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点击上方蓝字
3月23日《三峡日报》
刊发《宜都市66位老人自建乐团,3年公演15场
他们用音乐续写不老传奇》
讲述罗德稳和街坊们凭着对音乐的热情和执着
克服重重困难
坚持用文艺活动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的事迹
全文报道如下:
宜都市66位老人自建乐团,3年公演15场
他们用音乐续写不老传奇
宜都市民乐团成员们表演传统民族乐器。本报通讯员 邹祖国 摄
他们是一群文艺爱好者,以音乐养生,用快乐交友;
他们是一群退休老人,最年轻的60岁,最大的74岁;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团体——宜都市民乐团。从自娱自乐的7人文艺小分队,到热衷公益演出的66人的市民乐团,他们用文艺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也成为活跃宜都群众文化的一股重要力量。
因音乐相聚
街坊相约建“分队”
宜都市民乐团的诞生,始于团长罗德稳。
罗德稳的祖父和父亲是农村红白喜事的吹鼓手,受家庭浓厚音乐氛围的影响,他从小喜欢吹拉弹唱,笛子、二胡、中阮、三弦等民族乐器,他学一门精一门,多年来始终钟爱音乐。
2007年,退休后的他和社区的7个爱好音乐的老街坊,时常一起切磋。时间久了,罗德稳萌生了一个想法:干脆组建一个民间文艺组织。
罗德稳找来现在担任副团长的杨远军、简绚等几位爱好文艺的老人商量,大家一致赞同,并共同取名“民乐小分队”。
有了组织,小分队把排练的时间跟地点固定下来。慢慢地,周围热爱音乐的老人也找了过来,人员很快增加到30人。
由于经常参加社区和街道的公益演出,“民乐小分队”在小范围内人气渐涨。2014年,小分队已有人员58人,组织内部细分为器乐队、歌咏队、舞蹈队等,“文艺小分队”改名为“市民乐团”。
今年3月18日,宜都市民乐团正式授牌,成为隶属宜都市民协的民间文艺社团组织。
三移场地
团员自掏腰包渡难关
愿望很美好,现实却困难重重。
没有排练场地是困扰乐团发展的最大难题。他们曾先后在宜都市清江公园、文峰公园排练,影响了市民和学生而被投诉。
于是,平时大家各自回家排练,演出前抽空合奏。没有在一起训练,大家之间的默契感达不到,效果大打折扣。
后来,民乐团为加强联系,便在每个周末,趁学校放假的时候在文峰公园排练。
为了解决场地的问题,罗德稳四处奔波,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终于在去年底,争取到工人文化宫二楼的一个固定排练场地。
“我们团员都是自掏腰包买乐器、乘车、买演出服装等。一路走来,非常不易。”市民乐团团员江德驹感慨万千。由于演出都是免费的,排练的花费都由团员自己承担。身为团长的罗德稳更是不断拿出退休金,买音响、调音台、麦克风,租演出场地等,解乐团经费的燃眉之急,他是团里出了名的“月光族”。
频繁亮相
公益演出获热情点赞
2015年至2017年,是乐团不断壮大的三年,也是乐团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影响越来越大的三年。
2015年,罗德稳与乐团班子成员商量,准备一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专场演出。6月至8月,在最炎热的天气里,他们借了一处场地,靠着两台大电风扇降温,完成了全部排练。
演出当天,宜都剧场座无虚席。合唱《太行山上》《游击队之歌》等传统经典曲目,器乐合奏《腾飞中国龙》等原创作品,以其恢弘气势,赢得在场1300名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16个节目,110分钟。这一场专场演出,让乐团名声大躁,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
2016年,乐团携独唱、合唱、旗袍走秀、民乐合奏等节目在五眼泉镇福利院上演。100余名孤寡老人饱了“眼福”和“耳福”,个个乐得合不拢嘴。
“我们因为爱好音乐而聚在一块,都愿意为推动群众文化发展而献出一份力。”罗德稳说,只要跑得动,就会将演出进行到底。
2018年,他给乐团定下了一系列小目标:至少参加6至10场大型演出;与其他县市区开展文艺交流;组织团员进行户外拓展,让他们更有归属感。
来源 | 三峡日报
编辑 | 沈新云
编审 | 李广操 党艳秋
治水责任更明确!宜都“河湖长”最全名单公布!快看你家附近的河流归谁管 ?
▲
点击蓝色标题即可查看往期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