学习教育目标。心理学院“晋闽之路”实践队队员于7月22日上午来到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是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实践队队员参观了与“晋闽”长江支队有关的馆藏资料,在丰富的馆藏史料和场景设计中,实践队了解了中国解放战争的先后相关史实,观看了人民解放军南下路线图以及当时关于人民解放军渡江后新形势的报告,着重学习了南下过程中为了发展福建地区而组建的长江支队以及南下服务团。
参观完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后,“晋闽之路”实践队的队员们受益良多,进一步感受到了长江支队及南下服务团同志的帮助,让解放的种子在福建落地生根、发展壮大,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对解放中国事业所耗费的诸多心血,坚定了队员们立志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为人民服务的意志。
践行历史使命 彰显青年担当
为进一步重温党史,勇担新时代青年责任,7月25日下午,实践队队员来到了位于泉州市桃花山公园的长江支队纪念园,感受先辈们的力量。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纪念园入口处,“永远的长江支队”七个鎏金大字赫然醒目,巨型浮雕景墙上刻着解放军勇渡长江的壮阔场景。诞生于1949年3月的长江支队被当作解放军解放东南地区的重要举措,成为了解放福建、建设福建的重要力量,为福建省的解放、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举国上下为全面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奋斗征程中,队员们也从这次实践中重温了党史,学习到了长江支队先辈们敢为人先、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
初心凝聚力量,使命催人奋进。7月24日下午,实践队队员来到了福建省东山县谷文昌纪念馆,了解长江支队五大队南下行军大事记。
在这里,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了谷文昌作为南下中的一员,对福建东山县所作出的重大的贡献。他在闽14年,解决了“兵灾”“天灾”,带领百姓植树造林八万两千多亩,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头等大事,改变了东山千百年来恶性循环的生态环境,带领东山县人民发家致富,成为东山人民心中永存的英雄。
在此次参观活动后,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长江支队南下对中国南部的建设所立下的丰功伟绩。同学们在广场上,站在“谷文昌”雕像前重温了入党誓词,深切缅怀了这位伟大而朴实的人民公仆。
革命先辈们“以生民为使命,以家国为己任”,他们不怕艰苦,永不言弃,以坚强的意志,必胜的信念推动中国不断向前发展,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物质财富。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晋闽之路”实践队员们重温红色历史,领悟红色革命精神,深刻体会到了长江大队南下促成的两地红色文化发展和精神联系,进一步感悟到了革命先辈们的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重走晋闽之路”的实践活动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先辈们的事迹和精神仍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努力奋斗!
往期推荐
来源 | 地理科学学院 心理学院 校团委实践部
编辑 | 青年融媒体中心青通社 刘希雅
校审 | 青年融媒体中心青通社 郭林屹责编 | 黄佳淑暑期社会实践,我们来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