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篇千万必须让爸妈看见的推文

小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03-23

现代社会,科学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大多数人都知道要相信科学、崇尚科学,绝大多数人生病的第一时间会去找医生看病,而不是找道士和尚做法。然而,伴随着科学的各种“伪科学”和谣言层出不穷。


某品牌今年推出的“135度烧开水”最近引起了热议,在一个医学主题的综艺上,医学生们不断重复着广告语“晨起第一杯水,医学生都选喝开水”。然而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水的沸点不是只有100度吗?



当然,这个宣传点是可以满足的,因为水也可以经过加压高温灭菌,然而这种工艺很常见,而且从灭菌的角度,通过其他净水措施甚至可以去除高温无法去除的有毒无机物等。


而另一个宣传点,“熟水更好吸收”,则让人有些不知所谓,毕竟水不过是H2O,也没有额外的营养成分。


前些日子各类官方网站都辟谣最近流传的“抗幽牙膏”,商家宣扬能防治幽门螺旋菌,“保全家安全”,价格自然也比同规格牙膏高出数倍。然而,幽门螺旋菌是植根于胃中,刷牙显然没有作用。


许多谣言流行多年,几经辟谣也在长辈们的朋友圈阴魂不散。



比如“被迷晕后醒来发现自己的肾被偷了”,这个故事的流传版本甚至不断增加细节,比如“偷肾贼”还给受害者留下了两万块钱,也有说留了一张纸条。但是肾移植不是像换电池那么简单,也需要提前寻找合适的配型,不可能现取现卖。所以“偷肾”不太可能发生,但的确有些人为了买苹果手机把肾卖了。



再比如“水烧开之后,沸腾超过一分钟就容易致癌”,但是难道平时我们不喝汤吗?还有的说法是“隔夜水不能喝”“隔夜茶不能喝”,但是我们往往一壶水是喝一个白天,同样是隔了十几个小时,也没有理由因为是夜晚就倒掉。


更多的谣言相对结合时事,往往更加有迷惑性,虽然很多看起来也极其离谱,但是却在朋友圈大行其道。在“科普中国”的网站上,前两个月的“流言榜”上就包括了“多国新冠特效药已上市”“戴口罩前必须甩一甩,否则口罩上的残留物会致癌”“出血热可通过草莓传播”“肥胖者血液里会有很多脂肪,用透析的方法把这些脂肪提取出来,就能减肥”等谣言。


许多长辈看到这些假“科普”之后就及时转发了,而往往忽略了之后的辟谣,也不会费时去查证,这时就需要我们也进行反馈,向“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群里随时转发辟谣科普文章。虽然不一定能起到很大效果,至少也代表了我们自己努力沟通的态度。


以下的谣言虽然历时久远,但是很多已经深入人心,小北自己也中招过。


01

衣服必须分开洗


在大学宿舍,往往能听见公用洗衣机里传来奇怪的声响,便会怀疑上一位同学在里面洗了什么衣服。有时候发现之前同学希望的洗完的衣服还留在里面没有收。仔细一看,里面居然有几十只袜子搅在一起,于是开始担心:他刚洗过这些,我接着用这个洗衣机,脏东西会不会沾染到我的衣服上?我该怎么办?给洗衣机消毒吗?不消毒可能也行,因为我要用它洗鞋【


当然这是开个玩笑,不过对于洗衣服似乎也有“相克”的说法,比如有人说内裤和袜子不能一起洗,有人说内衣和外衣也不能一起洗,很多长辈还说,洗衣机只是洗外衣的,洗过外衣之后,内衣就不能再用它洗了,防止“交叉感染”,内衣必须要手洗。有些人甚至不辞辛苦地手洗床单被罩。


但很多洗衣液、消毒液包装上还会标注“内衣外衣一起洗”来表示自己的消毒效果很好。究竟是长辈的经验不靠谱,还是消毒液的广告虚假宣传?赶快仔细看看用的“雕牌”洗衣液是不是“周住牌”的山寨产品。



