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常常吐槽,如今的孩子都不能吃苦。
其实,每一代吃苦的方式不一样。
现在说起吃苦,不是食不果腹,不是上不起学,更不是风吹日晒的奔波。而是让孩子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有勇气和能力完成一件又一件事。比如下面这四种苦,要懂得让孩子去承受。
很多父母常常吐槽,如今的孩子都不能吃苦。
其实,每一代吃苦的方式不一样。
现在说起吃苦,不是食不果腹,不是上不起学,更不是风吹日晒的奔波。而是让孩子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有勇气和能力完成一件又一件事。比如下面这四种苦,要懂得让孩子去承受。
本文由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授权转载
学习之“苦”
学习苦吗?
从某种程度来说,披星戴月的读书,承受压力去考试,学习好像是很苦。然而不学习,很难找到一条更好的路。
有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上初二的男孩,贪玩叛逆,不愿读书。
有一天他对父母说:“我不想读书了!”父母特别震惊,但孩子却铁了心。
无奈下,父母想了个办法,让孩子看看不读书,他能做什么。
在暑假的时候,父母将孩子交给了开饭店的朋友,让他去饭店帮帮忙,上上菜,洗洗碗,结果从未做过这些的孩子,完全懵了,第一天就不小心把水弄到客人身上,被人一顿骂。
没干完三天,孩子受不了,他打电话给父母:“妈,我想回去读书。”
看,与学习相比,生活的艰辛才是难以想象的。
学习,虽然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但绝对是相对轻松的一条路。
劳动之“苦”
生活中很多父母爱孩子,不舍得让孩子干一点儿脏活累活,觉得孩子只要好好读书,家务活可以基本不沾手。
前两年,有个10岁的小姑娘在网络上火了。因为父母都是中医院的医生,每天很忙,下班又晚,小姑娘小小年纪就很懂事能干。
她经常一个人放学回家,然后去菜市场买菜,回家做好饭,等着父母回来吃。
感动的妈妈在朋友圈晒起贴心的女儿,获得了很多人点赞。
我朋友看到这条新闻时,自嘲地笑了:“都是人家的孩子!我儿子20多岁了,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叫他干点家务活,就摆着脸,像是我们欠了他什么似的。”
我反驳他:“还不是因为孩子小时候,你舍不得用!”
勤劳的品质,永远不会过时。
你想,从小就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长大进入社会,能吃得了苦、努力奋斗的几率有多大呢?
日本人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赋予,其余的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
劳动的苦,孩子迟早得吃。
自律之“苦”
越自律的人,越容易接近成功;而放任自我的人,走向平庸的可能性也很大。
人的本性都是趋于安乐,孩子也一样。
无节制地看电视、玩手机、吃零食;赖床睡懒觉;吃很多好吃的零食;作业不写,先玩再说;在娱乐的事情上浪费大量时间......这些是多么快乐的事情。
相比较放纵欲望,克制总是显得有些痛苦。
其实,真正的自律是不苦的。
坚持早起、运动、读书,多学习、不玩手机,看起来这些都是束缚,却是在帮助孩子进行自我管理。
而一个孩子从他律到自律,需要父母狠的心去设定一些规矩,让这些规则内化为孩子的行为习惯,最终形成自律。
批评之“苦”
如今的父母,很多都舍不得管孩子,更舍不得批评孩子。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妈妈,对孩子别说打,重话都不曾说过,孩子在家玩电脑游戏玩了一天,饭都不吃,她也只是低声说几句。
我问她:“孩子做错事,也不批评吗?”
她回答:“舍不得啊,看他委屈,我就心疼。”
做父母,对孩子,宠溺很简单,对孩子任性说“不”才难。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批评,让他知道哪里做错了,如何弥补犯下的错误,否则孩子只会越来越骄横,甚至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
即使批评让孩子心里难受,但这种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
“小亏不吃吃大亏,小苦不吃吃大苦。”
不管父母多有本事,都很难拍着胸脯保证可以护孩子一世周全,不受任何苦难。
既然不能,就一定要适当地让孩子吃一点苦,明白生活的不易。
来源 | 钱志亮工作室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
欢迎各地各校与我们分享好政策、好经验、好成绩,欢迎读者朋友与我们交流新鲜事,传递正能量,我们在投稿邮箱gdjywx@gdedu.gov.cn 约定您!
“广东教育”
广东省教育厅
政务新媒体
长按二维码关注
权威发布
沟通桥梁
服务平台
别忘了点个好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