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琼脂糖凝胶电泳详解 | 技术专栏

技术部-YHP 联川生物 2024-03-27

01电泳发展简史
  • 1809年首次发现电泳现象。

  • 1909年首次将胶体离子在电场中的移动称为电泳。

  • 1937年创造了 Tiselius 电泳仪,首次开发蛋白质电泳。

  • 1948 年 Wieland 和 Fischer 重新发展了以滤纸作为支持介质的电泳方法,对氨基酸的分离进行研究。

  • 1950 年 Durrum 用纸电泳进行了各种蛋白质的分离以后,开创了利用各种固体物(如各种滤纸、醋酸纤维素薄膜、琼脂凝胶、淀粉凝胶等)作为支持介质的区带电泳方法。

  • 1959 年 Raymond 和 Weintraub 利用人工合成的凝胶作为支持介质,创建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02电泳介绍

电泳法,是指带电荷的供试品(蛋白质、核苷酸等)在惰性支持介质(如纸、醋酸纤维素、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等)中,于电场的作用下,向其对应的电极方向按各自的速度进行泳动,使组分分离成狭窄的区带,用适宜的检测方法记录其电泳区带图谱或计算其百分含量的方法。

  • 电泳法可分为自由电泳(无支持物)及区带电泳(有支持物)两大类。

  • 自由电泳包括显微电泳、等电聚焦电泳,等速电泳及密度梯度电泳。

  • 区带电泳包括滤纸电泳、薄层电泳、醋酸纤维薄膜电泳、非凝胶性支持体区带电泳、凝胶支持体区带电泳(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等。

03电泳装置介绍

电泳装置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电源和电泳槽。电源提供直流电,在电泳槽中产生电场,驱动带电分子的迁移。

04琼脂糖凝胶电泳

1、简介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用琼脂或琼脂糖作支持介质的一种电泳方法。对于分子量较大的样品,如大分子核酸、病毒等,一般可采用孔径较大的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分离。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分析原理与其他支持物电泳最主要区别是:它兼有“分子筛”和“电泳”的双重作用。

琼脂糖凝胶具有网络结构,物质分子通过时会受到阻力,大分子物质在涌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因此在凝胶电泳中,带电颗粒的分离不仅取决于净电荷的性质和数量,而且还取决于分子大小,这就大大提高了分辨能力。但由于其孔径相比于蛋白质太大,对大多数蛋白质来说其分子筛效应微不足道,现广泛应用于核酸的研究中。

2、优点

(1)电泳操作简单,电泳速度快,样品不需事先处理就可以进行电泳。

(2)结构均匀,含水量大,近似自由电泳,样品扩散较自由,对样品吸附极微,因此电泳图谱清晰,分辨率高,重复性好。

(3)透明无紫外吸收,电泳过程和结果可直接用紫外光灯检测及定量测定。

(4)电泳后区带易染色,样品极易洗脱,便于定量测定,制成干膜可长期保存。

3、缺点

(1)具有比较差的机械强度,容易破碎,浓度不可以过低。

(2)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保存不方便,配置的时间需要临近使用的时间。

(3)琼脂糖支持层上的区带很容易扩散,电泳必须马上固定染色。

(4)比PAGE区带小,分子筛作用小。

05影响电泳的因素
  1. DNA分子的大小:DNA 片段迁移距离(迁移率)与碱基对的对数成反比。分子越大,摩擦阻力越大,同时大分子通过凝胶孔径的效率也低于较小的分子,所以分子大的迁移慢。等量的空间结构,紧密的电泳块(超螺旋>线性DNA)一般来说分子带的电荷量越大、直径越小,形态越接近球形,则其电泳迁移速度越快。

  2. 凝胶浓度:浓度越大,分子孔径就越小,DNA迁移率就越低,反之迁移率就大,浓度也跟凝胶的分辨率有关,浓度越大,分辨率越高,但分离的DNA片段就越小。

  3. DNA的构象:一般迁移速率超螺旋环状>线状DNA>单链开环。

  4. 使用的电压:低电压时,线状DNA片段的迁移速率与所加电压成正比,使分辨效果好所加电压不应超过5-8V/CM。

  5. 琼脂糖的种类:标准琼脂糖与低熔点琼脂糖其分辨率等各有不同。

  6. 电泳缓冲液:溶液PH值距离其等电点越远,其所带净电荷就越大,电泳速度也越大,尤其是对蛋白质等两性分子,缓冲液的PH值还会影响其电泳方向。溶液的离子强度过低,会使电导率降低,DNA不是全然不动就是迁移极慢;而离子过强时,电导率上升,会产生大量热能,使凝胶变化甚至熔化,也会使DNA变性。

