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曾经一书难求,这些书现在唾手可得

爱书的你我或许都经历过此情此景:刚刚种草了某本图书,下一秒就看见商品“无货”,不由地感到茫然无措,受到内心深处的强烈渴望驱使四处搜罗,结果只有旧书网里少得可怜的“天价”旧书可以购入,一边悲从中来一边扼腕叹息,最后不得已与一本好书失之交臂……


对于嗜书如命的人们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遗憾,乃至长期的“折磨”。万幸的是,经过小北的不懈努力,有一些这类书籍得以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现在已经“唾手可得”!曾经让无数人抱憾不能一见的书籍,现在却能够放在枕侧细细品读,曾经让人望而却步的书价,现在却只要几杯奶茶钱而已。



这其中是否有你一直心心念念的图书?今天,就让小北带大家一窥这些书的“真面目”吧(书单按书名首字母排序) 。


01

《不平等的童年:

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第2版)

作者:【美】安妮特·拉鲁  著

译者:宋爽  张旭 译

本书以内容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极富洞察力的生活细节,考察了贫困家庭、工人阶级家庭、中产阶级家庭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生活,从而确认了,父母的社会地位会以一种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形的但又是强有力的方式冲击着孩子的人生经历,并标识出了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是如何影响教育方式的。


本书亦全面揭示“美国梦”不平等的根源。中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但离教育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正值国家大力倡导文化复兴之际,文化源自教育,从教育抓起,促进不同地区和不同阶层之间的教育公平,对实现中国梦大有助益。



02

《抄工与学者:希腊、拉丁文献传播史

作者:【英】L.D.雷诺兹  N.G.威尔逊  著  

译者:苏杰 译

本书是梳理西方古典文献研究历史的经典名作,古典学研究的必备参考书之一。它所涉时代始自希腊化时代,迄于文艺复兴末期,两位作者可以说面面俱到,也提供了自古代至现代之前的扼要学术史。


《抄工与学者》勾勒了希腊拉丁文献传播的历史过程,揭示了古昔先贤在文献保存与传播方面的工作和影响,并从文本传承的角度展现了教育史、学术史以及文化史的一些侧面。因此,该书也成为学习希腊拉丁文本的必备参考书。所有对西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从中获得教益和启发。



03

法国史学革命:

年鉴学派,1929-2014(第二版)


作者:【英】彼得·伯克  

译者:刘永华 译


本书是一部关于法国年鉴学派无可取代的指南。20世纪最富创见、最难以忘怀、最有意义的历史论著中,有相当数量是在法国完成的。作者彼得·伯克(Peter Burke),英国历史学家,当代著名新文化史家关注到了这一点,并展开了细致的探讨与分析。



04

《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

作者:孟悦 戴锦华

本书是以女性主义研究现代女性文学的开山之作,借助精神分析、结构、后结构主义理论,本书以作家论形式深入阐释了庐隐、冰心、丁玲、张爱玲等九位现代重要女作家,同时在现代中国的整体历史文化语境中,勾勒出了女性写作传统的形成和展开过程。理论切入、文本分析和历史描述的有机融合,呈现出女性书写在不同时段、不同面向上的主要特征,及其在现代文学史格局中的独特位置。


本书自1989年问世后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中国女性批评和理论话语"浮出历史地表"的标志性著作。



05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

作者:哈佛委员会 著

译者:李曼丽 译

1943年,由哈佛大学各学科领域12位最著名教授组成委员会,旨在对“现代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目标问题”进行研究。该委员会历经两年的集体性潜心研究之后,形成了以“现代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为题的终结报告,1945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俗称“红皮书”。


该报告一经发表,就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强烈震动和反响,尤其是书中关于通识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地位和作用的论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关系等的精辟论述都得到了高等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因此它也成为美国1947年高等教育法中有关条目的重要理论基础。 