其实,只要身体健康,洗的时候放好消毒液,之后晒干或者烘干充分,内衣和外衣一起洗一般来说是可以的。现在的消毒液效果还不错,洗涤消毒再加上晒干或者烘干,可以消除大多数细菌。当然无论你怎么洗,衣物上都肯定会有细菌残存,细菌无处不在。但人体有阻挡细菌侵袭的防御免疫机制,如皮肤就是一道屏障,一般不会说来两个细菌,人就感染生病了,


所以,一般洗衣服也用不着去高温灭菌,在家里弄个高压灭菌锅煮一煮?或者放浓硫酸、双氧水(过氧化氢)进去消消毒?这样的话细菌是没了,衣服也没了——当然这些其实并不会把衣服彻底“融掉”,不过洗完之后成为“新款”倒是有可能。



不过如果免疫力较低,或者患有脚气等真菌感染类疾病,就还是不要将内衣、外衣和袜子“一锅乱炖”了。如果不具备烘干条件,晾衣服也见不到太阳,特别是一些地区梅雨季节衣服很难彻底晒干,这种情况下也不建议一起洗。细菌在干燥的环境下不容易生长繁殖,因为太阳的紫外线、烘干机加热能杀死很多细菌;但如果衣服一直晾不干,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安全,还是分开洗比较好。


对于洗衣机来说,洗完衣服的洗衣机内胆本来也不剩多少细菌,大多数都被洗掉或被消毒液杀死,等洗衣机的不锈钢内胆干燥之后,上一波衣服里带的细菌很难有大量残留,通常下次是可以用它继续洗内衣的。



即使是内衣和袜子都分别手洗,如果是用同一个盆,实际上和用同一个洗衣机分别洗也差不多;如果不用同一个盆,那还得用同一双手啊——倒是可以戴不同的手套,并按照超净实验的标准流程来进行清洗操作,不过这样的洗衣服成本太高,内衣可能“日抛”更便宜。


以前长辈们可能买不起两个盆来分别洗内衣和外衣,就像现在一般也不买两个洗衣机分别洗内衣和外衣一样,洗衣机买得起,放洗衣机的地方买不起。所以,究竟怎么洗,更多是权衡自己的条件、时间及内心的接受程度,换句话说,“你高兴就好”。


02

食物相克不可靠


“食物相克”是由来已久的传言,曾经甚至网上流传过多个版本的“食物相克大全表”,相信很多人几年前家中还贴着这些表格。有的甚至是“增补版”,加上了每种蔬菜搭配不同食物是否适宜的解读。



其中,鸡蛋、蜂蜜、牛奶、香蕉等最常见的食物“中枪”最多,而且网上往往宣扬如果同时吃相克的食物,就会导致肾炎、痢疾、颈椎病、肺气肿、心脏病等。不过食物相克的不同版本可能涉及了上百种搭配,或许我们不知不觉间早已犯了不少“忌讳”,但也安然无恙。


特别是海鲜和维生素C不能一起吃这个说法,不仅韩剧里有这个情节,在二三十年前的报纸都有相关“新闻报道”,说某地的一位女士因为同时吃海鲜和维生素C中毒死亡,说得还有名有姓、头头是道。还有人说海鲜和水果都不能一起吃,因为水果里面都含有维生素C。然而这种说法最近两年依旧有不少人相信。


其实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食物相克,我们正常吃饭一般都没问题。有些食物之间即使能发生化学反应,剂量通常也不足以中毒。我们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水喝多了都能中毒,但能说水是一种毒药吗?


不过,对于吃的东西来说,也确实真的有相克。


比如网上流传着“头孢配酒,说走就走”,很多人还调笑说“头孢配酒,越喝越有”,其实头孢和酒一起吃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特别危险。很多的“食物相克”不靠谱,是因为“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然而药物一般都经过加工提纯,小小药片可能剂量并不小,所以如果正在服药,哪些食物不能吃,就要遵医嘱了,如果不遵医嘱,弄不好家人就要遵遗嘱了。



03

空腹到底能吃啥


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化,对很多人来说,熬夜工作、打游戏、肝锅……都是再正常不过。虽然大家都知道夜里不宜吃喝,然而深夜饥饿难忍时还是忍不住会点夜宵。



有的养生一族则用脱脂牛奶或者水果代替,然而刚要喝牛奶或者吃水果,可能又会想起这样的说法:空腹不能喝牛奶,空腹不能吃香蕉,空腹不能吃西红柿,空腹不能吃橙子……空腹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给人的感觉好像只要你是空腹,就啥啥都不能吃,只能继续空腹,然后继续啥也不能吃,直到饿死为止?还是说饿了就只能去医院打葡萄糖?


