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中国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
近段时间以来,受地区冲突、气候变化、疫情和通胀压力等因素叠加影响,全球粮食安全正面临严峻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东帝汶也深受影响。当地时间2022年6月3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访问东帝汶时表示,希望继续开展杂交水稻、菌草技术等合作,建设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助力东粮食自给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关注东帝汶的粮食安全挑战。近年来,中国援东帝汶杂交水稻示范种植、对虾养殖、农业合作产业园、玉米机械化种植、现代粮仓与粮食加工厂、饲料生产与加工、学校营养餐、妇女营养食物援助等项目陆续实施。作为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以下称“粮食署”)驻东帝汶代表,刘大耕自2018年4月就任以来,见证了中国和东帝汶的务实合作。近日,刘大耕接受参考智库专访,详细介绍了中国与东帝汶在粮食领域的合作情况以及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现状和影响。
中国向东帝汶“雪中送炭”
参考智库(Q):东帝汶在粮食安全上具体面临哪些挑战?
刘大耕(A):同大部分发展中岛国一样,东帝汶高度依赖粮食进口,面对商品价格波动、气候危机等环境灾难尤为脆弱。目前乌克兰危机导致全球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东帝汶也深受影响。
Q:中国与东帝汶在粮食领域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合作?合作的现状与效果如何?
A:中国长期关注东帝汶面临的粮食安全挑战。在双边援助方面,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CIDCA)主导的援助粮仓项目于2017年立项,设计总仓容为10000吨。该项目含两个子项,每个子项的主要建设内容均为5000吨规模的储备粮仓,包括粮仓、粮食加工厂、办公及附属设施。还有一条稻谷加工生产线及稻谷烘干机组,日处理稻谷可达20吨,该项目已于2021年竣工并向东帝汶完成移交。
在多边援助方面,粮食署先后获得中国农业农村部95万美元的定向支持,2021年更是获得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100万美元南南合作援助基金资助,向东帝汶营养不良的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提供专门营养食物支持。当前,中国对东帝汶的多边援助包括学校营养餐、水灾应急救济、妇女营养食物援助等项目,有效推进了粮食署国别战略计划在东帝汶的顺利实施。在国际粮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向东帝汶提供紧急粮食援助是雪中送炭的义举,体现出中国助力应对粮食安全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懈努力。
Q: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仅靠物资援助是不够的,如何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一问题?
A:想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不仅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农业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当前各种新兴技术突飞猛进,比如数字化、智能化等等,尤其是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零售等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无人机施肥、喷洒农药,监测病虫害已经被大面积应用;其次,跨境电商平台把全球消费者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者快速高效连接起来;再次,数字供应链催化普惠金融,为无担保无抵押的数字借贷提供了风险防控技术,有利于小农户获得生产和消费贷款;最后,数字技术还有助于完善水资源管理,建立更透明的市场信息系统。
此外,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育种技术的突破可以培育气候智慧型新作物。这种新作物兼具抗病、节水、高产等特点,各国可以开展联合创新和种质资源交换,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和供应。
5月11日,刘大耕(左)和中国驻东帝汶大使肖建国、东帝汶卫生部长奥德嗒参加中国援助营养谷物粉发放仪式。
解决全球20%人口吃饭问题是中国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
Q:目前世界粮食安全面临哪些挑战?
A:根据《全球粮食危机报告》,2021年全球面临严重缺粮状况的人数逼近1.93亿,较2020年增加4000万,今年还将进一步增长。阿富汗、索马里、南苏丹和也门都面临饥荒风险。6月6日,粮食署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联合发布最新“饥饿热点”报告警告称,由于冲突、气候变化、新冠疫情和大规模公共债务负担的影响,多重危机正在制造一场粮食风暴。乌克兰冲突的连锁反应推动全球许多国家的粮食和燃料价格上涨,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在今年3月创下历史新高后一直在高位徘徊,多达75万人正面临饥荒和死亡的风险,即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IPC)第五阶段的“灾难”状况。
国际社会必须携手扩大前瞻行动的规模和范围,抓住从预警到受到冲击之间的关键窗口期,及时保护相关社区的生命、粮食安全和生计,而不是等人们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才提供紧急援助。有证据表明,在保护生命和生计的前瞻行动中每投入1美元,就可以帮助受灾社区避免多达7美元的损失。
Q:中国与粮食署有哪些合作?