本书出版近60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专业化、职业化、市场化的特征日趋显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关问题的不断恶化,“红皮书”始终以其卓越的见解和严密的论证吸引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始终如一的关注。它不但是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述,同时也是美国及欧洲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推荐的著名学术专著。



06

《校勘学大纲

作者:倪其心 著


校勘是古籍的校勘。校勘的本义是比较审定的意思。把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罗列搜集起来,比较它们文字语句的异同之处,审定其中的正误,这就是古籍的校勘。校勘学是研究古籍校勘的科学,其目的和任务是总结历代学者校勘古籍的经验,研究校勘古籍的法则和规律,为具体进行古籍校勘提供理论指导。


《校勘学大纲》是研究中国校勘学的精深之作。在博采众书之例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提炼,在根本原则、各类通例和校勘方法上都做了理论性的总结,内容详实全面,可谓“校勘学研究”的里程碑之作。



07

《科学的旅程(珍藏版)

作者:【美】雷·斯潘根贝格 / 【美】黛安娜·莫泽 著

译者:郭奕玲 / 陈蓉霞 / 沈慧君  译

本书写作角度新颖,在创作理念上区别于传统的科学史图书。它不是简单的书写“资料的历史”,即什么时候、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而是将观念变革的过程和思想发展的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它揭开被科学辉煌成就遮蔽了的真实历史,它展现的科学史是一部由“正确”与“错误”、“成功”和“失败”共同编织的历史。本书是培养“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进行科学教育的前所未有的优秀图书。


珍藏版又增加了48页彩色插图和近百幅黑白图片,并配以有趣的说明文字。这些图片不但展现了科学发展的主要历程,而且展现了当时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探究过程,提高了本书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08

《美国货币史:

1867—1960(精校本)

作者:【美】米尔顿·弗里德曼 安娜·J. 施瓦茨 著

译者:巴曙松 王劲松 等译

本书以货币存量为主线,研究了美国1867—1960年近一个世纪的货币发展历程,及其对美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作者通过对货币供应变化和通胀水平的因果关系的细致描绘,证明了货币政策对于一国经济运行的深远影响,尤其是货币在稳定经济周期中的重要地位。全书将繁杂详尽的历史统计材料与具有敏锐洞察力的经济分析完美地融于一体。书中许多视角独特的分析以及具有开创性的研究结论,例如作者关于1929—1933年大萧条的分析和解释,转变了人们的观念,深化了全球金融界对金融市场的理解。


本书被公认为是弗里德曼的影响最为深远和突出的成就之一,是20世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不仅是经济学者不可或缺的研究参考文献,而且对于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特别是理解全球金融动荡及其政策走向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09

《普里什文系列作品

作者:【俄】普里什文 著

译者:石国雄 译


本套书籍是“生态文学的先驱”“伟大的牧神”“完整的大艺术家”“大自然的文人”俄罗斯作家普里什文的经典作品。普里什文一生都在旅行,对大自然一往情深,并具备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善于将对人、对自然、对万物的爱与善化为诗意,并结合哲理写成有机统一的散文。


《大自然的日历》《飞鸟不惊的地方》《林中水滴》《有阳光的夜晚》《亚当与夏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静谧的丛林和精灵般的小动物,汹涌的大海和巨怪般的大海兽,群星闪烁的夜空和漫无边际的原野,灵巧的飞鸟和咸腥的海风,奔涌的瀑布和沉静的圆月,淳朴可爱、不谙世事的边远部落和谨慎小心、保持距离的文明族群,甚至还有作者在中国边民居住地驯养梅花鹿和种植人参的故事,等等。这是一个现代都市人完全陌生的世界,在那里人与自然是零距离的。你可以感受到自然的每一丝呼吸,自然也可以看到你的每一个毛孔。



