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时候改变对特殊教育的刻板印象了……丨粤奋进·粤精彩⑲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教育 2019-03-29


  站在2019年的起点,回望刚刚过去的一年,有许多教育政策让我们感到振奋,有许多教育故事让我们觉得温暖。各地各校涌现了不少有突破、有亮点的新尝试、好做法,形成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各具特色、多点开花的新局面。写好教育“奋进之笔”,广东在行动!


  从2018年9月起,“广东教育”“广东教育传媒”微信公众号联合推出“粤奋进•粤精彩”系列新媒体报道,截至目前已推出专题文章18篇,覆盖大中小学幼儿园各个方面。今天我们推出第19期报道,走进特殊学校,听感人故事。



“粤奋进·粤精彩”系列最近三期回看↓↓↓

《就读职业院校人生同样出彩!看“双精准”如何实现校企双赢?》

《广东持续发力!乡村教师“利好”连连》

《“现在的乡村教师真幸福!”这群园丁这样说》


我猜想:那里一定是生命的尊严被遗忘的角落;那里汇集的是一些卑微的弱小的生命,是一些仅从外表上就能看出生命之不幸的个体的集合……


一位普通学校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第一次走进特殊学校的大门、零距离接触特殊教育时,怀着忐忑与伤感,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大众对于残障儿童和特殊学校的第一印象,从中可略见一斑。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特殊教育不断提升、发展,一切早已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情形。


320个学生,320份IEP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特殊教育的特点,最合适的词汇无疑是“个别化教育”。具体到教学上,最理想的莫过于为每个学生制定一份专属的“IEP”。


IEP,即个别化教育计划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

是指由教师、家长等人员共同参与、讨论制定的一种针对每个特殊儿童的具体教育方案。它以特殊儿童个体的身心特征和发展需要为前提,以评估为基础,包含了学生的现有水平、长短期目标及目标达成情况。


可以说,没有个别化教育计划,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特殊教育。

自1975年起,美国在《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案》中便明确规定:应为每个身心障碍学生制定IEP。此后,IEP在美国生根发芽。然而,由于特殊教育起步较晚、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国内在IEP这一领域发展十分滞后。

目前,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在这一点上可谓卓有成效。“我们从04年开始做个别化教育计划,一路走下来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副校长余艳华为我们介绍了学校做IEP的历史。

“我们有320个学生,要做320份IEP。”谢立瑶、曹丽敏两位老师拿出了厚厚一沓表格,向我们介绍一份IEP是如何“诞生”的:简单来说,就是评估→综合研判会议→个别化教育会议→制定IEP。评估的内容包括认知水平、学习风格、适应性行为、语言沟通能力、运动发展水平、情绪行为等等,制定的计划包括短期目标(一学年)和长期展望(三年)。

普通学校与特殊学校的教学,最显性的差异就是先有教材还是先有学生。在IEP的导向下,每个学生的课程和教材都不是预先设计的,而是要根据其不同需求和能力有针对性地选用或自编。采访中,启智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320个学生就意味着320份IEP、320套教材以及320场家长会……

唯有落实个别化教育,才能让每个特殊孩子得到最适宜的教育,成为最好的自己。


1个核心:生活适应课程

在很多特殊教育学校、尤其是启智学校,都开展了以生活为核心的主题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学习必要的生活技能,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奠基。

可以说,特校是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贯彻得最为彻底的地方。在特校,这些话不再是空洞的口号、理想化的愿景,而是每一天真实的教学情景。

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依据生活适应课程自行研发的生活适应校本教材,教师依据学生的IEP而选取所需要的教学内容

河源市博爱学校的模拟超市、银行、保洁公司


河源市博爱学校在校内开设了超市、银行、物流公司、保洁公司、家政服务中心等生活教育场所,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设身处地学习必要的生活技能。

越秀区启智学校更是将学生带到附近的菜市场,把社区当作教学的场所,真正把“社会即学校”的理念落到实处。余艳华还提到了周围居民和学生之间的趣事。最初带学生买菜时,大家还不太了解,也不太接受;到了后来,卖菜的商贩们竟然也充当起老师来,主动与特殊孩子们交流,还以菜价为题考验他们。

每一所特校、每一位老师,都在努力通过合适的课程设计,帮助每个孩子习得技能,得到合适的发展,让他们过上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


1间永远开放的康复个训室

“以生活教育为核心,以康复训练为辅助。”可以说,教学和康复是特殊教育的两翼。对脑瘫孩子来说,能否尽早接受康复训练,是决定他们未来人生的关键。

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一楼,有一间十分宽敞的康复个训室,最近刚刚完成升级改造。训练室里面铺设着大片大片的彩色泡沫垫,各种训练辅具非常齐全。最重要的是,这是一间永远开放的康复个训室。每一天,无论是工作日或是节假日,从清晨到傍晚,这里对校内校外的脑瘫孩子免费开放。校长黄小贤表示,要力争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