也有人说,并没有说空腹时所有东西都不能吃呀,比如可以喝粥、吃米饭啊。那这样的话,每次吃水果之前,都要先喝碗粥或者吃顿饭打个底过渡一下?如果你真这么做了,可能就会想起又有一个说法:“饭后吃的水果会在肚子里腐烂。”你看,空腹也不能吃,饭后也不能吃,难道水果只配被观赏吗?



还有人特别喜欢大肆宣传“空腹不能喝牛奶”,说因为牛奶里面含有的大量蛋白质,在空腹时会被优先转化为能量,没有补充到人体组织的蛋白构成中,导致营养浪费。你看,“空腹不能喝牛奶”中是用“不能”这个词,让人乍一听以为喝了会不舒服或者不健康,结果发现他说喝了也不会怎么样,只不过是“浪费了”。这是典型的为了吸引眼球而发布的谣言。


而且“浪费”的说法也不靠谱。确实,人体首先会选择糖和脂肪供能,没有糖和脂肪的时候会用蛋白质供能。但从营养成分表中可以发现,牛奶中是有乳糖和脂肪的。退一步说,即使喝进来的蛋白质被转化成能量,又怎么样呢?饿了吃东西补充能量,这能叫营养的浪费吗?难道饿了就不能吃蛋白,只吃白糖和肥肉才算没浪费营养?这显然很荒谬。


再说,假设空腹喝进来的蛋白质真的被浪费了,那当你喝第二口牛奶的时候是不是就不算空腹了?要真觉得蛋白质没补充上,你就再多喝几袋呗。所以,其实空腹喝牛奶不用紧张,有的人喝了牛奶之后会不舒服,很可能是因为过敏或者“乳糖不耐”。


不过,空腹吃刺激性的食品确实有时候会导致胃肠不舒服,比如过凉、过辣的食品,但也因人而异,像一些地区几乎每个菜都是辣的,饿的时候都不能吃饭了?所以总体来说,只要你吃起来没有不适感、不是某种食物一次吃太多,通常都不必担心“空腹”能不能吃的问题。反倒是“饱腹”的时候很多东西不能吃,因为再吃就撑了。


04

冰箱不能放热食物


相信大多数人小的时候都听长辈说过,饭菜要放凉了之后再放到冰箱里,并一直认为这是“生活常识”,有时候父母晚上炖了一大锅牛肉,恨不得半夜定个闹钟爬起来再往冰箱里放—顺便再吃两口。如果被发现了,就说:“哎呀,冰箱放不下了”。


我当年刚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就感觉很奇怪:为啥不能热的时候把牛肉直接放冰箱里呢?长辈解释说,热的时候放进去冰箱容易坏,因为会加重冰箱的负担。也有的长辈会说:“这都是千百年来传下来的经验!”,不过冰箱发明也没有很多年。


到了最近几年,网上还是有很多“科普”解释说,冰箱不能放热食物,但是冰箱放热的食物究竟能有什么危害呢?



冰箱的负担大小确实和放进去的东西的温度有关,但主要还得看你放多少,比如放进冰箱的是一滴刚烧开的水,改变不了大环境,对冰箱的影响就可以忽略;要是放一大堆室温的饮料进去,冰箱负荷也可能比较大,不过一般负荷大也并不会使冰箱损坏,负荷大的结果最多也就是费电。


当然,冰箱可能会连续运转较长一段时间,从这个角度说,放东西多对冰箱的寿命或许多多少少有点影响,但影响非常小。再说买冰箱是为了啥?如果单纯为了省电、省冰箱,不买的话才省。


以前冰箱非常贵,20世纪90年代初,工薪阶层一个月挣几十块钱,买个冰箱要1500元左右,相当于是“奢侈品”了。所以以前长辈们会非常注意冰箱的“保健”工作,宁可自己受委屈,也不能苦了冰箱。但现在冰箱对于我们来讲已经很便宜了,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多注意点自己的身体的保健工作。



