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校获奖情况
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高校获奖名单出炉!广东这些高校上榜啦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颁奖。
2018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哈尔滨工业大学
刘永坦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钱七虎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共有 113所高等学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了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通用项目185项,占通用项目总数项的82.6%。其中,有76所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数为147项,占通用项目授奖总数的65.6%。
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等广东高校获奖。其中4项是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华南农业大学独揽2项,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各获得1项。
二等奖
二等奖
延伸阅读
“杂交稻育性控制的分子遗传基础”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上世纪70年代初,袁隆平及其团队在海南三亚发现的花粉败育的野生稻,为杂交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打开了突破口。在杂交水稻广泛应用的背后,究竟为什么雄性不育材料可以培育不育系?又是什么机理促使它产生不育?“杂交稻育性控制的分子遗传基础”项目揭开了这个秘密。该成果奠定了我国在植物育性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交出了杂交水稻育性调控分子基础理论的“中国答案”。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刘耀光
“科学不能盲目追热点,要有坚定的研究方向,追根问底。”针对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农教授刘耀光及团队坚持科研20余年,取得了原始创新性成果,包括克隆了三系杂交稻育种中广泛应用的野败型和包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恢复性的相关基因,阐明了其分子遗传机理,首次揭示核质基因互作控制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发生;克隆了水稻杂种不育与亲和性的基因,首次发现了多基因复合座位控制杂种不育并阐明了分子遗传机理,提出了克服杂种不育性的技术方法;为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遗传资源。
刘耀光与学生们
“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培育与应用”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未来,世界上最好的种猪育种在中国!”这样的“小目标”,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吴珍芳成竹在胸。他介绍,“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培育与应用”项目针对我国瘦肉型猪育种技术创新不足、核心种质依赖进口、生产效率较低等重大问题,通过持续开展种猪本地化选育,自主培育出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并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打破了我国种猪长期依赖进口困境,是百余名研究骨干、千余名科技人员和3万余农户的智慧成果。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吴珍芳
一直以来,吴珍芳及其团队将研究工作根植于生产一线,科研成果在校企合作单位广东温氏食品集团实践应用。吴珍芳介绍,在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下,自主培育的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得到了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并在全国30个省份得到推广,创产值2399 亿元,并以年20%以上增长,带动合作农户增收164.3 亿元,近三年农户增收96.9 亿元。
“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司空见惯的材料,但人们却很少关注到,混凝土生产会消耗大量天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废弃混凝土堆放、填埋还会占用大量土地。上述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据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的统计,我国2016年商品混凝土产量18亿立方米,约占全球的50%,每年产生废旧混凝土高达2亿吨以上。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吴波(右一)
“如果既有的混凝土在完成历史使命之后,还可以重复利用那该有多好。”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吴波说。他的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再生块体混凝土的新思路,直接将较大尺度的废旧混凝土块体与新混凝土混合搅拌形成再生块体混凝土,然后在新建工程中使用。相比常规循环利用方法,该技术可降低废旧混凝土的破碎处理能耗40%-60%,节省水泥用量约30%。
吴波带领团队经过10年科研攻关,主编了再生块体混凝土结构的首部技术标准,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0件,为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吴波说,混凝土循环利用技术本身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求索永无止境。他介绍,目前团队正在抓紧研发第二代再生块体混凝土,希冀用再生砂石生产再生块体混凝土中的新混凝土,从而进一步提高废旧混凝土的综合利用率。
“肺癌微创治疗体系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该项目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课题组领衔完成。肺癌是癌症中的头号杀手,我国肺癌年死亡病例61 万,近30 年发病率上升465%。外科切除是根治早中期肺癌的关键,但手术技术亟需提高,手术规范、围术期治疗等方面亟待完善。本项目自1994 年起研究并建立了全链条式肺癌微创根治体系及关键技术,通过技术革新,主要解决了早期肺癌手术中如何因人制宜制订手术方案,如何实现精准切除和如何避免陪绑化疗三大技术难题,从而显著提高了我国早中期肺癌的疗效。
课题组首先通过建立4 种高选择自主呼吸麻醉模式减少了肌松药物及机械通气的副作用,然后通过建立7 种微创手术切口、6 种精准微创切除-重建手术模式,实现了因瘤、因人制宜的精准手术体系,通过上述手术技术的研发,使微创手术适用范围提高到95%以上,同时提高远期生存率6%,并发症率减少60%,并革命性地将部分极早期肺癌的手术进化为24小时出入院的日间手术。为了尽可能保存肺功能前提下完整切除病变组织,本项目首次在国际上规范并细化了早期肺癌3种切除方式的选择标准,同时明确了早期肺癌手术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手术质控提供了关键量化标准,用以指导我国早期肺癌微创手术的临床路径与精准切除。项目组通过建立基于基因表达水平的肺癌术后预后预测芯片和基于临床数据的生存预测列线图,准确对早期肺癌术后患者的复发风险进行分层评估,从而进行针对性施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查看完整内容。
来源 | 微言教育、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高校科技、广州医科大学微信号,“南方+”客户端
从九月起,“广东教育”将推出“粤奋进•粤精彩”系列新媒体报道,及时推广各地各校最有突破、最有亮点的好举措,大家记得关注点赞哦~
“粤奋进·粤精彩”系列最近三期回看↓↓↓
《粤奋进·粤精彩⑮ | 让职业院校学生成为“香饽饽”!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赞!》
《粤奋进·粤精彩⑯ | 就读职业院校人生同样出彩!看“双精准”如何实现校企双赢?》
欢迎各地各校与我们分享好政策、好经验、好成绩,欢迎读者朋友与我们交流新鲜事,传递正能量,我们在投稿邮箱:gdjywx@gdedu.gov.cn 约定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