A:粮食安全是中国政府与粮食署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2零饥饿的重要指标。“零饥饿”就是要确保所有人全年都能获得安全、营养和充足的食物。粮食署与中国的合作聚焦在四个方面。一是发挥好粮食署农村发展卓越中心的作用,通过南南合作积极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分享中国的先进经验和适用技术,尤其是在小农价值链能力建设、产后减损、气候变化应对及减灾防灾、创新扶贫等领域。二是在中国国内开展创新试点项目,助力中国乡村振兴的同时,与其他国家分享创新项目的做法。三是对全球饥饿人口积极提供力所能及的粮食援助,帮助他们减少饥饿,并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四是在中国建设联合国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支持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和其他人道主义应急响应。
Q:中国在维护世界粮食安全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又面临哪些挑战?
A:最大的贡献是,中国用全球6%的水资源和9%的耕地资源,解决了世界20%人口的吃饭问题,实现由“吃不饱”到“吃得饱”进而“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不仅提前实现了联合国零饥饿目标,牢牢端稳自己的饭碗,还通过粮食援助和南南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的伟大创举。中国一直是联合国系统南南合作的重要战略伙伴,通过聚焦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小农户价值链提升等,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中国秉持开放包容态度,推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联合国各发展机构及相关组织、私营部门等群策群力,扩大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前景,加快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最大的挑战是国际社会的期待。中国在联合国常规预算经费中的分摊比例目前已达到约12%,成为第二大出资国。粮食署作为全球最大人道主义援助机构,其资金来自于国际社会包括成员国政府和个人的自愿认捐,因为全球人道需求不断扩大,其援助资金也存在巨大缺口。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政府在致力于自身农业发展和减贫的同时,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向粮食署提供了最大的帮助,但远低于联合国常规预算分摊比例,与国际社会期待尚有差距,中国在粮食安全多边合作领域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尚有进一步开拓的空间。
6月20日,刘大耕(左)与中国驻东帝汶使馆经商参赞耿协威考察中国援建东粮仓项目和紧急粮食援助。
对外援助需“因国施策,因地制宜”
Q: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对中国有什么意义?
A:粮食安全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首先,任何一个国家粮食不安全,都可能导致饥饿人群外溢流动,继而可能会造成其他国家的粮食不安全和社会不稳定,当这些情况出现在中国周边时,必然也会给中国带来不利影响。其次,以当前的粮食安全问题为例,多国粮食和燃油价格上涨,中国也无法独善其身。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实际上是帮助这些国家保持稳定和发展,间接上帮助中国维持稳定安全的外部环境。
Q:您对中国在粮食安全领域的对外合作方面有哪些建议?
A:首先,重塑农业粮食体系。全球粮食系统面临诸多挑战,亟需向营养健康、绿色低碳、高质高效、包容韧性方向转型。促进以营养为导向的食物生产,保障多样化食物供给,降低营养食物价格,增加对低收入人群转移支付等社会保障措施,落实好2021年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后续行动,合力建设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且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
第二,加强对口国家能力建设,因国施策,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相结合,加大顶层制度和发展规划方面的中长期专家咨询服务。
第三,加大农业供应链和价值链建设,倡导公共和私营部门合作,探索新型制度、政策和投资,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 参考智库机构用户可在“天闻”信息平台查阅更多海外智库研究成果。
最新国际动向 最全海外信息
请联系我们
电话:
(010)88051911
邮箱:
zhiku@cankaoxiaoxi.com
监制 | 张诚
审核 | 黄莹莹
编辑 | 朱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