那为什么热菜不必等凉了再放进去呢?因为各种食物里面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细菌,而温度合适的话,这些细菌的繁殖速度就会比较快,有研究表明,4℃到60℃是细菌比较容易繁殖的温度,特别是夏天30℃室温,你觉得热得难受,细菌可觉得挺舒适的。所以要尽早将食物放入冰箱,尽可能缩短冷却的时间,用冰箱把细菌给“镇”住,要不然可能省下的电费还不够生病买药的钱呢。


当然,特别烫的东西也不适合马上就放进冰箱。热胀冷缩过猛,可能更容易使冰箱损坏。冷藏室也是这样,放过热的食品也会影响旁边的食品保鲜。但其实只要不是过于极端,而且尽量别紧贴着放,对其他食品影响很小。所以,只要温度别太极端,就不用刻意等到食物冷却后再放入冰箱了。但如果是刚出锅的油炸食品,还是先缓一缓,毕竟把冰箱弄得比烤箱温度还高也不太合适。


05

微波炉加热食物致癌


我们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很多家庭就都有微波炉了,当时觉得微波炉神奇又神秘,能烹饪各种美食,买微波炉还会送一本食谱,上面的图片都“秀色可餐”。后来发现,微波炉最大的用途就是热剩饭。


虽然微波炉加热剩饭挺方便,但近年来流传很多关于微波炉加热食物致癌的文章,还都用了比较吸引人眼球的标题,比如“请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炉”“德国人从来不用微波炉”“微波炉我准备砸了”……


其实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微波炉加热的食品吃了会致癌,反倒是有研究说微波炉加热食品更不容易致癌,因为微波炉加热不用明火,相对来说不容易烧焦,不像炒菜弄不好就糊了,炸和烧烤就更不用说了。


微波炉加热时间过长,通常只是会使食物变干,不过就不要尝试放进去一串葡萄来烤葡萄干了,因为你可能不仅会得到葡萄干,还会得到“微波炉干”,甚至整个厨房都“干”了。“厨房干”是夸张了一点,不过两个葡萄紧贴在一起或者“藕断丝连”地放进去加热,确实是很危险的,好奇的话可以去搜索相关视频,看看别人的微波炉是怎么“没”的。



也有人说用微波加热过的食物,蛋白质结构会被改变,吃了会致癌。但其实一般来说,温度过高蛋白质结构都会发生变化,要不然鸡蛋煮熟后为什么变成固态了?实际上微波加热和普通加热对蛋白质的影响差别不大。


不过同样也不要尝试把鸡蛋直接放入微波炉里加热,因为整个的鸡蛋用微波炉加热之后,可能不会得到整个的鸡蛋,而会得到“整个微波炉全是鸡蛋”,会有一种儿时制作爆米花的亲切感,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虽然微波炉加热食品不致癌,但如果微波炉加热过程中用的塑料容器是不合格的产品,却是有可能致癌的。一些塑料在受热的时候会释放有害物质,不过如果塑料容器上面已经标注了“可以微波加热”,那它通常是安全的。


那微波炉本身的微波会不会致癌呢?微波炉使用的微波属于“非电离辐射”,目前认为是安全的。那万一将来认为不安全呢?确实也有可能。很多人信不过微波炉和微波炉加热的食物,就是因为觉得这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万一将来发现了之前没发现的新发现呢?不像大米饭经过千百年的检验,古人长期大量的“自我实验”告诉我们这个东西没危害。


这种想法从某种角度来看确实是有一定道理,但仔细想想,经过长期检验的东西就没危害?比如坐月子中的一些陋习,以及远古人类的“茹毛饮血”,这些也是经过相对长时间的实践检验的,不也一样被推翻了?