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王俊杰

为学生做康复个训


自2012年从事康复训练工作以来,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王俊杰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脑瘫孩子的康复之中。几年来,他学习了很多专业理论,也积累了充足的经验。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为孩子们的付出。为了使学生的训练强度、频次和机构接近,他每个寒暑假都待在康复室里,免费为脑瘫学生开设了训练营,风雨无阻;康复训练日复一日,每天早中晚都要各做1到2个小时,为了让孩子们在家里也能做康复,他进行了家长培训工作,手把手地指导家长们学习康复动作。

脑瘫康复开始得越早,训练效果就越好。目前,王俊杰的学生中,最小的孩子才两岁,最大的已经高中毕业了,还时常回来继续免费做康复。有个9岁的小女孩,自4岁开始接受王俊杰的康复训练,最初爬、跪都很困难,如今已经行动较为自如了。下个学期,她有望到普校去读书。

记者啊,你们一定要多写写王老师,他真是个好老师。

采访时,康复室里有几位家长带着年幼的孩子在跟着王俊杰学习,有位家长突然对我们说了这样一句话,这句话朴素、真挚,却发自肺腑。


10个暑假,只休了9天

十年前,刚刚来到越秀区启智学校时,彭少健还是临聘的特教教师,每个月只有1338元收入。他是瞒着家人来特校工作的。

因为对特教和特殊孩子不了解,最初他对学生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还缺乏经验,也受过不少伤,第一节课就被一个孩子在胸前咬了一口。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如今的游刃有余,他已成长为一名非常专业的特教教师。如今,他主抓严重情绪行为个案处理与自闭症教学,还一度担任学校的自闭症资源组组长、情绪行为沟通组组长和紧急行为处理副队长。

每一个“头衔”背后,是许多个个案的积累,也是成百上千次“事件”的磨炼与总结。不过,彭少健最喜欢的身份,莫过于足球队教练一职了。

2013年全国特奥足球赛,越秀区启智学校荣获第一名


彭少健(左2)和他的足球小将们


这支由特殊孩子组成的球队,十年来获奖无数,赢得诸多殊荣。足球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运动技能、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与人沟通、互相配合。球队的孩子们毕业后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这是彭少健最大的安慰。

2018年6月,彭少健还被选中到英国曼彻斯特接受特殊教育的培训。今年3月,球队还将代表中国前往阿联酋参加国际比赛。彭少健组建的足球队成全了许多孩子的人生,同时,孩子们也成全了他的足球梦。特教联结了他们的生命,也为他们创造了别样的缘分。

寒来暑往,已是十度春秋。自毕业以来,10个暑假,彭少健只休息过9天。


1位特殊的图书管理员


雄仔的诗


在珠海市格力地产公司的图书室里,有一位特殊的图书管理员,他便是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的雄仔。

如今的雄仔,安静沉稳,热爱写作,讲话颇有条理,写字工整漂亮。他时不时在格力地产的内部刊物上发表一些自己的诗文,甚至还出过一本书。可是,谁能想到,直到十岁,他都是个口齿不清的孩子,除了家人,别人根本听不懂他的话语;他的左手是扭曲的,右手也很难握笔;他的腿脚行走不便,姿态很不协调,无法独立上下楼梯……

只有家人和教过他的老师才知道,雄仔经历了多少磨练、煎熬、痛苦、绝望,才得以和别人正常交流,才能完成对常人而言无比简单、自然的动作……虽然人生坎坷,雄仔却从未放弃自己。如今,凭借写作特长,雄仔赢得了这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雄仔的经历是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个性化就业”方针的体现。学校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开设了烹饪、面点、洗车等职业课程,实行差异化的职业教育,尽力为每个孩子创造最合适的就业条件。


写在后面的话

教育有普特之分,生命无普特之别。生命自有尊严,只要接受合适的教育,特殊孩子的人生也可以焕发出别样的色彩;特教教师的工作也无法用“爱心耐心细心”就可一言蔽之,他们往往具备很强的课程开发、设计与研究意识,专业性丝毫不亚于普校教师,在理念上常常有所超越。

特校有界,特教无界。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和支持绝不仅仅限于特校里,也需要全社会的推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部分孩子经过在特校的学习和训练,很幸运地进入普校读书,学业成绩也并不落后。然而,却因为普校在硬件、规则等方面的支持条件不足,他们不得不重新回到特校。例如,针对肢体残障学生,普校在无障碍设施方面比较缺乏;对于盲生,考试方式上不够灵活变通……这些都给特殊孩子融入普校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一个个令人唏嘘的案例,背后是特殊孩子拼尽全力后却又失落的人生。

涓滴成海,众木成林。对特殊孩子的关爱和帮助,绝不能仅限于在某个节日为他们做做志愿活动、卖出若干幅画,或是捐了多少款项,而是政府、普校、特校、家庭乃至每个人真正从特殊孩子的需求出发,理解他们,接纳他们,为他们解除障碍、发展能力,如此,方是特殊孩子的春天,也是特教的春天。




来源 |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教育杂志社

记者 | 晁芳芳

统筹 | 黄日暖


“广东教育”

广东省教育厅

政务新媒体

长按二维码关注

权威发布

沟通桥梁

服务平台

别忘了点个好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