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州仍在,段义孚却走了

小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03-23

据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官网消息,著名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Yi-Fu Tuan)于美国中部时间8月10日上午逝世,享年92岁。在国内学界,除了地理圈之外,知道他的人不多。但他实在应该被更多地知道、了解和传颂。他被认为是人文主义地理学(Humanistic Geography)之父,蜚声世界地理学界。


著名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


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王立刚主任回忆起因为《神州》出版而和段先生交往的始末,感慨于段先生对中国历史地理空前的精湛解读:他从农田、山林、道路、桥梁、宫殿、苑囿、村落、城市等等着手,阐述了中国人对环境持续不断的精微适应和塑造。


这段回忆文字更让我们感受到,段先生作为一代地理学大师的平易近人、风趣幽默,以及他对祖国的关注和敬意。神州仍在,段义孚却走了。



在美国学界华裔学者很多,但除了自然科学,绝大多数杰出者都以研究跟中国相关的领域而著称,比如张光直、巫鸿等。但段义孚则突破了这一局囿,对地理学这一古老学科,做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贡献。


他开创的Humanistic Geography,与传统的Human Geography相比,将人际关系、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人与地方之间的文化关联等诸多人的因素纳入地理学的研究和考量中,使地理学具有了巨大的情感力量和诗性之美。


他坦言,之所以以前的地理学家不这样做,那是因为“这样很难”,但对于真正敏锐的心灵,却能以此真正释放地理学的魅力。


我有幸在2017年出版了段义孚先生的一本书,是段先生写给西方读者的一本中国地理的概述。但他没有按部就班地采用古板的写法,而是按照区域介绍的同时,也采取了历史的维度,形成了一种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地理概论的写法。


虽然段义孚并不成长于中国的大地之上,但他仍然选取了“景观”这个非常有效的核心范畴,出色地完成了这本书。尽管由于创作于60年代,对于当时中国一些地理状况的描述已经不符合今天的现状,但作者对于精神和理解中国地理的思路,仍宛然如新。甚至可以说,直到今天,国内仍旧没有人能以这样的方式来写一本中国地理概述或概论。


景观:既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既是历史叠加的,也是当下即刻的,它凝聚着当下活着的人的情感,也是千年来前人留下的文化余光,最能够体现一个地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的特征。我们,作为旅行者,从一个地方来到另一个地方,一个国家来到另一个国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景观的差异和变化。


段先生的这本书英文名,简单直接:A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China,如果直译的话就叫《中国历史地理》。但根据上面对段先生学术追求的理解,显然这样翻译并不能凸显他这本书的价值。这期间我也在和北师大著名的地理学者周尚意教授的交流中,获得诸多启示。她去美国拜访过段义孚先生,也在国内多方协助出版段先生的著作,传播他的学术理念。最后我们决定将书名定为《神州》,这是一个将自然与人文主义高度融合的现成的词汇,尤其能体现中国人对于这块土地的丰富情感,甚至信仰。



在出版过程中,我发现如果能增加一章介绍70年代以来中国地理方面的变化,会大大弥补这本书的缺憾,于是我心怀惴惴,写信给段先生,生怕他会不快:像他这样早已蜚声世界的大家,一个籍籍无名的编辑,怎敢有这样狗尾续貂的想法。


没想到,他很快就回信说,他特别高兴,而且非常感谢我这个想法。


于是在周老师的建议下,我就邀请唐晓峰教授来续写一章。唐老师也是紧扣“景观”主题,很快完成了这一章。



由于之前受到他谦逊和蔼的鼓励,我又“得寸进尺”,请求他给这个中译本,写一个序,我自己非常愿意把它翻译过来。


这对于一个86岁的老人来说,也不是一个轻易能完成的工作。但他竟然答应了,而且等得并不久。


在这篇短序中,段先生却写到了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东西:


其一,他10岁就随父母去了异邦,已经忘记了母语,“除了外表已经不是一个中国人了”,但一提到写这本书的原因,首先还是提到,是为了“祖国”献上敬意。


其二,他在写这本书时,对中国独特的文化和历史状况,有深切的认识,指出,中国这样一个文化深厚的国家,她的地理,一定是人与天深度的相互塑造,不能揭示这一点,就一定写不好。他意识到自己对于中国的现实和历史了解都是不够的,所以谦虚地称自己的这本书是抛砖引玉,寄望于后来者可以沿着这个思路,青出于蓝。


其三,他提到,2005年他回到阔别64年的“祖国”,停留了2个星期。虽然时间短暂,但他受到了很大震撼,在序里,他说得节制但意味深长。他对当代中国的建筑和城市景观、中国的巨大工程的评价是,充满力与美,体现着中国的活力。但这也激发了他的一丝困惑,中国传承千年的那种特质是什么?


我是学哲学的,对于这种本质论,或形而上性质的疑问,会抱有某种警惕,当下的中国和一百年前的中国,和五百年前,一千年前的中国,难道真有什么不变的特质,贯穿其中吗?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中国,是不是就像维特根斯坦说的,只是“家族相似”,而并无本体论意义上的“特质”呢?


但段先生以他超级敏锐的感受力,找出了他自己的答案。他注意到了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里司空见惯的公园空间,那里面是老人的熟络社会,他们不仅在一起娱乐,健身,跳广场舞,而且他们还深深地处于家庭关系之中,他们还有“责任”照顾孙子孙女,这既是他们的责任,也是他们的乐趣所在。这和西方的公园是如此的不同,和西方的老人的生活境地也是如此迥异,作为老人的段先生对此有极强烈的感受。


从公园这个如此小的缝隙,他展开了他深邃的人文地理思维的视域。从二里头宫殿遗址里那由回廊和宫殿围成的巨大庭院,到后来的四合院建筑布局,对于公共空间的重视,或许真的是中国文化从开始时就奠定的一种基因。


为了能让这本书更有可读性,我搜集了几百张图片,最后精选了一百多张作为插图,让这本近50岁的书,变得非常年轻。


这本书出版后,果然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两年间重印了4次,远远超出了我刚起意做这本书时的预期,也远超出段先生的预期,的确,这本书对他来说,他都要花几分钟去记起。


下面就是段先生给《神州》撰写的序。从这篇不长的文字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到老依然保持着对“异域”的好奇,还有就是他那一贯的乐观和幽默。


01

如此陌生的“祖国”


1966 年我在牛津大学做讲座的时候,“世界风土丛书”的编辑詹姆斯·休斯顿(James Houston)跟我约稿,想请我写关于中国的那一本,我就答应了。但我可不是中国地理的专家,我 10 岁就离开了中国,懵懵懂懂地把母语也忘光了,就更别提认得汉字了。但休斯顿给我打气说,他并不是要我写一本高深的学术专著,而是给英语国家的地理从业者,甚至是普通公众阅读的一本书,所以像我这样生于中国、学于西方的人,写一些关于“祖国”的事情,读者肯定会有兴趣的。我就懵懵懂懂地答应了,大概是因为我一直以来都想表达我对故土的敬意,尽管我除了外表已经不是一个中国人了。



这本小书出版于1970 年,已经是 47 年前的事情了。这期间我除了偶尔要查证一两处知识之外,很少翻看。所以你就可以想见,当北大出版社的编辑王立刚先生说要出版此书的中文版,且请我做一篇序的时候,我是何其惊喜了。这次我很热情地回答他“行!”,我借此可以修正和解释一下我撰写这本《神州》时的主旨,而且我还可以在这里谈谈 21 世纪的中国——我的印象主要来自 2005 年我去中国时的短暂旅行,我终于回到了阔别 64 年的故土。