10

《人类学的邀请:认识自我和他者

作者:【美】卢克·拉斯特 著  

译者:王媛 译

《人类学的邀请:认识自我和他者》是一部人类学入门经典,风行国外高校多年。中文版译自英文第四版,在旧版基础上做了大幅更新。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人类学、文化和民族志”,集中介绍基础假设和概念,它们自现代人类学开端,就推动了人类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随后重点将缩小到文化(尤其是社会文化人类学)上,探究了一些具有推动作用的故事、隐喻和分析,当代人类学家都是从这些内容中获得他们的灵感、理论和方法论的。第二部分“民族学:一些人类问题”,探究了三个跨文化的人类问题:社会性别、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和宗教。书中列举了大量引人入胜的例子,来展示人类学观点如何应用于个人、地区乃至世界层面的现实议题。


作者卢克·拉斯特致力于激发读者跳出书本,探索书外鲜活的世界,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投入广阔的人类学天地。若想了解人类学这个充满多样性的迷人领域,本书是一部相当简明实用的入门指南。



11

《什么是文化史

作者:【英】彼得·伯克 著

译者:蔡玉辉 译   杨豫 校

在文化史领域,没有比彼得·伯克更敏锐、更博学、更富有人文关怀的书写者了。《什么是文化史》是一本不容错过的经典之作。


关于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什么是文化史》一书提供了关键性的指引。在全新修订的第三版中,杰出的文化史学家彼得·伯克用通俗易懂的表述,再次引导我们进入文化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伯克首先讨论了雅各布·布克哈特和约翰·赫伊津哈文化史的“经典”阶段,考察了从弗雷德里克·安塔尔到爱德华·汤普森等马克思主义者做出的反拨;随后,勾勒文化史近期兴起的概貌,重点介绍了上一代人写作的、常常被称为“新文化史”的著作。他将新文化史放在其自身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重视历史思考和写作的新方法与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研究以及日常生活话语的兴起之间的关联。在此新版中,伯克还介绍了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并思考文化史在21 世纪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12

《宋明理学

作者:陈来

本书是全面了解宋明理学的必备读物。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因有此称。


本书围绕二十五位理学思想家,叙述了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揭示出宋明理学的基本人物、学术派别、概念命题和理论特色。作者视理学为一股前后相继又相互激发的思潮,对于理学发展的固有脉络和内在讨论,对于理学发展的关键枢纽点,对于颇具特色的知识点等,着重拈出。


“逻辑清楚,表达简炼,内容扎实,易读不晦涩。”因此,该书自出版以来,三十年长销不衰,是版版断货的经典之作、优秀好书。



13

《“新启蒙”知识档案:

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第2版)

作者:贺桂梅


本书用知识社会学的方法深入研究80年代6种文化思潮:人道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寻根思潮、文化热、纯文学实践、“重写文学史”思潮。


这种考察不仅采取了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还融入跨学科视野,以文学文本为主,扩大到美学、哲学、理论、历史研究等领域,力图把80年代思潮作为具有“共振性”的文化场域来加以把握;也努力把中国问题放在全球视野中展开讨论,从一种更具想象力的整体性历史视野中揭示出80年代中国文化实践的不同面向,及其与中国当下文化现实之间的关联。



14

《中国思想之渊源(第二版)》

作者:【美】牟复礼 著 

译者:王重阳 译

该书是美国流传已久的一本介绍中国早期思想的必读书,与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齐名!它以流畅明晰的笔法、高超的见识和深厚的文化比较的功力,对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的思想和代表人物进行了简明精妙的介绍。同时又以宏观的话题,如宇宙论、世界观、知识论、政治哲学、人性论等贯穿在对这几大学派的的介绍和分析中,既高屋建瓴,又曲尽其妙,是大家小书的典范。


(书单按书名首字母排序) 

分享今日书单中最让你感兴趣的图书

2位幸运读者将获赠其中一本


-End-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

scb01@pup.cn

# 往 期 精 彩 回 顾 # 


往期推荐



历时19年,联合海内外近500位学者,《儒藏》“精华编”全部出版

缺乏表达灵感?其实你可以这样做

苏力:开学了,聊聊通识教育  | 开学季·读书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让好书唾手可得,让阅读陪伴你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