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蒋博平时学习工作的教研室里,他的座位靠在墙边。桌上没有摆放太多书籍或纸张,一个个米黄色的文件夹让所有纸质资料井井有条,平时常用的办公工具也被收纳得十分整齐。学习他人论文、做实验分析数据、整理实验结果写论文、作为杂志审稿人审核论文……是蒋博的日常。
蒋博的师弟王奎明用“趋近于完美”来形容他。他说,蒋博科研成绩突出又平易近人、言谈幽默,是一个斩获非凡荣誉后依然可以静下心来踏实做科研的牛人,也是他和课题组同学们心中的榜样。“师兄每天坚持早上八点半到教研室,晚上十点多才离开。”王奎明说,“有时晚上回到住处他也放不下科研。”
这份踏实源自蒋博对科研的兴趣。他说,是科研让他每天都能接触到全新的东西,让他每日实验室、寝室“两点一线”的生活充满色彩。即便是寒暑假,蒋博也会为研究熬到深夜,不怕“头秃”,因为他坚信在该奋斗的日子里不能松懈。
2017年8月,蒋博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接受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开拓视野。在新加坡,他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难以满足日常学习生活需要。他分不清英文里的“橘子”和“橙子”,甚至不知道“洗发水”的英文。蒋博下定决心要让学英语成为自己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积累,蒋博的英语水平已能应对生活和工作所需。
回国后,蒋博仍坚持学习英语。“关键要先给自己营造一个英语氛围”,每天早上坐车或步行至能动楼的途中,他会听6分钟的BBC 来学习或复习词汇;睡觉前,他会在手机上阅读自己订阅的MIT Technology Review杂志,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世界科技发展动态。他时常阅读英文书籍以保持语感,保证自己在论文撰写上有更地道的表达。
听到“完美”的评价,蒋博笑着摆摆手说:“我没什么了不起,我都没什么爱好,除了在旅游时买特色钥匙扣……”事实上,科研是他眼前最大的乐趣,是他作为一名博士生肩负着的青年重任。
“做科研不是考试”,蒋博反复强调这一点以突出科研过程中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课题组内,他和师弟师妹自发建立小课堂,开展研讨会,集思广益,排忧解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的过程中,蒋博曾与其他专业的同学分工完成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全新课题。
一项课题的完成包含多个学科知识的交汇以及多种工具的使用。蒋博曾在解决问题时陷入数学计算难题,忽视了问题的物理本质,导致研究效率降低。蒋博谈道:“事实上,博士生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将自己封闭起来做研究,不叫‘科研’!大家互相请教,各展所长,才是做科研!”
在蒋博眼中,博士生的“博”并不是指广泛,而是意味着做学问之深。几年前,蒋博梳理自己发表的论文时,发现论文主题虽然固定,但整体十分松散——没有一个深入研究的点。阶段性总结分析后,他知道自己应该止步于对热点的追踪和对快餐式成果的满足,去专注于单个研究方向。坐得住研究中的“冷板凳”,才是真正在为“让社会更美好”而奋斗!
在大工建设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在国家奋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蒋博从未置身事外。他将自己从事的研究视作祖国建设的砖瓦,他想用自己的一份力让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脚步声更贴近中国,他更想让自己从事的领域变成能造福全人类的科学。因为身上“大工人”的烙印,因为融入骨血的红色基因,他知道自己责无旁贷,他也正勇立潮头,敢为众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