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首届零废弃日,爱芬环保这样行动!

零废弃的 爱芬环保 2020-09-15


2018年全国首届零废弃日的主题为“加速减塑 我有行动”,在8月18日,全国环保组织、环保支持者,都会围绕主题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宣传活动。


爱芬环保作为一家专业的环保组织,在当天开展了一场面向公众、围绕城市垃圾议题展开的线下沙龙活动,还有幸邀请到德国的伙伴和我们一起分享。



 破冰环节 


当天下午2点半,活动正式开始。参与活动的伙伴首先都进行了自我介绍、互相认识。由于活动正值周末,还有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参加。不仅如此,来参加活动的每一位伙伴都表达了自己对环境问题、垃圾问题的关注,其中还不乏专业人士呢!





 开场发言 


破冰环节结束后,活动主持人、爱芬环保的项目主管马晓璐向大家介绍了零废弃日的活动背景。



随后,围绕爱芬环保的活动主题,她为大家介绍了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目前面临的垃圾问题。



许多人可能对城市的垃圾量没有具体的概念,你知道吗?上海每16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能一个堆成一座金茂大厦。

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台下的一位小朋友和他的妈妈完全被震惊到了。



平日里,我们很少会去注意城市里生活垃圾的流向,既然我们每天都会产生这么多的垃圾,总要有地方处理吧。那它们最后都去哪里了呢?其实,就在大家生活的这座城市上海,有着全亚洲最大的垃圾填埋场——老港填埋场。



据说,它的占地面积比澳门特别行政区还要大!虽然老港填埋场很大,但依然无法满足急增的垃圾处理需求,而且,填埋处理对环境也会产生很大的危害。所以,城市垃圾问题要比大家想象的严峻许多,在这样的形势下,垃圾分类是能够缓解垃圾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也是爱芬环保一直在推进的事情。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垃圾分类这件事对于许多人来说还很陌生,目前依然面临着推广上的困难,许多人可能连上海的垃圾分哪四类都不知道,这也是当下非常普遍的现象。

 

通过晓璐的开场介绍,在场的小伙伴对于垃圾问题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认识。说起垃圾分类,许多人都觉得国外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比如日本、欧洲,那接下来就不妨听听在其他国家生活的伙伴面对垃圾问题是如何努力的。



 嘉宾发言 


 如何加速减塑 


如何促进公众关注并参与城市垃圾分类?

▲ Kristen(左)和翻译李媛(右)


首先登场的嘉宾是从德国科隆远道而来的Kristen,她为大家带来的分享主题是《如何促进公众关注并参与城市垃圾分类?》。Kristen告诉大家,她刚来上海的时候就被震惊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出人意料,非常的现代,可同时,她发现街上的塑料包装也是数不胜数。

面对棘手的城市垃圾问题,她认为,首先每一个人都应该意识到,我们的世界不仅仅是自己的家里、家门口,打开家门后的外面的世界也是我们的世界。Kristen一直在德国科隆的一个社区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围绕着尼古拉斯广场共同发起了一个自治组织。这个组织里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比如有瑜伽老师、化学博士,还有医生、护士,职业都各不相同,Kristen则是一位管理培训师。

Kristen向我们展示了她和她的伙伴在尼古拉斯广场上通过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将周边社区的居民都聚集起来,并在这样一个公共空间里,让每一个人去谈论自己关注的社区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其中也包括垃圾问题。除此之外,他们还将广场上一坐古老的建筑改造成了零浪费咖啡馆,买咖啡的时候只要多花一欧元就能得到一个可循环使用的咖啡杯,当把杯子再还给其他咖啡店的时候,咖啡店就会退给你一欧元。

Kristen总结:人的习惯不可能一下子发生很大的转变,还是要每天从小事做起,一步步、慢慢来。如果大家想要试着改变自己的习惯,就要化失败为机会,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而面对城市垃圾问题,除了依靠个人习惯的改变和努力,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只有每一个人携手去努力,才可以做得更好。


如何促进公众关注并参与城市垃圾分类?

▲ 颜卫国老师


接下来登场的演讲嘉宾是爱芬环保的老朋友,来自宝山路街道包运大厦的颜卫国老师。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在中国,垃圾分类是有成果的。爱芬环保自2011年起上海推动了273个社区开始垃圾分类,其中不少小区取得突出的效果,来自宝山路街道的包运大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颜老师本人有着非常丰富的社区管理和实战经验,包运大厦自2017年3月开始启动垃圾分类,他就建立了自治管理小组,成立了一支有着40多人的志愿者团队。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带领着小区仅仅用30天就挑战了20年的居民楼层丢垃圾的习惯,并最终实现超过70%的居民能每天家中分类、小区分类投放,同时,小区完全实现分类收运,垃圾资源回收率大幅上升,包括湿垃圾、废弃塑料、电子废弃物等。