02

抛砖引玉,中国地理可以这样写


我为什么要答应休斯顿的约稿呢?我刚才说了,首先是因为要向故土致献敬意;另外,还有一个更理性的想法,是要想写一本不落窠臼的区域地理书。传统的区域地理著作通常是先写自然地貌,然后接着写人文景观。这种写法的缺陷就是二者之间的割裂,一描写人文景观,自然的力量就隐而不见。


在写本书时,我打算克服这一陈规陋习,而且中国历史的特点使我可以轻松地采取这种写法,中国的各种天灾,比如洪涝、干旱、地震等,从来都是人文风俗中的重要因素。


1960 年代以前的区域地理还有一个问题是,在谈及人民生活的部分,主要关注经济和社会制度的方面,而忽略艺术和文学,这对于文化深厚丰富的中国,怎么行得通呢?所以,这本书就是要打破常规,将经济、社会和文学、艺术贯通起来。我期望这本书翻译出版之后,能抛砖引玉,中国的地理学者能够真正实现历史与人文、经济与社会并重。


03

何为中国? 人与人之间的轻松、温暖


而我要写一篇中文版序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我想谈谈2005 年我在中国两个星期的感受。


1968 年我在写本书时这么写过:1950 年代中期,外国人眼中曾经富裕、蓬勃的沿海大埠都已经是明日黄花了,这里跳动的已经是工人同志们热烈工作、学习和娱乐的脉搏,无论如何,这至少是一种新的城市风尚。而高层仍然担心资产阶级生活会死灰复燃,如今这种“腐化浮华”的“资产阶级生活”却易容为“民主的”,终于还是“死灰复燃”了,这是我回到中国时看到的,尽管“浮华”这个词已经不合时宜,但也并非一无是处。


北京、重庆、上海,从建筑学的眼光来看,散发的是那久违了的力与美,我也为眼前的场景而自豪,这些大都会的蓬勃发展完全与西方城市不同,而是本土活力的呈现,是从积年的战争和苦难中解放出来的活力。但也使我困惑,这参差的摩天大楼和风驰电掣的高铁还是中国吗。如果我能再写一章来修订我的书的话,我会来应对这个疑问。


在努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中国还努力保存一些我在本书中提到的那些古代民居和景观,我要为这种保存的努力叫好,但是这种行为更多的是一种怀旧,而非着眼于现在和未来。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中国文化中一直存续至今的那些更为持久的东西。我认为,那就是人际关系的轻松、乐天幽默,这是我在西方很少看到的。比如在北京,他们带我去一家叫“狗不理”的包子店,“狗不理”,有没有搞错?我在美国待了 70 年,从没碰见过这么古灵精怪的餐馆名字。


至于城市里的样子,我到酒店外面散步,看见一个小区里有一小块绿地,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公园安全吗?在芝加哥,几乎肯定会有抢劫犯和嗑药的拦路打劫。而这里,我看见人们坐在石桌旁边心无旁骛地下象棋,孩子们嬉戏吵闹,而最让我惊奇的是旁边还有一块专门的场地让老头老太们锻炼。他们在一个健身器械上来回摆腿,同时盯着孙子。


我在想,如果我年轻 20 岁(可惜我现在 86 了),我干嘛不把这些场景写进我关于中国的书里?


谈一谈你对段义孚先生的了解和阅读感受

2位幸运读者将获得主题赠书

地理学大师话说如何山川地貌造就华夏历史

神州——历史眼光

下的中国地理

作者:[美] 段义孚 著  

赵世玲 译

华裔地理学大师,美国科学院院士献给祖国的书。以人文之眼、人文之心,讲解地理如何造就中国人,中国人如何改变自然。

-End-

作者:卡夫卡+陈二虎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

scb01@pup.cn

# 往 期 精 彩 回 顾 # 


往期推荐



曾让人大受冲击、差点就要绝版,这套书终于结集上市了

北大教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新神榜》系列再添新作,中国神仙宇宙知多少?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点赞、收藏和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