06实验流程

1、配胶

(1)胶浓度:根据样品分子大小选择合适胶浓度。

(2)电泳缓冲液:提供一定的离子强度和溶液的PH值。

50×TAE(Tris-乙酸缓冲液)

1×TAE

5×TBE(Tris-硼酸缓冲液)

0.5×TBE

10×TPE(Tris-磷酸缓冲液)

1×TPE

(3) 常用染料(EB、SYBR):插入核酸结构,吸收紫外光产生荧光。

2、溶胶

(1)电泳缓冲液要和用于制胶的缓冲液一致

(2)制胶量和凝胶浓度要精确,总液体不宜超过三角锥形瓶50%容量。

(3)在微波炉里加热时不可放置过久,加热时胶液剧烈沸腾发泡,要停止加热。

(4)必须保证琼脂糖完全溶解,否则胶图会模糊不清。

(5)胶凝固的时间需半小时以上。

(6)染料含有致癌物质,注意戴好手套。

3、制胶板

制胶板:根据待检测样本数量,体积大小以及后续实验用于检测还是回收,来选用合适的胶板大小,样本孔大小和胶厚度。

4、上样/制样

(1)制样:样本与适当体积的凝胶上样缓冲液混匀。

(2)上样:凝胶上样缓冲液:6X loading buffer/10X loading buffer。

(3)作用:含有溴酚蓝,使样本带颜色,起指示作用,指示样本迁移过程;含有蔗糖和甘油,增加样本密度,使样本沉入样品口底部。

(4)DNA marker:主要用途就是DNA 分子凝胶电泳时,加样用做对比来检测琼脂糖凝胶是否有问题,通过其大小可以粗略估算样品DNA分子量的大小。

5、电泳

琼脂糖凝胶分离大分子DNA实验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低电压下,分离效果较好。在低电压条件下,线性DNA分子的电泳迁移率与所用的电压呈正比。但是,在电场强度增加时,较大的DNA片段迁移率的增加相对较小。因此随着电压的增高,电泳分辨率反而下降,为了获得电泳分离DNA片段的最大分辨率,电场强度不宜高于5V/cm。

电泳系统的温度对于DNA在琼脂糖凝胶中的电泳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通常在室温下进行电泳,只有当凝胶浓度低于0.5%时,为增加凝胶硬度,可在4℃进行电泳。

6、检测

凝胶成像仪:主要用于蛋白质、核酸凝胶成像及分析,系统提供白光和紫外光以及蓝光光源进行拍摄凝胶,由系统自带的图像捕捉软件捕捉拍摄图像,然后由系统自带的图像分析软件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分析。

07常见问题

1、DNA条带模糊,拖尾

(1)DNA 降解。避免核酸酶污染。

(2)DNA 上样量过多。减少凝胶中 DNA 上样量。

(3)电泳缓冲液陈旧: 电泳缓冲液多次使用后,离子强度降低,pH值上升,缓冲能力减弱,从而影响电泳效果。建议经常更换电泳缓冲液。

(4)电泳条件不合适。电泳时电压不应超过20V/cm,温度<30℃ ,巨大DNA链,温度应<15℃,核查所用电泳缓冲液是否有足够的缓冲能力。

(5)DNA 样含盐过高。电泳前通过乙醇沉淀去除过多的盐。

(6)有蛋白污染。电泳前抽提去除蛋白。

(7)DNA 变性。电泳前勿加热,用20mM NaCl缓冲液稀释DNA。

2、DNA 条带淡弱或无 DNA 带

(1)DNA 的上样量不够:增加 DNA 的上样量。

(2)DNA 降解:避免 DNA 的核酸酶污染。

(3)DNA 走出凝胶:缩短电泳时间,降低电压,增强凝胶浓度。

(4)分子大小相近的 DNA 带不易分辨。增加电泳时间,使用正确的凝胶浓度。

(5)DNA 变性:电泳前请勿高温加热 DNA 链,用 20mM NaCl Buffer稀释DNA 。

(6)DNA 链巨大,常规凝胶电泳不合适。在脉冲凝胶电泳上分析。

3、DNA MARKER 条带扭曲

(1)配制凝胶的缓冲液和电泳缓冲液不是同时配制的。使用同时配制的缓冲液。电泳时缓冲液高过液面1-2mm 即可。

(2)电泳时电压过高。可以在电泳前 15 分钟用较低电压 (3V/cm),等条带出孔后,再调电压。

(3)尽量慢慢加样,等样品自然沉降后再加电压。


相关阅读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基本原理详解

采集不同样本?RNA得率和起始量?你需要这份样本准备大全

测序技术详解(1)| sanger测序

测序技术详解(2)| NGS篇(上)

测序技术详解(2)| NGS篇(下)

点击下方图片进入云平台资料汇总:


所见即所得,figure有bi格

联川云平台,让科研更自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