包运大厦建于1996年,共有239户居民,20多年来都在每层楼面设置垃圾桶。因此,高层撤桶难度极大,一开始垃圾分类推进工作就面临了重重困难。

除了20多年的楼层扔垃圾习惯,大楼电梯老旧、本来高峰时段就非常拥挤,再加上湿垃圾的滴水、气味可能会引起居民不满,垃圾箱房又恰好就在小区角落且紧挨低层居民住所……面对如此重重困难,团队里的骨干同志目标一致团结奋斗,用团队的力量共同支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就在刚开始的四个月,横幅、宣传画、黑板舆论开路,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扩大招募志愿者、参观老港基地、培训志愿团队,制定宣传提纲并挨家挨户上门宣传讲解、隆重的发桶仪式。早上居委会干部、志愿团队核心成员、值班志愿者热情接待每一位来扔垃圾的居民,每次值勤结束志愿者还要上下巡视25层,看到楼道里的垃圾袋随手拿下来分拣到垃圾箱内。就这样,居民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慢慢了适应这些变化。

颜老师掷地有声的发言,让大家深入了解到社区里真正在无私付出的幕后工作人员,也希望更多人都能努力参与源头分类、正确投放成为习惯、培养良好生活方式


 如何行动 


徘徊在行动起点的生产性

▲ 赵伊人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许多人都知道环境问题很严重,但行动却跟不上?从意识到行动到底差了什么?我们如何行动起来呢?赵伊人作为一个零废弃实践者,分享了她从意识到行动的变化。


她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从小被宣教式的环境保护口号一遍遍洗脑,麻痹了对于环境保护的触觉神经,一度徘徊在行动的起点不得其入。赵伊人一直以来都不算是一个很坚定的环保主义者,对那种简单的宣教式的环境保护倡导标语比较无动于衷,而她长久以来一起在寻找突破 赚钱-消费 二元生活的各种撬动点,但那个瞬间一直没有到来。

“直至有一次去韩国参加聚会,我住进了韩国朋友家里,朋友手把手教我分类自己产生的垃圾,当看到自己一天购买了这么多的“垃圾”,这一刻促使我开始负责任地思考起自己的消费行为。”


她在那个瞬间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很棒突破口。“我消费的东西包含着什么,我使用过了它会怎么被处理,会流向哪里?”商品消费无可避免,但是人的意识和行为却能把控“不必要消费”。


她以垃圾为载体和契机探索零废弃的生活方式、人与垃圾的关系,找到自己的行动起点,开始艰难的开启零废弃生活。


找到一个痛点,让改变自然而然地发生

▲ 马晓璐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被联合国称为没有垃圾的国家。那时欧美发展迅猛,物资过剩的同时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浪费,因此产生了很多垃圾,政府没有应对的策略,联合国开会发现中国是一个没有垃圾的国家,彼时中国物资匮乏,大家都是物尽其用,衣服缝缝补补又三年,然后变成抹布,最后变成拖把,节约的良好美德在中国人的血统里流淌着。

可今日的中国就像那时的欧美,商品经济发达,每个人每天都产生许多垃圾,并且整个社会环境保护意识是很淡薄。今年环境问题被暴露得十分突出,从800万吨的塑料垃圾直接流入海洋,到北极温度高达30℃北极熊的生存状况堪忧,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


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我们每个人能做些什么呢?又该如何行动呢?


其实个人面对环保是有具体可操作的方法的, 零废弃生活理念有个3R原则,许多人遵循这个原则开启减塑生活。

刻意的去做环保的事情比较困难,如果找到一个痛点,开启减塑行动的动力就会大大提升了。“起初我是为了减塑开始自带水杯,环保袋,但意识不够强,为了让自己能坚持就买了很漂亮的水杯,环保袋,我并没有为了减塑而强迫自己做这件事。而是把有趣的生活方式融入环保的生活理念,这样的方式会轻松许多。”


宣导者要找到一些有趣的契合点抛出去,以人为本、从细微出发,找到一个痛点,让改变自然而然地发生。



台上4位嘉宾精彩的发言,让台下的伙伴感触颇深,大家都听的十分认真。

还有小伙伴边听边记笔记,这也太认真了!



众筹时间


晓璐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践行减塑行动,最近,她还发起了减塑项目“菜篮子减塑行动”,消灭菜市场的塑料袋,引领菜场新风潮!


我们希望通过广泛的参与和传播

让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真正行动起来

把减塑变成一种最时尚最酷炫的生活方式

减塑需要大家的参与,更需要大家的支持!

现在就复制筹款链接,打开支付宝,

去看看来自社区的减塑故事吧!


我支持【壹起做减塑环保达人】爱心捐赠,一起来吧!w10gbZ865E长按复制,打开支付宝参与爱心捐赠


小伙伴纷纷扫码支持减塑行动


想第一时间知道和减塑行动有关的后续内容,

请关注“爱减塑”官方公众号



最后我们要感谢8月18日当天到场支持的所有朋友,让零废弃日的活动得以圆满举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