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业第一,奖学金1拖5,大工这位女生“金句频出”!


李英嘉,来自建设工程学部水利工程专业1904班。在2020-2021学年,她的20门必修课中有13门成绩达到90分以上,加权平均成绩90.83分,位列专业第一(1/143),获得屈伯川奖学金、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及全部五个单项奖学金。曾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东三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奖项,曾带队代表大连理工大学参加全国结构设计竞赛并荣获三等奖。目前担任建设工程学部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建设工程学部学生学习与发展协会主席以及建设工程学部19级三级队学习委员,受到同学们的广泛好评。



“只要感兴趣,那就迈出舒适圈
勇敢地去做吧”大一学年,李英嘉并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大一结束的时候,她刚刚成年。经过自我反思,她做出了决定:“我不能总像以前一样活在舒适圈了,因为不确定而不敢尝试,但总体上还没有对未来进行特别明确的规划。其实现在我确定要一直深造,但没有确定自己要从事什么专业。”她不断探索自己对各方面活动的兴趣,寻找自己热爱的领域,广泛参与“大创”、数学竞赛、合唱比赛等活动,最终确定了适合自己的领域是学习与科研。
对于培养学习兴趣,李英嘉说:“在大二学年,我尽量做到选己所爱,从中发掘乐趣;如果不能,那么做到爱己所选。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只要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就要从中发掘乐趣和好的东西,并且尽己所能去做好,慢慢地有了一点成绩后,会过得自信而快乐。”在结构设计竞赛中,李英嘉提前学习相关课程,当她看到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她倍受触动,在欣喜的同时,也埋下了兴趣的种子,对科研也多了几分向往。她谈及“结赛”时不禁感叹,书中的理论知识真的是可以得到实现的:“我们用一两百克竹子来承受两百斤的重量,非常有意思,我也就慢慢对这个学科产生了兴趣。”


“科研和竞赛让我变得更自信”
2019-2020学年的秋季学期,李英嘉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于真实场地波的地震波多阻尼人工拟合。刚刚大一的她协助学长进行了一些科学实验和论文的排版撰写,为日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李英嘉第一次接触到了科研。她惊喜地发现:“科研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李英嘉大一时参加了学部组织的结构设计竞赛,在比赛中她表现出色,获得了新生赛的一等奖,之后又参加了校赛、市赛,最终带队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参加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上大学之前我是一个内向、懵懂的人。我从没有想到自己能获得在这些舞台上展现才能的机会,这些竞赛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给了我自信。”当然,李英嘉在科创竞赛上的成功是源于日常不断的努力。竞赛涉及的知识相比于日常学习,无疑是更多更复杂的。“很多东西我们之前没有接触过,在面对多学科融合的竞赛时,就更需要我们平时的练习与自学。”对于竞赛涉及的内容,李英嘉会选择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超前自学,也会去竞赛相关的学科课堂旁听,同时在多种多样的竞赛里不断积累经验。对于我来说,前沿知识和学术知识固然主要,但我觉得自己的收获更体现在与朋友们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经历,以及给予我站在更高舞台上的自信心。李英嘉说道。


“放弃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
李英嘉成绩优异,一直保有良好的学习状态。当谈到这一点时,她笑道:“其实要做到这样也不是很难,需要我们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明确的规划,并长期坚持下去。今日事,今日毕。”不论多忙,李英嘉都会确保当天学习的知识已经理解消化了。“我们应该过好每一天,也学好每一天,而不是到考试前才开始努力突击。”在课堂上,她喜欢坐前排,因为这样就可以非常直接地和老师进行互动。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学习方式,日复一日地坚持,你一定会看到坚持的意义。李英嘉说。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会有迷茫和无助的时候,这需要我们及时调整心态,正如李英嘉所说:“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逆境时,就按部就班地做自己的事情,默默提高自己,这样等你迎来机会时,就可以很容易地把握住。”她认为,大学衡量成功的标准有很多种,成绩好是一种成功,在文体活动中绽放自己的魅力是一种成功,在社会实践中担当责任、帮助他人也是一种成功。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尝试,找到自己比较擅长的事情,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不论什么事情,只要做得好,就都是一门艺术。坚信自己的选择,热爱自己的选择,好好享受大学时光,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除了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李英嘉也积极参与社会工作,目前担任建设工程学部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以及学协主席、19级三级队的级队学委,曾参与组织建工学部毕业典礼和迎新活动。“服务同学,提升自己”是李英嘉的宗旨。在学习和工作的协调方面,李英嘉有自己的见解:“作为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习为重,但我可以牺牲其他的时间,比如休息娱乐时间去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一个以心换心的过程,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保持一颗真诚善良的心。”



“不做被选择的人,而要做被需要的人”


当然,李英嘉也会为了分数苦恼,为努力很久却没有结果而失落。但在不断尝试后,她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坚定走下去的道路,找到了努力的理由,找到了未来的目标。李英嘉当然也在意自己考试的分数、获得竞赛的奖项和实践的成果,但是她会更注重过程,不要太在意结果,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提高我们自己。”她认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能决定她未来过得好不好、幸不幸福的,不是她大学期间获得的分数和奖项,而是她从中收获的能力、经验和友情,切忌因小失大。“作为一名大工的学生,将成绩和能力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力确实是我的梦想。虽然我不知道自己未来能做到哪一步,但我希望能通过现在的努力不让未来的自己为了生存疲于奔命,变成一个完完全全的俗人,而是能够成为一个自己喜欢的、被需要的、而非被挑选的人。”


“要将成绩转化为生产力和创造力”
书本知识是抽象的,看似遥不可及,而李英嘉对此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书本知识应当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社会实践活动应当有实际意义。于是她结合专业与兴趣,选择参加了“无声的记忆”寒假实践。她在大连中山广场、天津街等地考察建筑群,尝试理解未曾了解的知识,也感受历史的厚重。谈到感受时,她这样回答:“那里的建筑大多是西洋建筑。作为一个建工人,我希望中国的建筑可以走在世界前沿。”
“理想主义”是一个很适合形容李英嘉的词,它代表着她对知识的热爱,代表着她对人和事负责的态度。从敏感到自信,从懵懂到从容,李英嘉诠释着她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诠释着她的真诚和热切,诠释着她在自己世界里坚定的步伐。


文字作者 | 刘泽远 朱彦婷 孙畅

编辑排版 | 左浩翰 祝婉婷

责任编辑 | 周学飞 任亭钰


 近期精彩内容 

大工37项,创历史新高!

9-511,未来+∞!

谢谢你!

20门必修15门90+,他是邸宏宇!

全党员、全保研!


 👇 点击关注 了解大工动态 👇 

点赞、在看,养成习惯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