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只能基于现有的科学认知,不能生活在“万一”中。如果总考虑没有经过长期历史检验、未来万一发现了什么问题,那就很难生活了。可乐、烤冷面、炸虾片也没诞生多少年,怎么没人怀疑它们的安全性呢?所以其实“没有经过长期历史检验”只是出于一种焦虑心理,当美食诱惑足够大的时候也就顾不上了。而不敢用微波炉,关键还是因为微波炉做出来的食物并没有多好吃,不像烧烤摊,明知道烧烤会致癌,还天天爆满。




06

衣食防辐射


“防辐射”似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热门话题。虽然有很多正经的科普表明,生活中所谓的辐射基本都是“非电离辐射”,并且功率很小,对人伤害几乎为零,但还是有很多人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觉得“防防更健康”,于是网上传出了各种防电离辐射的“小妙招”。


曾经电脑在中国刚普及的时候,流行说看电视的同时泡一杯茶能够防辐射。确实,20世纪90年代的电视和电脑用的显示器会有比较微弱的电离辐射,那时候还有不少研究显示屏辐射的论文。但泡茶就能防辐射吗?难道泡一杯茶往那一放,茶中的“神秘力量”就会罩着你,使辐射不能近身了吗?


有人解释说,这里的意思不是防辐射,是喝茶能够提升免疫力,修复辐射产生的危害,但这也没有充分的科学实验依据。如果茶真的这么神奇,原子弹就没那么可怕了:只要你不在爆炸中心,就可以淡然地泡上两杯茶。而且似乎“提升免疫力”是个万能说辞,想说防什么病,就以此为原理,不管是什么都能说成万能神药。


有的孕妇会穿防辐射的孕妇装。孕妇装里面的金属丝网确实或多或少能防一点非电离辐射,但对于电离辐射来说,作用几乎没有,想防电离辐射,你得穿个铅皮围裙,这不是小题大做吗?不过目前这种孕妇装也还是有用处的:穿了之后坐公交车会有人让座。



另外当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曾经有新闻说要赶快戴上围脖,因为甲状腺更容易受到核辐射的伤害,所以赶快用围脖挡住。还有人把这个说法发到了“微博”上,于是围脖更好卖了。但围脖要是这么能防,原子弹爆炸时是不是用个大围脖把人裹住就行了?实际上围脖这种东西,只能阻隔一点点辐射和放射性粉尘沾染,作用很有限。


而且所谓“甲状腺比较容易受到核辐射的伤害”,主要原因也不是露着脖子没有遮挡,而是因为核反应会产生一些新元素,其中就有放射性的碘131。它会通过食物、水或者空气进入人体,之后在甲状腺富集,导致甲状腺更容易受到损害,并不是差那一层布捂着。


但如果身体中本来碘就比较多,甲状腺处于“满碘”的状态,这种“新进来”的碘 131 就不容易富集在甲状腺,会被代谢掉。所以生活在核污染区的人可以通过每天吃碘片“先把坑占上”。于是日本那次核事故引发了“抢盐”事件,盐里面确实加了碘,所以有的人想通过吃盐来补充碘防辐射。但正常人每天吃的那点盐,含碘量不及碘片的百分之一,远远不够。除非你一天吃一袋盐——那真是“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不过小心把自己吃成腌肉。



在我们国家不断宣传教育之下,相信封建迷信的人越来越少了,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要相信科学。然而,很多人却难以分辨哪些说法是科学的,特别是很多商家也摸准了大众的这种心理,打着科学的旗号来进行各种“忽悠”。


很显然,这些谣言会传递错误信息,而且它们隐藏了很多错误的逻辑,也会误导大众,此外,科学研究和分析本来有其独特的方法和体系,而谣言的传播会让大众误以为谣言里的分析方法才是正确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不必要的。


进而,我们面对网上的信息要做好自己的判断,用科学精神来防止谣言泛滥。这正是:

面对科学谣言,不要上当受骗。

先用常识判断,有些亲自试验。

注意剂量条件,小心偷换概念。

要想了解全面,还可查阅文献。


##20220208

本期活动

你曾经被哪些谣言忽悠过?你成功为长辈辟谣了哪些谣言?欢迎在留言区聊一聊,小北将挑选2位幸运读者,送出本期主题图书《身边的科学:和你想的不一样》。

用科学精神甄别各类谣言。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直接购书


-End-

编辑:孙嘉婧、黄泓

观点资料参考:《身边的科学:和你想的不一样》,张宇识著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

scb01@pup.cn



# 往 期 精 彩 回 顾 # 

往期推荐

除夕年味,最缺的是这个!(领红包封面啦~)

这个过时好久的美德,是时候捡起来了

当代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敢于拒绝加班了?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点击在看

不要再被那些垃圾知识忽悠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